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海军”的视觉盛宴]“基隆”级万吨导弹驱逐舰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han2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隆”舰来了
  2005年12月8日,中国台湾海军从美国接收的“基隆”级导弹驱逐舰“基隆”号(舷号1801)、“苏澳”号(舷号1802),到达台湾本岛东北部苏澳港。这里是台湾海军巡防第2舰队——第168舰队的驻地,该舰队主战舰艇为8艘3 000吨级“济阳”级(“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由于“基隆”级排水量过大,最大吃水超过10米,台湾海军所有军港都没有合适的码头,两舰被迫停靠在临时租用的苏澳商港7号深水码头。
  两舰10月29日从位于美国东海岸的道顿造船厂启航南下,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西向夏威夷的珍珠港,再到关岛,然后北上台湾,历时38天、航程1.2万海里。航行期间,两舰还进行了战备训练。据披露,两舰曾与美军太平洋舰队实施过“海上操演”。若属实,这将是美台断交20多年来的头一次。一位台湾海军将领说:“与太平洋美军进行操演,形式上不属于两国间的联合军演,但实质上确实已达到了联合军演的水平。特别是‘基德’舰的作战和通信系统,确实可与美军连通。”
  12月17日,台湾海军举行“基隆”、“苏澳”号导弹驱逐舰成军仪式。陈水扁主持成军典礼,700多名海军官兵及其他各色人等参加。上午10时,陈水扁进入会场,随行的有吕秀莲、“立法委员”、“总统府”要员及“国防部”、海军头面人物。陈水扁在典礼上讲话时妄称:大陆军力发展已超出合理的防卫需求;大陆不但有706枚导弹瞄准台湾,更积极强化海军战力,自制的驱逐舰对台湾的制海权造成了严重冲击与影响;大陆的潜艇企图突破第一岛链;云云。典礼结束后,两舰陆续开赴台湾各地巡回展出,顺带推销台湾当局的“军购案”。
  预计,“基隆”和“苏澳”舰的姊妹舰“左营”号(舷号1803)、“马公”号(舷号1805)将于2007年3月到台。届时,“中华民国海军”将有4条万吨大舰,计划编成新一支驱逐舰舰队。台湾海军主战舰艇现编成4个舰队,包括:驱逐第1舰队,番号第124舰队,下辖6艘“康定”级护卫舰和8艘PCL港口巡逻艇,母港为左营;驱逐第2舰队,番号第146舰队,下辖8艘“成功”级护卫舰,母港为马公;巡防第1舰队,番号第131舰队,下辖“锦江”级导弹艇12艘、“龙江”级导弹艇2艘,母港为基隆港;巡防第2舰队等。其它辅助舰艇则编成1个水雷舰队、1个两栖舰队、1个勤务舰队及1个潜艇战队、1个导弹快艇大队等。“基隆”级导弹驱逐舰或许会编成驱逐第3舰队。如果将来“宙斯盾”舰真能买到手的话,也将纳入这个舰队,从而组成一支8条万吨大舰的“巨型”驱逐舰队。台湾海军的舰队编制大体相当解放军海军的舰艇支队,舰队司令为少将军衔,副司令为少将或上校。台军将军门槛比我军低得多,副师或旅级军官即可授少将,而解放军少将的最低门槛是副军级军官。
  关于“基隆”级导弹驱逐舰的使命,台湾海军的正式说法是:“维持海上交通线畅通,遂行联合反封锁与截击作战。”台湾海军计划以该级舰为核心,组成4个特混编队作为海上打击群,执行以下四项具体任务:一是打击对方作战飞机,夺取制空权;二是作为获得美制“宙斯盾”舰前的过渡性措施,实施海上导弹防御,拦截对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三是打击对方水面舰艇及潜艇,夺取制海权;四是加装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实施战略、战役、战术反制作战,打击对方陆上目标。此外,由于“基隆”级舰拥有比较先进的C4ISR系统,可作为指挥舰完成本编队、舰队乃至更大范围海空力量指挥任务。一旦台湾海军陆上指挥所被摧毁,可由“基隆”级接手作为海军指挥所甚至海空联合指挥所指挥台湾海空防御作战。即“基隆”级导弹驱逐舰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是海上预备指挥所。
  台湾某高级将领宣称,“基隆”级舰的成军,标志着台湾海军正式迈向攻势防御战略。由于它具有超长的侦搜距离与防空攻击能力,台湾海军舰队战时可以独立在远海执行任务。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品尝一下“中华民国海军”的“基隆”盛宴吧!
