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闻阙疑”与“多见阙殆”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张曾问其老师孔子应该怎样求得官职,获取俸禄,孔子回答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多闻阙疑、多见阙殆的古训教我们说话与做事,时至今日,尤应当作“为政”、做人之要。
  多闻而慎言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意即说话时要多听,面对有疑问之处加以保留,其他拿得准的地方谨慎地表达出来,能减少错误。简言之,就是要慎言。慎言,对于“为政”的公职人员来说,是一种职业操守,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则是一种良好的个人素养。慎言不是不言,是三思而后言。在今天,就应该空话假话不言,大话套话不言,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言,不利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有损于自身形象的话不言,凡言必三思。汉代的郭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專政而不能伤也”(《后汉书》)成为慎言的典范。三国时期的杨修因肆意解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言而丢了性命,成为了因言获咎的教材。当前,言论自由,自媒体发达,任何不当言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焦点。毕福剑作为公众人物,因戏谑的不当言论而抹杀了自身良好的公众形象,不少“任性”领导因为雷人言论“一鸣惊人”,导致舆论哗然。
  《易经·系辞》讲:“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不当的言语是祸乱的根由。有时候,我们总为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而感到后悔。那么应如何做到慎言?根本上讲,要加强个人修养。一是重学,加强学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不学习,即使具备仁、知、信、直、勇、刚的品德,也容易陷入极端。同时,“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学习,就缺乏相应技能,就容易说外行话。二是勤思,话前三思。“慎言其余”,及时是自己拿得准的地方也要谨慎地表达,全面考虑是否得当。三是少言,言必有据。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有多种发声的渠道与机会,但是应该“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出言发声,均需有根据,不能盲从于人,人云亦云。
  多见而慎行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做事时要多观察,面对有疑问的加以保留,其余有自信之处就谨慎地加以实行,能减少懊悔。简言之,就是要慎行,在决定实施某种行为时要三思而后行,以免为轻率、冲动的行为而感到后悔。三国时黄忠“步步为营”,谨慎决策,打败夏侯渊,夺得了定军山,传为一段佳话。而关羽“刚而自矜”、骄傲轻敌,大意失荆州,沦为千古笑谈。可见慎行的重要性。过去讲,有的领导干部是决策“拍脑袋”、保证“拍胸脯”、出事“拍屁股”的“三拍干部”,决策不搞调研、不看实际,缺乏慎行的精神,最终导致“票子全花了,工程白搭了,百姓遭罪了”。其实,慎行对于为政者,尤其是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而言更为重要。个人的某种行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但是领导干部某种决策带来的影响却是广泛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百姓的生死福祸。孔子曾说“子之所慎:齐,战,疾。”在斋戒、战争、疾病等重大事项上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些重大事项关涉的是公众的利益,并非私事。“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吕氏春秋》)错误的决策与行为一旦做出,即使后悔也无济于事。
  曾子有一次生病了,召集他的弟子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泰伯》)以如履深渊、如履薄冰教导他的弟子要慎行。在今天,应该如何做到慎行呢?孔子说,要“多见阙殆”,“多见”即多看,“阙殆”即不做没有把握、有危险的事,多看,即多参考他人的做法,对于认为有危险、不能把握后果的事情,一律不做。具体而言,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读万卷书”,丰富知识,武装头脑,通过“行万里路”,探索实践,增长见识。在此基础上谨慎决策,谨慎行事,才会“寡悔”。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是为了“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即少说错话,少做错事,求得禄位或福气。而做到少说错话、少做错事的途径有二:一是不说话、不做事;二是慎说话、慎做事。孔子倡导的是慎言慎行。当前,我们反对不作为,更反对乱作为、瞎作为,不论为政、还是做人都当如此。《周易·系辞》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慎言以寡尤,少失言,让自己获得尊严;慎行以寡悔,少犯错,让自己获得坦荡。故而君子“宁默毋躁,宁拙无巧。”
其他文献
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社交场上,有“北陆南唐”的说法。北陆是指时在北京的陆小曼;南唐则指的是当时在上海的唐瑛。  两位名媛的生活经历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长相甜美,身材苗条、气质优雅,符合中国人关于美女的所有定义。她们的家境也非常优越。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后来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高足。他思想进步,早年即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赴北京政府任职。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做
