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科学规律融入知识传授r——以离子通道及相关药物的学习为例

来源 :科教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科学是主要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学科,其对每一个现象的解释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生命科学教材按照系统器官,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组织编写与教学.在这种框架下,学生学到的知识常常是碎片化的,不利于总结和融会贯通.习惯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演绎进行学习训练的理科学员,常常感到生命科学难以理解,只是死记硬背.事实上,生命科学并非是零碎的实验性学科,生命演化自有其遵循的规律和深层逻辑.通过引导,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技术、运行规律及评价方法贯穿于生物医药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有利于学员对所学新知识的深入理解、整合重构.该文以离子通道及相关药物为例,在教学中尝试将统编教材之外的规律、假说等引入教学,帮助学员理解所学内容、掌握相关规律,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其他文献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应有之义.在“四史”教育进课堂的过程中,依靠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地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互相促进,可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前虚拟资源建构”“课中资源仿真呈现”“课后虚拟仿真资源重构”的“三步走”方式下,通过实践教学中的“积”、课堂教学中的“用”、线上线下教学中的“融”来达成.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针对加快高校教学改革问题明确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旨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有的高校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加快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创新.该文主要通过对精品开放课程的模式、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提炼出高质量的高校教育教学新方法;另一方面,也是以此为契机,讨论当前的高校教学模式利弊,为日后的高校教学工程积累经验,提供可行的经验和指导.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其中有许多涉及动物繁殖行为、觅食行为、通信行为、生活习性、变态发育,植物形态结构、开花结实和生长发育,以及生态系统、生态位、物质循环等方面的诗句.本文对这些诗句进行了深度发掘和归类总结,应用生物学专业知识对其进行解读,用于课堂教学后,可巩固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满足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思维为宗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探索,从科研成果转化和改革实验材料等方面入手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改进成绩评定方法等,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
随着国与国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经济和政治,文化成为国际交流的重点.在多元文化交流的国际背景下,跨文化意识在国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开设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通识课,让学生树立积极的跨文化意识.该文论述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高校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该文论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育德和育人目标,从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合、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培养两方面加以论述,阐述学科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途径及必要性.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湖南农业大学依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展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与科研项目的实施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科生毕业去向与高校学科能力培养及企业需求密切相关,生物学作为基础性理科学科,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间存在矛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某高校生物学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全面总结生物学专业学生毕业去向,发现本科生以继续读研为主要途径.深入挖掘高校所授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了解到高校注重教学专业知识技能,而企业注重学生软技能,并从学生、学校和产学合作的角度分析该矛盾存在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并利于高校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最后对解决该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海量基因组信息的快速积累,基因组学分析已经成为微生物相关研究的常规手段之一.然而,普通生物学背景的研究者缺乏基本的分析理念和技能,阻碍了组学分析技术的应用.为满足广大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对生物信息学技能的急切需求,自2017年开始,我们将微生物基因组学分析方法以公益性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推广,效果良好.该培训班主要面向缺乏生物信息分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和青年研究者,旨在使其了解作为常规研究手段的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思路,并掌握相关的分析技能,以便即学即用,促进微生物学、微生物组学以及相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该文针对普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重创新、强实践”的新需求,在教学中引入“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分别阐述了此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考核评价体系,探索这一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