  
  “基隆”级其舰其事
  台军的“军报”——《青年日报》载文宣称,“基隆”级导弹驱逐舰具有强大作战能力。可在500千米内侦测、识别、追踪256个目标,并进行自动威胁评估,以及武器选择,对多目标进行接战,有效反制敌空中饱和攻击。
  该报称,“基隆”级舰防空作战能力仅次于“宙斯盾”舰。配备AN/SPS-48E三坐标及AN/SPS-49两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具备远程搜索、快速反应、精度与灵敏度高等特点。其配备的“标准”型防空导弹可同时攻击153千米以内的8个目标,并具备打击掠海巡航导弹的能力。“标准”SM-2由2座Mk26双联装多用途发射架发射,备弹68枚。
  “基隆”级导弹驱逐舰建造于1970~1980年,原型舰称“基德”级,制海作战、反潜作战,以及电子战能力都较强。舰长171.6米,宽16.8米,标准吃水6.7米,标准排水量6 950吨,满载排水量9 783吨;主机为4台LM-2500燃气轮机,最高航速33节,巡航速度17节,续航力8 000海里。舰员346名,其中军官24人。该舰配备SPS-55对海搜索雷达,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两座,SQS-53C主、被动联合舰艏声呐,SQR19拖曳式声呐。Mk45型127毫米舰炮2门;Mk15“密集阵”近防系统2套。AN/SLQ-32(V)3型主动电子战系统,6具Mk36诱饵发射系统和SLQ-49充气式诱饵。总的看,该舰各项功能比较齐全、均衡,是一种多功能大型水面舰艇。
  “基德”级最早是为伊朗亲美的巴列维政府建造的。由于伊朗没有航母,建立以大型多功能水面舰艇为核心是特混编队成为必然选择。美国以“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为蓝本,为伊朗量身定做了“基德”级万吨多功能导弹驱逐舰。其外形与“斯普鲁恩斯”相似,但武器系统更接近“弗吉尼亚”级导弹巡洋舰。这种设计倒正合时下台湾海军的胃口!况且该级舰当时也是为替代输出到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基林”、“亚当斯”级等二战时代驱逐舰设计的,台湾海军的老“阳”字号也在此列。
  巴列维订购的4条大舰尚未建成,伊朗便发生了伊斯兰革命。美国停止对伊朗输出武器,但鉴于“基德”级性能比较先进,还是完成建造并先后装备。4舰分别被命名为“基德”、“卡拉汉”、“斯科特”及“钱德勒”号。加入美海军后,该舰在指挥、通信、武备、战术使用以致操作上的“另类”风格,逐渐使美军难以容忍,于是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
  由于该舰先天不足,不能适应美海军装备体系。服役至寿命中后期,美海军还是下决心将4艘“基德”舰全部退役封存。封存后,美国先后向希腊、澳大利亚海军推销该舰,价格是7亿美元,但均遭拒绝,因为谁也不愿当冤大头。直到2001年4月,“基德”舰的命运出现转机。4月1日,美军EP-3间谍飞机撞落中国海军航空兵歼-8Ⅱ战斗机。4月24日,小布什总统“怒而兴兵”,一口气宣布向台湾出售4艘“基德”级二手导弹驱逐舰、12架P-3C二手反潜机等武器装备,价值40亿~60亿美元。
  2003年6月,台湾当局在岛内要“神盾”不要“基德”的巨大反对声中,与美国签订购买“基德”合同。不计列装后的配件、维修、武器补充等费用,直接购舰合同金额8.75亿美元。当时,双方私下达成了一个“交换协议”——台湾要想获得“宙斯盾”舰,必须先吞下“基德”舰。美国的理由是,台湾“必须”先采购“基德”舰,以便向美国证明台湾军方有能力使用舰上复杂的雷达和武器系统,这样才可能向台湾出售装备更先进雷达和火力控制系统的“宙斯盾”;美承诺将1艘拟于2010年前后退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出售给台湾。
