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肋骨骨折后血胸形成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肋骨骨折后血胸形成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肋骨骨折后血胸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检测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测量血胸出血量。结果 治疗3、7、14 d,两组的血胸出血量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和D-D均降低,且研究组的TT、PT、APTT显著长于对照组,FIB和D-D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血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的85.42%显著提高(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肋骨骨折后血胸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及骨折愈合。
其他文献
根据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以便增强教学效果,适应新形势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位
<正>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新型劳动关系不断出现,造成了人工智能主体地位存疑、失业率上升、就业率下降,甚至造成新的就业歧视等问题,同时也冲击了劳动法律制度。相关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也需作出调整,完善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完善劳动保障制度,调整劳动基准制度,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构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目的 讨论β2-微球蛋白(β2-MG)、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 23)、血清肌酐(SCr)在慢性肾衰竭(CRF)中的水平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154例CRF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1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β2-MG、FGF 23、SCr水平,不同分期CRF患者β2-MG、FGF 23、SCr水平,分析影响CRF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价值取向、人文内涵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既有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导与支持,又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心理接受基础,二者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将隐性的课程思政元素与显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融合,构建适用于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路径,为其他类型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文章选用陶瓷膜对电火花加工工作液进行净化实验,考察了跨膜压差、错流速度等参数对过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过滤精度为200 nm的陶瓷膜管在跨膜压差为0.25 MPa,错流速度为3 m/s下对电火花加工工作液有最佳过滤效果;加工液中的金属屑、炭黑颗粒等的去除率可达到96%左右;反冲后的陶瓷膜渗透率可恢复至90%左右,通过最佳工艺净化后的工作液澄清透亮。
乏燃料后处理厂在强酸、高温等严酷运行环境下,设备腐蚀问题比较普遍。本文梳理总结了日本后处理厂出现的腐蚀问题/事件,以及针对这些腐蚀问题/事件开展的试验研究、评价和调查工作,旨在借鉴日本在后处理设备腐蚀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我国后处理设施关键设备设计和制造、设备寿命预测、预防性维修、定期安全评价等提供参考和技术依据。
针对采煤机截割部机电传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煤机截割部机电传动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利用系统工作参数提取信号的特征量,通过BP神经网络实现截割状态识别,设计自抗扰非线性控制器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以MG300/700电牵引采煤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实现较为准确的状态跟踪估计,同时对系统动载荷有明显抑制效果,跟踪误差较低。该技术可帮助采煤机实现更高效的应用。
针对膀胱癌行膀胱灌注病人的多种护理干预模式进行综述,阐述了IMB模式[信息(information)-动机(motivation)-行为技巧(behavioral skills)模式]、聚焦解决模式和IKAP模式[集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ctice)为一体的模式]3种护理模式的发展、干预内容及干预效果,并提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集体自恋是将自恋延伸到群体水平的一个经典构念,目前被界定为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的信念。现有研究发现它对群际敌对性有较强解释力,因为集体自恋者对内群体形象、地位或身份所受威胁高度敏感,容易高估威胁和怀疑外群体,而缺乏自我价值感及控制感是集体自恋的重要根源。鉴于现有研究一般都预设了集体自恋的脆弱性和消极性,而集体自恋的属性不必然如此,未来研究应在充分厘清集体自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