新冠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互联网“3+2+1”培训模式探讨

来源 :药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医院药学人员疫情防控知识专题培训的新模式和学习效果,借助互联网培训平台,采用“3+2+1”培训模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四次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创新互联网“3+2+1”培训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药学专业人员提高对疫情防控知识的认知。
其他文献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本条是伤寒
期刊
在线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和学生提高教育水平的需求,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尽管在线教学在高等教育中不断发展,但如何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川大学在线教学就在线课程准备、课程设计、学习社区建设、在线互动、学习评价和课程促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探索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今后的在线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民办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对内不断深化课堂教学革新,探索跨学科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对外依托集团医药产业板块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与知名行业企业深入融合谋求特色办学模式,从而实现专业的内涵与外延式建设,达到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药用高分子材料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体现材料、高分子、药用等基本特色,立足思政元素丰富和受众人群多元化的特点,发掘课程中包含的“五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法治观)、“四信”(文化自信、学科自信、专业自信、技术自信)、“三感”(自豪感、成就感以及危机感)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2021年8月18日下午上班签到时,我便发现卫生院气氛有些紧张。起初,还以为是上级来督导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情况,仔细一看才发现,几个医生正在内科诊室门口进行一场急救,人工复苏、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加压吸氧……患者是一名63岁的女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率只有45次/分。当时不断地有医生加入抢救,场面紧张而稍显混乱。
中医药院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外语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黄帝内经》的人文思想之间有着特殊的渊源;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以《黄帝内经》的家国情怀观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境界、以人本至上观重塑建设理念、以人文素养观增强建设本领、以和谐整体观创新建设机制。
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文章基于高考招录视角,通过对某中医药大学相关招生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社会对中医药认同现状,了解社会对中医药认知特点与偏差,以期为中医药院校招生政策、宣传方案制定,为中医药管理部门相关决策部署提供借鉴和参考。
课程思政是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以专业课为基础,以中医药文化和茶文化为牵引,主课、辅课结合,课上、课下结合,在天然药物相关课程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二课堂教学、研讨课和选修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探索。以期形成立体化的课程思政体系,给予学生思辨、人生层面的引导。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偏侧头部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伴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据相关研究表明,15%~30%的患者在急性发作前可能有神经系统先兆症状。该病常反复发作,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西医主要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奈普芬、双氯芬酸等药物治疗,但由于药物副作用较明显,患者依从性差,笔者临床发现采用针药结合的中医药方法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就1例典型临床病例分享经验,以供探讨。
结合四川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文章充分挖掘天然产物技术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工程伦理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科学思维及创新精神培养等思政元素,通过重构教学设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融合,探索工科专业课程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