  签约后,美国与台方商定了该舰启封和改装计划,即新的“新威胁提升”计划。该计划换装AN/SPS-48E 三坐标雷达、AN/SPS-49对空搜索雷达,加装11号数据链,将SQS-53声呐升级为C型等。按照台军官方说法,通过这次改装,“基德”舰可与美、日军舰联网;提高了早期预警水平;具备反制超音速、高度俯冲威胁目标(似指海外媒体报道的解放军海军“现代”级导弹驱逐舰配备的“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能力;提高了快速反应水平;提高了对掠海飞行目标的反制能力;可在区域防空中担任防空作战旗舰;防空作战系统实现一体化,可联合运用三坐标和两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实施一体化搜索与跟踪,配合高度整合的侦搜、战管及接战系统,运用“标准”2导弹执行区域防空反制任务。
  美台签约后,台湾海军将即将到手的4艘“基德”级分别命名为“纪德”、“明德”、“同德”、“武德”,以彰显台湾海军所谓“以德为本的忠义军风,与纪律严明、弘扬我武的胸怀与抱负”。依序列,分别赋与四舰1801、1802、1803、1805的舷号。之所以跳过1804,是因为台湾海军很迷信,认为“4”同“死”,不吉利。在台湾海军,大中型舰艇舷号中基本没有“4”。但是,“基德”舰为什么由“纪德”而“基隆”了?
  
  “基隆”级的命名
  台湾海军舰艇的命名与两岸关系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国民党逃台初期,推行“反攻大陆”政策,于是便出现 “复仇”、“雪耻”、“反攻”、“扫荡”、“复国”、“建国”这样的舰名。“反攻大陆”希望破灭,台湾转攻为守时,开始有了“介寿”、 “福山”、“寿山”、“中正”。当然,台湾海军舰艇的命名也有规范。一般驱逐舰用“阳”字,如“沈阳”、“辽阳”;护卫舰用“太”和“山”字,如“太原”、“庐山”;潜艇用“海”字,如“海狮”、“海豹”;扫猎雷舰用“永”字,如“永丰”、“永嘉”;坦克登陆舰用“中”,如“中海”、“中建”;普通登陆舰用“中”、“美”、“联”、“合”四字,近岸巡逻舰用“江”字,拖船用“大”字等。
  到90年代,驱逐舰、护卫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的命名进一步扩大到中国人名、地名,如“成功”、“班超”、“康定”、“西宁”等。当时也有用台湾地名命名的,但没有主力舰。如1995年服役的“达观”号测量船的名字,来自台湾北部桃园的达观山。2000年服役的、排水量达1.37万吨的“旭海”舰,名字竟来源于屏东县牡丹乡的旭海村。而用台湾地名命名后,一些军舰还得到意外的好处,如海军的“诺克斯”级“兰阳”舰是用宜兰县的兰阳命名的。宜兰县认养了“兰阳”舰,每年“兰阳”舰舰庆时,县政府都会送大红包和加菜金。还有,只要“兰阳”舰官兵在宜兰发生交通违规,警察一听到是“兰阳”舰的官兵,就会放一马。当然,不是每条“台湾化”命名的军舰都有“兰阳”舰的幸运。如“达观”舰用达观山命名,那里没有居民;“旭海”舰用的“旭海”是原住民小村落,本身就穷得叮当响,还希望“旭海”舰阿兵哥的接济呢。
  2000年5月民进党上台后,大力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妄图将两岸从文化和心理上割裂。作为台湾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去中国化”之风也吹进台军军营。推行海军舰艇命名“台湾化”就是其中一部分,为此台“立法院”还专门通过了一个决议,要求今后台军舰艇要以台湾地名或人物命名。在此大气候下,万吨大舰“基德”舰的命名怎么办?起初,台湾海军为调和海军内部要求遵循以往传统,而台湾当局、“台独”分子要求打破传统之间的矛盾,用“德”字对“基德”舰进行命名。但“台独”分子不满意,军内善拍马屁的军官也感到不过瘾。2005年2月,新任海军总司令陈邦治上任,不久,“基德”舰便被改名为“基隆”。陈邦治是海军陆战队出身,历任海军陆战团团长、师长,海军陆战队司令,军管部副司令,后备司部司令,总政战局局长等职,从未开过船。只因他与陈水扁同是台湾南部人,对陈水扁言听计从,便被阿扁拔擢为海军二级上将衔的海军总司令,创了“中华民国海军”的先河。
  对陈邦治的“基德”舰命名,台湾网民颇不认同。有的讥讽好像是渔船的名字,真是委屈了这4条主力舰;更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新任海军总司令陈邦治拍陈水扁的马屁!
