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体系构成对沥青质加氢效果的影响

来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p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从玉门原油常压渣油和委内瑞拉原油常压渣油中抽提得到的沥青质,分别在渣油体系和十氢萘体系中进行加氢反应,从加氢产物分布、杂原子脱除率、加氢后沥青质缩合程度3个方面综合考察两种沥青质在不同体系中的加氢效果.结果表明:在十氢萘体系中,沥青质加氢的轻质产物收率更高,焦炭收率更低,但杂原子脱除效果较差;在渣油体系中,沥青质加氢的焦炭收率更高,杂原子脱除效果更好,沥青质的缩合程度更高.主要原因是十氢萘对沥青质具有溶解、分散作用,且对加氢过程具有供氢作用,可以改善沥青质加氢产物的分布,并减缓沥青质的缩合趋势,减少焦炭生成;而渣油体系中重组分大分子易缩合生成焦炭,有助于硫、氮杂原子通过生成焦炭的形式脱除.
其他文献
为准确预估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建立带预制裂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预制裂缝贯穿基层并扩展至沥青层底1 cm,通过对比分析标准轴载作用下,沥青层厚度、沥青层模量、半刚性基层厚度、地基模量、裂缝长度,以及裂缝宽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从而基于Paris公式构建了基于病害发展的路面结构寿命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张开型裂缝的主要因素为沥青层厚度、半刚性层厚度、裂缝扩展长度;影响剪切型裂缝的主要因素为沥青层厚度、半刚性层厚度、地基模量、裂缝扩展长度;裂缝长度的增加会严重降低路面的使用年限.
将大孔最可几孔径和大孔孔体积占比呈梯度分布的3种双峰孔载体制备成催化剂,考察双峰孔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峰孔载体制备的渣油加氢降残炭催化剂相比,由于双峰孔载体比表面积的降低以及单位质量羟基数量的降低,催化剂上金属分散度较低,金属与载体间作用力较弱,硫化态活性相平均长度和平均堆积层数均较高.随催化剂中大孔孔体积占总孔体积比例的降低,催化剂的脱硫和降残炭活性增加.
分析了炼油企业在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和长周期运行等方面的影响,实施了常压蒸馏塔新增轻蜡油抽出流程的改造,提高全厂生产方案优化调整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延迟焦化装置柴油切割点、优化柴油加氢装置原料配比、减少催化裂化装置油浆产量、调整蜡油加氢和加氢裂化装置负荷、优化常压蒸馏塔加热炉和减压蒸馏塔加热炉操作等一系列措施,使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使用周期延长至4年以上.经测算,全厂可增产汽油107 kt/a,节省燃料气1200 t/a,减少氢气消耗1500 m3/h,增加经济
针对直链烷烃异构反应过程的特点,开发了一种新加氢异构降凝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新特制酸性分子筛以促进反应物分子接近反应位及异构中间产物快速脱离反应位.物化性质表征结果表明,与对比分子筛和催化剂相比,新分子筛和催化剂具有更大的孔体积和孔径以及更弱的酸性.以实际油品(加氢裂化尾油及费-托合成精制蜡)为原料的中试评价结果表明,与对比催化剂相比,采用新催化剂可获得更高的目标产品收率和黏度指数,且能适应不同的原料油.特别是加工费-托合成精制蜡时,新催化剂的活性和异构选择性优势更为明显.
通过调变SAPO-11分子筛合成的水/铝比[n(H2O)/n(Al2O3)]、晶种添加量、晶化温度,合成了系列SAPO-11分子筛,研究合成条件对SAPO-11分子筛物化性质及其催化1-己烯临氢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体系水/铝比,可使SAPO-11分子筛晶化时产生优先生长现象,从而暴露出更多孔口,提高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加入异质晶种可以缩小SAPO-11分子筛的粒径,提高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与酸量;与其他条件下合成的分子筛相比,在高水/铝比、添加异质晶种、高晶化温度下合成的SAPO-11-
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SKI-210催化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动力学.反应网络包括3种二甲苯异构体之间的连串主反应和二甲苯的歧化副反应.选择基于Langmuir吸附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初始速率法拟合得到反应速率常数和吸附平衡常数.模型计算得到的反应转化率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能较准确地描述反应条件对对二甲苯收率的影响.
根据柴油馏分组成和烃类反应特点,结合加氢反应放热和降凝反应吸热的原理,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通过优化加氢催化剂与降凝催化剂的级配组合装填方式,开发了柴油高效加氢降凝技术.该技术在某0.60 Mt/a柴油加氢降凝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与上周期使用的常规加氢降凝技术相比,本周期降凝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合理,入口温度下降了25℃,反应热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副反应减少,目的产品-35号低凝柴油的收率和十六烷值提高,装置氢耗和能耗降低10%以上,实现了炼油企业节能降耗的目标.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重叠式两段再生工艺形式复杂、难以进一步优化操作的问题,建立了重叠式两段再生系统模型,对重叠式两段再生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该系统第一再生器(一再)和第二再生器(二再)的主风总量保持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好的再生效果,一再采用较低的主风量更为有利.对于重叠式两段再生系统,在优化的操作工况下,一再、二再合计每千克焦炭的主风消耗量为9.5 m3,可使再生剂的碳质量分数低于0.05%.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渣油沥青质和煤焦油沥青质分子的官能团结构,并通过软件Origin 2018对沥青质红外光谱的氢键区、脂肪族碳氢伸缩振动区和C—O区的吸收峰进行分峰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沥青质均主要以碳、氢元素为主,二者杂原子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但杂原子官能团的类型基本相同;渣油沥青质中的氢键主要是由苯环O—H与芳香醚键中的O原子、O—H自缔合形成的氢键,而煤焦油沥青质中的氢键主要是苯环O—H与芳香醚键中的O原子形成的氢键;与渣油沥青质相比,煤焦油沥青质的烷基侧链更短.
渣油加氢脱金属(HDM)催化剂是渣油加氢技术中的核心催化剂之一,开发高性能HDM催化剂对提高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的劣质原料适应性以及延长装置运转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从载体、活性金属组分和助剂三方面着手,对HDM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载体孔结构对HDM催化剂的影响;介绍了扩孔剂法、水热处理法、低温烧结法等Al2O3载体的扩孔方法.随后比较了多种活性金属组分的HDM活性,Mo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金属性能,添加Co,Ni,Fe,W等金属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脱金属性能;总结了活性金属组分的负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