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不同规模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既可有效解决养殖污染问题,也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氮磷流失,是关系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供给安全、产销协调、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事。截止2021年6月淮安市有规模猪场769个,其中611个通过发酵后还田对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占比达到79.45%;从规模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量来看,发酵后还田占比达到72.15%,说明79.45%的规模猪场采用发酵后还田方式利用了72.15%的粪肥,发酵后还田利用是当前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最主要方式。年饲养量在500~2999头的小型规模场621个,占比80.75%,其粪污产生量为43.46万t、占比27.47%。
其他文献
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成人英语教学不充分的原因,论述了其融入成人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从“大思政”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成人英语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创新等环节中融入思政内容的策略,提升课程思政主动融入成人英语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甘蔗栽培技术历经上千年的演变,经过大量探索、研究和创新,在各个时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栽培模式,推动了我国甘蔗产业的发展,但仍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国甘蔗栽培技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水分管理、养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为关键词,在多个知名数据库检索1950-2022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20多年的研究成果,针对甘蔗栽培技术中养分、水分、虫害、病害和草害5项内容的发展历
<正>大渡河,是长江流域岷江水系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干流全长1062公里,流域面积7.74万平方公里。大渡河是一条富饶的河,这里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在我国13大水电基地中位列第五。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渡河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的水电专业公司,肩负着"奉献清洁能源、建设
期刊
挖掘经典化学史素材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如科学精神、辩证思维、家国情怀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其融入教学过程,并阐述结合思政元素进行教学的直观教学效果,旨在对经典化学史素材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借鉴与参考。
课程思政与高校专业课程的融合,是响应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方针政策、突破育人瓶颈的需要。专业课程离不开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学理支撑。基于嵌入式理论基础,构建双向嵌入模型,可从政治、文化、认知和结构层面,推动课程思政引领性和高校专业课程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基于需求与优势的双螺旋结构,分析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实现能力双向提升的方式,得出构建基于工具理性的课程价值引领
<正>红枣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农业优势产业,全区红枣种植面积7.85万亩,年产量5 000万kg,总产值2亿元,农民人均红枣收入2 000元以上。太谷先后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中国枣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区”等称号,红枣产业的发展为太谷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虽然太谷红枣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全国红枣种植面积的增加,种植布局的再优化,太谷红枣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现实
期刊
本文以印刷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为例,针对当前培养体系存在的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以本科生和硕士生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展本硕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通过产教融合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国际科技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搭建,促进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团队"三位一体"整体提升。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创新团队的建设均有良好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思政课程现实困境、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信仰的必由之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科学认识课程思政的“是”与“不是”为前提,以提升教师队伍的“观念”与“素养”为关键,以改进课堂“教”与“学”为渠道,以完善学校课程思政“体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融入语文、政治、历史、生物等学科,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进行综合设计,尝试构建基于“STEM+”教学理念的跨学科综合教学模式,努力创设梯度化的问题链、劣构的实验和连贯的思想主线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运用良构的情境、综合的探究、反转的情节和立体的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升华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建构性的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
红枣产业作为吕梁市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对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提高农民收益质量、预防农村返贫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吕梁市红枣产业存在生产大而不强、销售市场波动频繁、缺乏职业枣农等问题,围绕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特色发展、鼓励产业全面发展、提升产业市场化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吕梁市红枣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实现吕梁市红枣产业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