  
  “基隆”级舰带来的麻烦
  美国强卖、陈水扁强买的“基隆”级抵台后,立刻面临五大直接问题,给台湾海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一是港口问题台湾海军现有左营、基隆、马公、苏澳四大军港,没有一个泊位可供万吨“基隆”级停靠。于是台军被迫租用苏澳商港的深水码头,同时加紧在西海岸左营军港修建大型深水码头。按理说,像“基隆”级这样庞大的目标部署在西海岸极不安全,应当部署在东海岸。“基隆”级之所以被安置在左营,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台湾海军的军港体制是五六十年代布局的,当时台湾当局实施“反攻大陆战略”,部队靠前部署,军港就选择了西海岸地区。日军占领台湾时修建的军港也在西海岸,于是导致东海岸地区军港体系长期薄弱。到八九十年代,实施“守势防卫战略”后,台军才重视东部方向,加强苏澳等港口建设。但受资金限制,台湾海军以西海岸左营港为核心的军港体系至今未能根本改变。加之,“基隆”级舰不但是台湾海军最庞大,也是技术最复杂的军舰,对基地要求极高。若部署在东海岸,必须重建一套庞大的技术和后勤保障基地体系,陈水扁根本拿不出这笔钱。现在只能采取对左营基地保障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的做法以满足“基隆”级的要求。但把如此庞大的目标和基地设施部署在西海岸,生存能力必然降低。所以台湾有媒体曾指出,在未来大陆第一波导弹攻击中,“基隆”级舰可能成为第一批被摧毁的目标。
  二是兵员问题“基隆”级舰每条需舰员346名,4条舰便是1 384人,加上地面的岸勤保障人员,需新增兵员数千人。目前,台军正推行“精进案”,海军计划由目前的5.6万人减至4万人以内。4条“基隆”级服役的结果,要么挤占其它舰艇或兵种的员额,要么自身所需员额被挤占。至少,这样一型高技术舰艇的兵员选择余地小了。而雪上加霜的是,台军义务兵的服役期本来就短,只有1年10个月,今年起又进一步减为1年4个月,以后计划减至仅10个月。台军近来还决定学习美军制度,每逢周末和假日,除留少量值班外,官兵都可以回家,像老百姓上下班一样。如此一来,一名士兵在服役期内有多少时间从事专业训练?尽管台军正推行“募兵制”,大幅增加士官比例,减少义务役士兵比例,但实际推行效果不彰,应征者多是素质较低、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的人。这样的素质如何应付得了“基隆”级这样的高技术大舰?
