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血糖及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新生儿血糖及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178例GDM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分娩前1周内的HbA1c反映GDM孕妇分娩前2~3个月的血糖控制水平,将GDM孕妇分为HbA1c≥6%组(45例)和HbA1c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诊治的81例AE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出院时的临床表现,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将AE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48例)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3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主要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和脑电图,以及血液和脑脊液(CSF)检测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E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通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胱抑素C(TG/Cys-C)比值联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收缩压3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2月徐州市4家三甲医院肾脏病科已行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病理分型分为DKD组(51例)和非糖尿病肾病(NDKD)组(49例)。选取同期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不伴肾损伤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当次入院信息及血生化指标,计算TG/Cys-C比值。采用Logist
传统免疫学检测需依靠大型且昂贵的仪器和熟练的操作人员,测量时间较长,敏感性却较低,同时即时检测需求也在不断上涨,故而临床需要一种高敏感、高准确、快速、便携的即时诊断方式。微流控芯片具有高敏感、高通量、自动化等优点,与临床即时诊断需求相契合。基于微流控技术和免疫检测开发的微流控免疫芯片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感染性疾病抗原和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激素检测等领域成果突出。然而在芯片的研发过程中仍需克服许多难题,例如微流体的操纵、反应信号的收集和分析等。
基于患者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PBRTQC)是一种使用患者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以实时、连续监测检测过程分析性能的质量控制方法。2020年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PBRTQC工作组建议将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国内临床实验室对PBRTQC的认知、研究与应用尚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PBRTQC的研究进展、运算类型、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外行标指南建议、PBRTQC程序建立、性能验证、实施原则、应用现状及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PBRTQC在国内临床实验室的认知、接受、借鉴和广泛应用。
差值校验是一种基于患者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用于识别分析各阶段误差或患者病情显著变化。与传统室内质控方案相比,差值校验拥有实时监控、无额外检测成本等特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中,差值校验作为一类重要的审核规则用于拦截变化异常的检验报告并提交人工审核。该文阐述差值校验的发展历史、参数选择、在质量控制和检验报告自动审核中的应用价值。
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不断攀升,持续寻找并更新管理糖尿病的策略始终为糖尿病治疗的长期战略目标。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鼓励T2DM患者进行恰当的生活管理,改变生活方式,其中包括进行合理医学营养治疗的饮食管理。间歇性禁食是在特定时间段内限定热量摄入的一种饮食管理手段。自2018年起,围绕间歇性禁食的研究遍地开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这一新的理念,如何结合它的实际作用将其运用到T2DM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中,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2021年国内外糖尿病领域在预防、诊断、治疗、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笔者对重要进展进行总结,内容涵盖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糖尿病地图,在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研究和临床治疗领域的进展,并对国内外2021年发布的重要指南与共识进行梳理。
天津妊娠期糖尿病预防项目始于1998年,监测了市内6区的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率,探索了GDM的危险因素,研发了GDM预测模型。该项目发现,孕15周内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20%的GDM风险;强化生活方式干预GDM可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巨大儿发生率;GDM增加母亲产后糖尿病风险,其峰值在产后3~6年和40岁之前;妊娠期干预GDM对母亲产后糖尿病无效,但产后3年内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及43%的糖尿病风险;GDM后代儿童期肥胖增高,但孕期干预GDM对后代婴幼儿期及儿童期肥胖无效。我们呼吁建立连续的
为规范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综合管理,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特组织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制定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笔者就相关更新及要点内容进行解读。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适用于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已经使用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仍明显升高(如糖化血红蛋白≥9.0%),或使用胰岛素治疗并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血糖仍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快速减轻高糖毒性,改善患者预后。从事相关内容研究的内分泌专家组成了《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以2017年《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