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法 表于言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靠口进行的活动,它需要朗读者动脑、凝思、抒情,在这个基础上,它还需将情思“附注”在脸部表情、手足动作等可表现朗读内容情感的身体部位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常常重讲轻读,或将朗读与读混为一谈,没有达到朗读教学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朗读不被列入考试范畴,所以,学生不重视朗读环节。又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而朗读又需要字正腔圆、充满感情,由此,他们对朗读有恐惧、自卑、害羞等心理障碍。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鼓励法摒除学生心理障碍;以示范法促进学生朗读表情张力;以赏评法使学生知不足补不足,并引导学生互相品评,借鉴彼此好的方法、技巧,以对方的短处作为警示。使教学有法可依,使学生有法可学。
  一、鼓励法——摒除学生朗读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阶段,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处在形成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的环境及他人评价的影响,也很容易对自己进行苛刻要求。他人的批评和嘲讽,还有自身的瑕疵都会成为自己的心理压力负担。在这种重荷下,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恐惧、胆怯心理,这种心理制约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例如,有些学生不敢去尝试一些表现性很强的活动。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也会发现有的学生有良好的朗读能力,但是在自卑、胆怯、恐惧心理的制约下,难以发挥良好的朗读水平。还有一些学生,本来就缺乏朗读能力及朗读兴趣,加之这种心理在“作怪”,更难以树立信心,提高朗读能力。教师面对这两种学生要因材施教。对前者要多加鼓励,使之敢于尝试,在不断尝试中认同自己,接受自己。而对后者既要鼓励,又要给予方法,使学生建立信心,摒除心理障碍。在这里,教师可以用充满正能量的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尝试去读,并用录音的方式,赏听自己的朗读作品。
  例如,在进行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朗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找一些名家朗读视频,让学生通过静心的听、感受,来进行朗读技巧的借鉴。同时,教师还要讲述一些名家励志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别人的坎坷人生,反观自己,汲取一些有价值人生哲理,继而破除学生对坎坷、失败的芥蒂。而对于那些能力强,却惧怕尝试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朗读,并将作品录音,让学生自我评价优点与不足。长此以往,学生内心的恐惧和胆怯就会不攻自破。
  二、示范法——促进学生朗读表情张力
  学习有时候是一种摹仿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示范者的角色出现,而学生也总是将摹仿行为作为一项任务来实施。此外,学生摹仿来的能力也会经过训练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东西。简而言之,摹仿者在模仿行为中想努力使自己成为示范者。关于朗读教学,这种随之而来的摹仿性、示范性更显而易见。为了让学生将朗读同阅读分开,教师需要进行朗读示范,如何让朗读内容牵动脸部表情,如何用手势来增强朗读效果,如何运于情思,表于言,将朗读作品中的感情淋漓展现等等。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有关朗读视频,总结朗读技巧,进行摹仿朗读。教师也可以变换教学方式,选取几个朗读好的学生进行朗读,并投票,让票数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可以以票数最高的学生的朗读作为朗读教学模板,说其精处,找其短处。
  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诗,其强烈的感情正像狂风暴雨下翻涌的波涛,深刻地表达了对俄国革命推翻沙皇黑暗统治的殷勤盼望和对革命胜利前景的预言。整篇文章的情思通过暴风雨来临之际海燕的勇敢欢乐形象展现出来,充满激昂、振奋人心的旋律。教师在朗读示范前,应阐述《海燕》的写作背景、创作艺术,使学生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情思涌动以及政治内涵象征,为接下来的有效朗读做铺垫。在这里,教师可以示范给学生,讲解字句的内涵需要以什么样的肢体动作及表情,以及动作、表情在内容朗读中的作用等等。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推荐班里朗读水平好的同学进行朗读示范,教师在旁边“补拙”。
  三、赏评法——提高学生朗读技巧水平
  赏评这一行为暗含着某种激励促进因素,学生也本能地希求这一行为能落驻到自己的身上,他们认为,在赏评中所获得的东西也高于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除技巧等具体的知识外,还获得信心、喜悦、动力、灵感。这些会促进自己更好的学习。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赏评者和被赏评者,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这两种角色。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采取各个小组之间比赛,互赏互评的方式进行朗读水平培养。当然,学生可能会因为为小组争荣而赏评有误,所以,教师要进行赏评监督,对小组之间的赏评做具体评价。