  三是后勤装备保障问题“基德”级舰80年代初就停产了,其原型舰“斯普鲁恩斯”业已全部退役,这必然使“基隆”面临零配件短缺、高等级维修难问题。若到了一件难求的地步,“基隆”就只有学空军使用F-16、“幻影”2000等外购飞机的经验了:4舰互相拆件,东墙补西墙。
  四是战略战术问题“基隆”级这种大舰的服役,势必使台军以“成功”、“康定”、“济阳”级舰艇为主力发展的战略战术、作战条令和作战预案面临极大的挑战。要真正把“基隆”纳入台湾海军战斗体系,形成整体战斗力,必须另寻以“基隆”级为核心的新的战略战术、作战条例和作战预案体系,还要贯彻到全海军的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中,其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时间,是相当客观的。
  五是后续费用问题岛内舆论认为,美国售台“基隆”级后,又给台湾设了一个花钱的“无底洞”,因为后续的装备补充、零配件购置、技术支援、基地建设等费用远远大于直接购舰费用。台湾海军某高级将领向媒体抱怨说,花8亿多美元弄回4艘大而无当的军舰真是不值,因为这些钱并不包括至关重要的武器系统价格和售后维护与保养费用。
  其实,对上述问题台湾决策人士未必不心知肚明。就连老牌“台独”分子、民进党“立委”蔡同荣也曾声称,“基德”舰不但操作和维护经费不便宜,要寻找1 000多官兵来接收更是难上加难。但“基德”级最后还是“花”落宝岛,其中奥秘大家心里明白。
  
  台海战场上的“基隆”级
  应当说,“基隆”级是一级高技术舰艇,战术技术性能先进,美方宣传的那些技术数据是客观存在的,笔者不认为把该舰称作“破铜烂铁”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特别是“基隆”级加装了11号数据链,实现了与美日军队的联网,必将构成极大威胁。但“基隆”级本身的弱点也是不容质疑的。
  一是舰龄达25年左右,已处于全寿命后期,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处于全寿命后期的舰艇,机电设备磨损严重,技术性能不断下降,故障率迅速提高,战备完好率难以保证,维修费水涨船高。“基隆”级舰难逃此铁律。
  二是平台老,战术技术性能提升空间有限。尽管“基隆”级经过数次技术升级,但受先天条件制约,提高幅度有限。美国为何一改再改,最后还是提前将其退役,就是因为改不好嘛。
  三是无力对付超音速和饱和空袭。台湾海军希望“基隆”舰服役后,能扮演舰队最外层的对空防御角色,由“成功”、“康定”、“济阳”级扮演内层角色。一旦敌发动导弹饱和攻击,“基隆”舰将锁定敌机并将其击毁,至于导弹就交由其它军舰摧毁。但其装备的对空搜索雷达中,AN/APS-48E型1987年列装,搜索距离为407千米,对不具备隐身能力战斗机的搜索距离为278千米,对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搜索距离仅为31千米,如来袭目标为海外媒体报道的解放军超音速反舰导弹,该雷达难以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AN/SPS-49搜索距离为278千米,跟踪距离更近。“基隆”的舰载直升机没有远程对空搜索雷达,受地球曲率的影响,装在舰艇桅杆上的直线传播雷达更不可能发现500千米的目标。如此,台湾海军声称的该舰可在500千米范围内跟踪256个目标的能力并无实战意义。“基隆”级装备的“标准”2防空导弹也不具备有效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弹道导弹的能力,加之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区区两部目标照射雷达无法对付饱和攻击。末端的2座“密集阵”只是最后一道防线,谈不上为舰艇提供天衣无缝的防护。因此,台军在购进“基隆”级后,专家建议将SPS-48E雷达更新为F型,更新“战斗指挥中心”、电子战系统,加装可对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拉姆”导弹,将老式“密集阵”换成最新的BLOCK 1B型等,以提升防空能力。台军方更是紧紧抓住“宙斯盾”舰不放,希望美国有朝一日能高抬贵手。
