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直升机的开篇之作:直8直升机 冲天“飞豹”:歼轰7歼击轰炸机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w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8是中国自行研制并批量生产交付的第一个直升机型号,具备执行人员及物资运输等多任务能力。它采用了传统的单旋翼加尾桨的总体布局,装有3台涡轴发动机,主旋翼为6桨叶。
  为满足可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降的要求,直8采用了密闭式铆接机身,并在机身兩侧加装了短翼浮筒。正常气象条件下,它可以在水面滑行和起降,能在水面漂浮6至10小时。
其他文献
世界首台获批上路的“飞行汽车”  这款名为PAL-V Liberty的“飞行汽车”由荷兰制造商DAL-V打造。它的飞行距离可达数百英里,在地面上能达到每小时100英里(160公里)。车上可以载两个人,配装一台可产生230馬力的四缸发动机,10分钟就能从一辆汽车变成一架旋翼机。
“喷火”是英国维克斯-休泼马林公司设计师米歇尔以蜚声四海的S系列竞速飞机为基础,按照英国空军的战术、技术要求,于二战前精心设计的活塞螺旋桨战斗机。其原型机在1936年3月5日试飞时,速度达到554千米/小时,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立即引起英国皇家空军的注意。  这种装一台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又译“灰背隼”)水冷活塞式发动机的流线型飞机很快获得了一批订单。可惜,它的设计师还未看到飞机投
最早的直升机:FW61  人类第一架真正意义上试飞成功的直升机,首推纳粹德国制造的FW61直升机。它的设计师为德国科学家亨里希 · 福克。  FW61是一架横列双旋翼直升机,由一台发动机驱动两个旋翼。亨里希·福克于1932年开始着手这架飞机的设计,并于1934年制造出了模型,不过这架模型飞机并不能飞,只用于静态展示。  亨里希 · 福克最早将自己的设计称为FA61。1935年2月9日,他收到了两架
中国PLZ45-155自行炮武器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世界155毫米自行火炮市场的名牌产品。在它成功占领国际军贸市场之后,作为系列化产品中的又一朵奇葩——新型155自走炮武器系统,在2004年岁末以其特有的风姿不失时机地走进了国际市场。  新型155自走炮武器系统是根据市场用户的不同需要研制的,继承了155自行炮武器系统的优点,采用了与自行炮武器系统一致的发射技术,弹药通用,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
近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消息称,俄罗斯海军将会在巴伦支海进行“锆石”高超声速导弹的试验。这次依旧是由“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来进行海上发射,试验将在夏天进行。  今年内,“锆石”还将进行潜艇水下发射试验这一“重头戏”。若一切顺利,明年上半年“锆石”就将投入批量生产,正式入役俄罗斯海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  同期,美国防务网站通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的“禁飞区”公告预测
【编者按:上世纪末,苏联的解体不仅让美国瞬问失去了对手,更让继承苏军衣钵的俄联邦武装力量迷失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转眼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经过几轮军事改革的俄军始终在艰难而持续地进行着自我蜕变。而通过回顾俄联邦武装力量的“改革先锋”——俄罗斯空军这些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今天的这支俄罗斯军队,同时对正处在转型中的其他大国军队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自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于23年前的1
提问人  尹梓彤 8岁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小学三年级  答:飞机确实有一个刹车装置,就是主起落架刹车装置,主要由刹车片组成。通常客机的主起落架轮毂上都安有刹车片。在飞机着陆后,通过刹车片的摩擦,起到降低机轮转速进而降低飞机速度的作用。但是,这个装置只能在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跑时使用,而且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飞机要实现减速主要通过机体上的反推装置。反推装置通过阻流门改變涡轮喷气发动机外涵道的气流方
人依靠血液系统才能健康生存。你知道吗?飞机也有自己的供血系统。飞机真正的血液是我们平时知之甚少的液压油,飞机的“供血系统”就是液压系统。对于飞机来说,发动机驱动架和电动泵就是它的心脏,控制系统就相当于它的神经系统,而作动器则是飞机全身的肌肉组织,再加上压力表、蓄压器、油箱、管路等一系列重要部件,就构成了飞机上运转严密的供血系统。  这套供血系统对于飞机至关重要,它是飞机操纵的关键,比如飞机的起落架
以色列國防部(MOD)当地时间2月25日宣布,已选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重型直升机CH-53K“种马王”作为以色列国防军(IDF)新一代运输直升机,取代了目前的CH-53直升机。  以色列国防部的新闻稿称,以色列国防部长甘茨接受了国防军总参谋长阿维夫·科哈维中将和国防部总干事埃米尔·埃舍尔提出的建议,选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H-53K直升机作为IDF的新型重型直升机。“这对于IDF开展广泛的作战
1998年3月23日。殲10成功完成首飞。至此,我国有了独立设计制造的第三代战斗机。2003年,歼10提前交付空军部队领先试用,开创了我国军机研制史上的先河,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