  还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要选出队长,负责每位成员朗读成绩的统计,委员要对各个成员进行手机视频录像。比赛结束,教师再将视频传到多媒体屏幕上,进行客观赏评。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使语文教育体现完整性。当然,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切实有效的手段来掌舵,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经验,找到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茗海中学)
其他文献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好比是一把钥匙,带你打开成功的大门;书,好比是一架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书,好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带你走出迷惘的黑暗。我,就是在书香中长大的。  轻扣书香的大门  在上幼儿园时,妈妈给我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那小女孩的悲惨可怜让我感到悲伤。当那只丑小鸭遭到别人的嫌弃、冷落时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时,我明白了成功需要经历挫折、磨难。当那个青蛙王子被公主
鉴 定  小光看了老师给他写的期末鉴定,对“经常不完成作业”这句话感到很不公平,就去找老师,要求改正。老师很爽快地把这句话中的“不”字勾掉,变成了“经常完成作业”。    造 句  老师:“灵灵,请用‘要么……要么……’造句。”  灵灵想了想,然后大声道:“卖冰棒啦!要么?要么?”    爱 美  某日检查女儿学习句子重组的功课,禁不住被她爱美的性格逗得发笑。她写下的句子是:“美丽的我看见喷水池。
摘要:《琵琶行》是一首描写音乐美的绝作,在当时备受推崇。全诗极尽细腻地描摹了感情丰厚的情态美、乐曲纷繁的变化美以及情景人物的交融美。情态美体现为情随曲移、情伴人生、情声动人。乐曲的变化美表现为乐曲的高低声音、快慢速度、粗细感受都不同。而乐曲的交融美则是音乐、背景、人物的高度交融。正是三者的有机结合,赋予《琵琶行》以音乐魔力,使作品能穿越时空打动人心。  关键词:《琵琶行》;音乐;情态;变化;交融 
摘要:诗歌鉴赏分为三个层次:语言鉴赏;形象鉴赏;意蕴鉴赏。鉴赏诗歌应从语言入手,把握诗歌语言的形式特点及内在含义,由此进一步鉴赏诗歌的形象,最后深入地体会诗歌思想情感方面的意蕴,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诗歌鉴赏;语言;形象;意蕴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形式来进行抒情表意的文学体裁。诗歌的首要特征是形象性。对诗歌形象的感悟,我们借助的工具应该是鉴赏。鉴赏不同于认识,主要指向的是文学作品
A man bought a Donkey at the market one day and took him home on approval.  一天,有个人在集市上买了一头驴,把驴牵回家先试用一下。  Now the man owned several Donkeys already and he knew each one’s character very well.  这人已经有好几头
如果你有话想说,可以告诉我。或许我们心有灵犀。  QQ群号:172042538 微博昵称:初友—静子热线    抱怨不如多奋斗    “老师叽里呱啦地讲什么啊,完全听不懂嘛!”“哎,作业一堆一堆的,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又要开家长会了,想想怎么对付这场暴风雨吧……”同学们这样那样的抱怨,每天都在轰炸我的耳朵。我们是班里的后进生,老师把我们丢在最后一排就很少管我们。我们成绩差,怕考试,也没有好
一直以来,小虹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而且做任何事情都爱动脑想一想,比一比,看一看,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星期天,小虹又在家帮妈妈做家务。这不,她正在用洗衣粉洗自己的袜子,洗完后,准备用水清洗时,她发现停水了。此时塑料桶内只存有半桶水,约2 000毫升,水不够用,怎样清洗袜子更干净呢?  爱动脑筋的小虹想出了两种清洗方案:一是用2 000毫升的水做一次清洗;二是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因而渔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将捕捞的沙丁鱼活着带回渔港。可不幸的是,尽管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仍在中途窒息而亡。  只有一位渔夫例外。  原来,这位渔夫在装满沙丁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条以其它鱼为食的鲶鱼。鲶鱼进入船舱后,便四处游动,搅得满舱的沙丁鱼都跟着上下腾跃,从而带来了空气与活力,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不会因缺氧而死亡。  这,就是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体疗师钟金园表示,1个月内的宝宝不建议用枕头,因为新生儿脊柱的生理弯曲还未出現,基本呈直线,而此时宝宝头部比较大,基本与肩同宽,所以当其平卧时,头枕部跟背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侧卧时也呈自然的姿势。如果给一个月左右的宝宝用枕头,反而人为地形成了颈椎弯曲的情况,易影响宝宝的呼吸和吞咽功能。   钟金园建议,不同月龄的宝宝使用枕头的高度不同。3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高度为1厘米的枕
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元素。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三个元素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以其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语言为着手点,带领学生紧扣言语的形式,加强文本的理解,从而打开思维之门,探究文本丰富精妙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品味;披文入情  何为披文入情?就是在阅读中从语言人手,探讨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