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复杂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外科诊治的思考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先后3次在本单位就诊行手术治疗。患者既往患有肾性高血压、新功能不全。

症状体征

患者慢性面容,颈部未见明显异常,左前臂可见腕上可见一处3cm手术瘢痕,内瘘触及震颤。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症状及病史,根据术前99Tcm-MIBI SPECT-CT联合超声定性定位诊断精准诊断病灶。

治疗方法

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合并多种疾病,在内科治疗无效后选择手术治疗,先后经历3次手术共切除7枚甲状旁腺。

临床转归

3次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PTH下降至正常范围。

适合阅读人群

核医学科;甲状腺外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儿,男,5h,因"产检发现膈疝5个月,生后气促5h"入院。患儿为G3P2,5个月前孕期B超发现膈疝,为左侧膈疝,肺头比1.6,预期肺头比45%,于41 1周剖宫产,Apgar评分1min9分、5min9分,出生体重3260g。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伴发绀,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转入我院。出生后52h经胸腔镜下行左侧膈疝膈肌修补术,术后ECMO支持,ECMO运行后26h出现流量下降,血压下降,急诊床边B超提示ECMO动脉插管口及主动脉弓内血栓形成。症状体征气管插管,体温36.3℃,呼吸30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5岁,前牙折断3d,要求修复治疗。症状体征11松动II度,牙龈红肿,叩痛,伸长,高于对侧同名牙切缘约1mm,牙周探诊PD唇侧近中2mm,中央2mm,远中4mm;舌侧近中3mm,中央2mm,远中4mm;未见异常分泌物,牙龈生物型为厚龈型。12、21直立稳固,对颌牙无伸长。诊断方法X线片示11根中1/3不整齐的细线条状密度减低影像,断端之间错位。临床诊断:11根折。治疗方法11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临床转归11种植义齿稳固,美学效果尚可,龈缘未见明显退缩,龈乳头充盈于牙间隙,X线显示种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2月余"入院。患者体检行MRI发现肝脏占位,提示肿瘤性病变,后于我院门诊就诊,行腹部增强CT及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提示肝脏恶性肿瘤可能。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有乙肝16年余,既往服用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治疗,2004年停药。无丙肝病毒感染史,无外伤及手术史。症状体征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平稳,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皮肤巩膜黄染。诊断方法MRI检查提示肝右叶上段占位,肝癌可能大,肝门部、胰头上方、腹膜后多发淋
病史摘要患者,女,43岁。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余,曾于外院按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规治疗2个月余、效果不佳,于2013年5月16日就诊于本院妇产科门诊,遂行子宫内膜诊刮术。症状体征阴道不规则流血4个月余。诊断方法子宫内膜诊刮术后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宫腔)子宫内膜中见成团存在的上皮性结节,结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考虑为腺癌转移、消化系统来源可能性大。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消化系统。胃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为:(胃窦)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终患者临床诊断为胃腺癌转移至子宫内膜。治疗方法综合治疗。临床转归预后
病史摘要患儿,女,6岁,因"全身骨骼畸形4年余"于2021年5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门诊。主要表现为2岁后年身高增长缓慢,跛行,多发骨骼畸形。症状体征身高95cm(
病史摘要患儿,女性,4岁,因阴道流血10d伴下腹部疼痛不适入院。症状体征患儿体温36.0℃,脉搏11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78/50mmHg(1mmHg=0.133kPa),体质量15.5kg,身高96cm。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可,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次/min。阴道口处女膜缘可见1cm大小红色肿物,表面充血明显,嘱咳嗽后见肿物向外脱出,小心扩开肿物周围边缘,似可见肿物向周围延展。腹部彩超示双侧卵
病史摘要患者,女,11岁,因"左下肢疼痛4月余"入院。症状体征患者4个月前出现左下肢疼痛,初期休息后可缓解,近1周疼痛加剧,呈持续性,伴局部麻木及跛行。专科检查示左下肢股骨远端明显隆起,伴压痛,局部皮肤温度和感觉正常。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示左侧股骨干骺-骨干部界限清楚的溶骨性病变,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骨母细胞瘤可能;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检查,最终诊断为软骨母细胞瘤。治疗方法根据影像学诊断及术中所见,行左侧股骨病变刮除及人工骨植骨术。临床转归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疼痛等不适,影像学检查显示无局部
病史摘要患者,男,27岁,因"右侧前额部皮肤反复溃烂伴溢脓10年余"于2021年9月收入院。患者10余年前鼻颅底手术后右鼻腔反复流脓,伴发右侧前额部皮肤瘘,经多次手术及药物治疗后疗效不佳,1年前患者出现易怒、暴躁等精神异常。症状体征右侧前额部可见直径1.5cm大小的皮肤溃烂面,并与额窦腔相通,右侧中鼻道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附着。诊断方法入院诊断:额骨皮肤瘘;复发性额窦炎(右)。治疗方法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后全麻行鼻内镜下联合鼻侧切开入路DrafIII型手术,术后融为一腔的两侧额窦向鼻腔的引流通道宽大,并于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9岁,因"发现脑膜瘤复发10d"入院。患者曾于2008年因头痛头晕两年余,检查发现前颅底巨大占位,术后病理示非典型性脑膜瘤,WHO2级,术后行伽马刀治疗4次,后定期随访。10d前查头颅MRI检查示:脑膜瘤术后,术区条片状及结节状强化灶,考虑脑膜瘤复发。症状体征患者无特殊不适,神志清楚,语音步态正常,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诊断方法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初步诊断为脑膜瘤复发,确诊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示间变型脑膜瘤伴腺癌样化生,WH
病史摘要患儿,女,2岁11月龄,因"呼吸困难20余天,加重伴发热5d"于2020年7月9日入院。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左心室后壁、心尖、右室前壁可见液性暗区,深径分别约19mm,11mm,10mm,透声好),三尖瓣轻度反流症状体征心前区隆起,心界扩大,心音稍低钝,心率142次/min诊断方法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轻度狭窄(外压性);支气管炎症改变。肺泡灌洗液涂片未见恶性细胞,细菌及真菌培养阴性。胸部CT:两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两肺各叶见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纵隔、两肺门弥漫性软组织密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