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剧、仪式与信仰——仪式剧《观音扫殿》的文化功能简论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不少地区的传统戏班都有在一个台口演出结束时举行“扫台”仪式的习俗。该仪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呼,如在湖南,影戏艺人或称“收台”、“扫台”,或叫“团圆”仪式。该仪式的目的是为驱散邪祟,以保请戏主家平安吉祥。各地扫台仪式繁简不一,所请神灵亦各有别。如四川戏班旧俗,会戏演毕,戏班扮一老末拿扫帚在戏台上扫台。
其他文献
小时候,很喜欢冬天。那些结了冰的池塘和小河,铺满厚厚白雪的田野,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喇叭”的屋檐下,都是我们寻找快乐的好去处。但是,那时候的母亲,却不喜欢冬天,常常埋怨
人与人相处中,有时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是和谐的,那双方皆大欢喜,如是不和谐的,那双方就会陷入尴尬、纷争、僵局等不快的情境。
“八月十五到.遍地红玛瑙”.又到了大枣成熟的季节.和家人一起到神童山.到向往已久的枣园打枣游玩。坐上车,一路欢笑,不多时,上了枣园间的小路.在枣林中穿行.道的两旁便出现了稀稀拉拉
"道州何氏家族是我国中晚清时期一个著名的文化世家。它的崛起突厄而又悠远,它的成就厚重而又独特,它的影响深广而又持久。它是湖湘文化机体上的一个细胞,却又承载着这一文化
曾昭薫所著《湖南历代文化世家·道州何氏卷》是一部透显文化世家家族史的力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道州何氏家族,是清代中晚期声名显赫、以书艺享誉中外的著名书法文化世家。处
戏曲,作为我国特有的古典艺术种类,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为一身,体现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并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传统戏曲理
第二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表彰大会暨第三届活动启动仪式于2011年10月24日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隆重举行。
人物:嵇康 22-40岁,魏名士,“竹林七贤”之一。长乐 18—36岁,魏公主,嵇康之妻。
时间 现代。地点 京城某闹市区的“北大荒饭庄”。人物 大喇叭——男,50多岁,媒体记者。山杏——女,50多岁,饭庄老板。柳叶——女,20多岁,饭庄领班。服务员——众伴舞女演员。
旦 双锁山上喜盈盈,丑 一对新人拜花灯。旦 女是寨主刘金定,丑 男是将军小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