  四是对付静音潜艇的能力值得怀疑。美海军2005年曾租借有“基洛”级潜艇隐身特性的瑞典“哥特兰”级常规潜艇进行假想敌演练。结果表明,美国庞大的航母反潜网很难发现静音能力极强的常规动力潜艇。“基隆”级的整体反潜能力只在美军水平以下,且4艘“基隆”级中只有1艘装有直升机辅降系统,其它3艘没有,无法装载反潜直升机,而如果战时没有制空权,该级舰即便搭载了反潜直升机也难以升空作战。美军“基德”级原本装备16枚“阿斯洛克”反潜火箭,用Mk26发射架发射,但售台版未装,反潜任务只能交给Mk46轻型反潜鱼雷,无力对付11千米外的水下目标。解放军海军装备的“基洛”级潜艇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噪音118分贝,与台海海峡水下复杂的自然噪音相差无几。该潜艇装有射程50千米的远程鱼雷,可在“基隆”级反潜探测和火力圈外发射。有报道说,该级艇装备SA-N-8防空导弹,可对付各类反潜机;新进口的“基洛”636M还装有航速达200节的超高速鱼雷,射程达220千米(一说300千米)的“俱乐部”潜舰导弹,更可在“基隆”级舰对潜防御区外发起攻击。另据报道,大陆的“宋”、“元”级潜艇也属静音潜艇,都装备射程可观的潜对舰导弹,“基隆”级很难对付。
  五是打击水面目标受限较大。与解放军海军的先进舰艇相比,“基隆”级在水面目标搜索能力,反舰导弹射程、速度和数量等方面处于劣势。虽然“基隆”级舰可使用“鱼叉”反舰导弹对130千米内水面目标进行超视距攻击,但该级舰水面搜索雷达实战中最大作用距离仅40千米左右,“鱼叉”导弹实施超视距攻击时需要有制空权保护的舰载直升机提供中继制导。台湾有人建议以射程300千米、2.25倍音速的“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替代“鱼叉”,但“雄风”3尚未武器化,且体积庞大,作岸舰导弹尚可,作舰舰导弹还要小型化,且必须给“基隆”级舰配备类似“现代”舰的超视距对海搜索雷达,才能发挥“雄风”3的性能,其中的困难绝非短期内可以解决。还有人建议将台新研制的“雄风”2E地地巡航导弹装舰,赋予“基隆”级舰战略打击能力。实现这个设想需要美国同意,技术上需要将“雄风”2E改成舰载导弹,其中的困难也不比“雄风”3上舰小。
  六是现代战场环境复杂,高效能未必能高发挥。“基隆”级舰的高性能数据固然存在,但必须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全部发挥,即舰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无任何故障;作战环境最佳,没有对方软硬打击、战术欺骗及复杂的战场地理、天候、水文、电磁环境等。在实战中,这样的条件不可能存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舰装备的AN/SPS-49对空搜索雷达从来就没有在技术手册上宣称的278千米最大搜索距离附近发现过目标,而是在近得多的距离上。1987年5月17日美国“斯塔克”号导弹驱逐舰被伊拉克“幻影”F1战斗机的“飞鱼”空舰导弹误击事件中,处于战斗警戒状态的舰载AN/SPS-49雷达是在130千米处发现目标的,不到舰艇手册宣称的最大搜索距离的47%。再者,像“基隆”级这样长舰龄的二手舰,一般3至4年就要大修一次,4艘舰一般总会有1至2艘处于维修状态,无法进入战备。台军吹嘘“基隆”级舰具备战场管理能力,战时可替代海军指挥中心,但如果战争打到路上指挥所不保的程度,4条“基隆”级舰恐怕早已沉到海底了。
  最可悲的是,美国决定售台“基隆”级并不表明美会由着“台独”分子的性子使用该批军舰。2005年10月29日,美军方在查尔斯顿港口举行两艘“基隆”级军舰交接仪式时,代表美方出席典礼的国防部亚太处长约翰·艾伦准将特意发表经过美政府事先批准的政策性演说。他对着接舰的数百名台湾海军官兵重申,美国不支持“台独”、反对改变台海现状。他警告“改变现状可能会为两岸人民、整个区域及美国带来灾难”。
  美军准将竟向接收“基隆”级舰海军官兵进行台军已经基本废除的反“台独”教育!此举令台出席者颇感错愕、意外。想必那位在台北的陈水扁听了会更不舒服吧。
  
  [编辑/王瑾]
其他文献
俄罗斯第四代战机计划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为抗衡美国ATF计划而推出的MFI(多用途前线战斗机)以及LFI(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后来适逢苏联解体,四代战机命运长期不明确,直到200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才又正式将第四代战机研制推上台面,成为现在的PAK-FA(前线空军未来航空复合体)计划。  苏联的MFI与LFI计划  苏联第四代战机计划最初起源于1983年,因应美国ATF(先进战术战斗机)
口述/许鹿香 教授  文字整理/本刊记者 林儒生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怎么也不会相信,中国科学院院士、辕武矗研究院院长、两弹元勋邓稼先生前会住在如此简陋的地方。客厅不足20平米。靠北墙是一排做工粗糙的书柜;东面是一个很旧的小写台;一部电话机;几把红色人造革面的折叠椅;凹凸不平咯吱作响的地板;裸露的暖气片;已经剥落的贴着壁纸的墙;低矮的顶棚上唐山大地震后加固用的拉索钢杆已经多处显出斑斑锈迹  记