期刊
“意”和“志”都是名词,是心理活动“忆”的结果。“忆”的繁体字写做“憶”。《灵枢·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人有多种心理活动,最浅的心动层次是欲。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中的六欲,就是指耳、目、口、鼻、肛门和阴茎(阴道)的本能欲望。饥欲食,渴欲饮,精满欲交合,男需女,女要男,腹满欲便溺,目欲见色,耳欲闻声,鼻欲嗅香。《吕氏春秋·贵生》中说:“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意思是说
期刊
唐朝是中国古代极其灿烂夺目的一个朝代,从“贞观之制”到“开元盛世”,唐朝发展到了一个极为隆盛的顶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最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度。文化交流频繁,贸易交通发达,从丝绸之路引进的异国礼俗、音乐、美术以及多种宗教,使都城长安盛极一时,形成了空前的文化大交流和大融合,进入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这时,绘画领域出现了一批非常杰出的人才。  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玄宗开元元年(71
期刊
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以“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总结自己的学术成就,并将人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境界,一生以追求天地境界为己任,终享95岁高寿。冯友兰在才学上的造诣极高,在养生保健方面也很有心得。  “不……着……急”,正是冯友兰长寿的一大秘诀,任何时候他都不慌不忙,即使是生病,面对生死之时。1982年,冯友兰在长子和女儿的陪
期刊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宋徽宗的崇宁末至大观初年,其时,距北宋灭亡还有二十余年。其画面宏阔,人物繁多,市井、舟桥及屋宇惟妙惟肖,观之如置身其中。《清明上河图》图展现了北宋的富庶与繁华,深刻地表现了社会深处民俗与自然的和谐。但揆诸于史,北宋末年早已积贫积弱,作为文化大师的宋徽宗,他的政治考卷是不及格的。一幅百科全书般的画卷,怎么可能对风雨欲来的大时代视而不见?仔细揣摩画卷,如果足够用心,我们能够
期刊
夏日小苦  夏天,喜欢吃点“苦”。去菜市场买菜,总隔三岔五带回一两种苦味。或是一把绿茵茵的水芹、或是两三根碧玉似的苦瓜、或是四五条青嫩嫩的丝瓜。芹菜爆炒,苦瓜凉拌,丝瓜打汤。看一家人食欲大开,大快朵颐,我这位“家庭主男”不亦乐乎。  天热人燥,食欲普遍降低,苦瓜、莴笋、丝瓜、莲子、芹菜、苔菜等苦味,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卖座”食品。夏天多吃一些“苦”,能够起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和清凉败火的作用。  
期刊
1923年,直系军阀头目曹锟想当总统,以每张选票5000银元的高价贿赂收买国会议员。后来,曹锟贿选丑闻被揭穿。名单被人揭发,公诸报端,人称“猪榜”,受贿议员被称为“猪仔议员”。  这一批声名狼藉的“猪仔议员”中,有当时著名的革命文化团体“南社”的19名成员。其中尤以高旭影响最大。高旭是“南社”创始人之一,也是“同盟会”重要成员。丑闻曝光,舆论大哗。南社成员群情激愤,立即集会决议,以“贿选祸国,辱及
期刊
大唐时期,版图广阔,国力雄厚,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在那样一个盛世,不但诗歌艺术叠起了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高度,其绘画艺术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一个巅峰,艺术成就大大超过往代。在唐代,先后出现了众多的绘画大师,其中一位叫吴道子的,更是被尊推为“画圣”,中国画史上尊称其为吴生。  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中评述:“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
期刊
若要推选出一个与食物关系最紧密的历史名人,当属北宋文学家苏轼无疑。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可他在屡遭贬谪的冰霜苦旅中,始终以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天性对待人生磨难,且在逆境中随遇而安,独辟蹊径地从食物中发掘生活的清欢有味,无意中成就了一段自得其乐的“美食慢生活”。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并被贬至湖北黄州。当时,黄州的猪肉价贱,当地人都不稀罕吃,这让俸禄甚微的苏轼喜出望外。他买来猪
期刊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地即良知。”心学大师王阳明直指人心,修齐治平的智慧第一要义就是修善心,格物的根本就是为善去恶,存天理良知,去人间私欲。阳明子跟他的弟子薛侃对话中非常精彩的阐释心学根本智慧。他告诉薛侃,人必须通晓修学的真谛,洞见道学、智慧之学,明心见性之谓学。正如孔子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求学只在问道,只在觉悟智慧。  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必须首先明白自己的使命、志向,尤其是修道求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