L-15教練机,绰号:猎鹰,由航空工业洪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生产,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特征。其设计采用了大边条翼气动布局、高度翼身融合体结构,同时采用大量新技术,是一款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级教练机。
日本航天科技发展历经冷战和冷战后两个不同时期,其发展轨迹也异于美国、苏俄和中国航天事业从军事部门起步的传统做法。尽管如此,随着日本从一个军事发展受到严格限制的“半主权国家”向所谓“正常国家”迈进,在相应地经历了航天事业从民间到官方,从科学、民事领域向安全(军事)领域扩展的演变之后,日本目前已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不断调整的航天研究体制、一波三折的技术探索、时隐时现的美国因素犹如“三驾马车”始终是影
在20世纪初的航空热潮之中,法国人表现抢眼,创造了很多航空史上的世界第一。这是高卢民族的荣耀。联想到当下,法国人仍然孜孜不倦地坚持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并取得骄人业绩,确在情理之中。  法国早期飞行家亨利·法布尔(Henri Fabre),出生在马赛一个船主家庭。成年后就读于马赛耶稣学院,在那里潜心学习科学。后来,他开始研究飞机和螺旋桨推进器设计,并申请了多项漂浮装置的专利。凭借这些技术,他成功地研制
在航空工业领域,美国向来独领风骚;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凭借超级大国的底蕴也能占据一席之地;英国自从认识到航空工业的重要性后就再未掉以轻心。与上述3国相比,法国的航空工业独具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法国研发的动力系统整体技术水平较美英两大豪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却也为法国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长期以来,法国出品的战斗机大多出自航空工业界“大咖”马塞尔·达索(Marcel Dassault)创办的
德国Kar 98K毛瑟  98K毛瑟步枪于1935年成为德国的标准制式步枪,由Gew 98毛瑟步枪改进而来,后者曾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98K步枪继承了98系列毛瑟步枪经典的毛瑟式旋转后拉枪机,枪机后部是保险装置。它的内置式弹仓装弹5发,由弹夹供弹,子弹通过机匣上方压入弹仓。直型的拉机柄改为下弯式拉机柄,便于携行和安装瞄准镜。该枪以可靠性高、射击精度好而闻名,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旋转后拉式
2007年6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德国出席8国集团首脑会议期间出人意料地提出,建议美国把计划部署在东欧的反导系统转移到阿塞拜疆,由俄美共同使用这里的雷达站。并承诺如果美国表示同意,俄将不会将导弹瞄准欧洲。这一建议给自2006年夏季以来美俄僵持的东欧反导问题带来了新的变数,世界舆论为之大哗。那么,普京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俄罗斯面对美在东欧计划部署反导系统剑指偏锋?还是真实的谎言?  普京所指的雷达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The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SASC)已经为轻型攻击机拨出了数百万美元,但这次受益的不僅仅是美国空军。  该委员会六月初公布了其2019财年预算的加价版。按照这一版的预算,该委员会希望向海军陆战队提供1亿美元的资金,以购买AT-6“金刚狼”轻型攻击机或类似战机。该项采购的目的是加强美军地面部队的低成本空中支持。委员会以25-2的投票
手持式潜水员侦察系统  做了进一步改进的手持式潜水员侦察系统采用电池电源(持续工作时间6.5小时),其原型系统是为浅水区反水雷潜水并在对成套设备进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制成的。新的潜水员侦察系统还被设计有如下功能,即该系统的高频扫描声呐信号与定位的潜在水雷联系的同时,系统可同时在搜索航线内航行。  该系统主要的搜索传感器是一个前视的、电子扫描(64×1°水平电子束和10°或20°束宽的重直电子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