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改革中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关切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煤炭经济形势持续下行,改革脱困已成为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也得到了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但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事关企业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改革主持者应该正视职工群众,特别是基层职工群众的呼声、诉求和关切,破解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确保改革平稳无震荡,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历经了这些年的高速发展,煤炭企业依然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健全、资本布局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历史遗留问题还较多等问题,改革发展任务仍然艰巨繁重。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宏观环境日趋复杂严峻,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激发企业活力、释放发展潜力。
  实事求是地说,尽管煤炭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工资分配的三项制度改革和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由来已久,用工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薪酬能增能减,企业重组整合的说法或做法也已让员工耳熟能详。但如今煤炭企业深陷困境,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减员分流、减薪欠薪、轮岗轮休已成常态,逆境改革压力倍增。相对应的是,煤炭企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矿工家庭收入单一,大部分家庭是一个人养活一家人,矿工家庭抗经济风险能力弱。面对当前这场影响深刻的改革,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身处基层的职工群众,心情最为复杂,不少人对改革产生了焦虑、失落和迷茫。
  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到底改革该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要达到什么效果和目的?在这场改革中职工群众应该承担什么角色?可以分享到多少改革红利?又该承担什么后果?同时,怎么解决企业改革与员工诉求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无疑是当下广大煤炭企业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应该引起企业改革操盘者或实施者的高度重视。
  其实,在改革中,职工群众最关切的不外乎两点:一是企业制订的改革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民意,经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执行的验证;二是对改革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有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如何兼顾企业整体利益和员工个体利益、有没有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甚至违规违纪的现象。但事实上,如今确实有部分改革者怀着“先改了再说”的思想,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对究竟要改到什么程度缺乏整体的认知,加上改革中忽视了职工的呼声和关切,就会埋下矛盾和问题的伏笔,留下改革后遗症,继而带来不可预见的影响。
  在一些企业的改革中,已经出现了群体上访、聚众闹事、抗拒抵触等现象,有的改革者有时感到很委屈,明明做了大量工作,却不被职工群众理解。反思下来,实际还是自身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一些已经不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还是机械地操作执行,行不通了就搁置;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去研究解决,只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上级布置交代;对群众提出的一些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诉求,没有做深入细致的劝说解释,没有把道理讲清,只是简单粗暴地回答不行。反思这些情况,主要是改革没有站在职工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理解职工群众的苦衷。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熟视无睹,群众就会有意见,小问题就有可能演变为大问题,职工思想上有情绪就会影响工作。
  在改革进程中,部分职工出现暂时或局部的心理失衡,产生某些非主流、不健康的心态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企业各级改革者要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去分析,采取有效对策,做好沟通引导工作,帮助职工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看待和参与改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教育职工,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说理,用事实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复杂性,使职工明白改革是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不改革企业将缺乏活力、难以生存。通过教育,使职工增强忧患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自觉把自己同企业的改革系为一体。
  继而,要把准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的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和市场化导向,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更深地融合。不搞改革一刀切,多点开花求突破,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因企施策、分类改革、分层推进,提高改革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操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只要符合改革方向,就坚定不移地往前推,同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分类别多渠道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做到蹄疾步稳。
  改革是全体职工的事,成功与否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直接影响职工的心态变化。要坚持以逐步、稳妥的方式推进改革,改革务必做到积极、慎重、逐步、稳妥,改革的每一步都要让职工广泛参与,每一项重要决策都要向职工公开,改革方案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尤其是一线职工的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制订,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的利益关切。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办事,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引导职工在改革中正确行使权利,既维护职工自身利益,又维护企业的利益。改革的速度、深度与广度要切合企业自身实际,切合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激励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职工为改革贡献聪明才智。
  针对职工群众十分关切并反映强烈的改革中的公平公正问题,相关政府部门或企业要建立改革监督制约机制和纠错纠偏机制,不关门定政策,不能跟风、搞简单化、搞强行推动,特别是防止小圈子或小团体利益凌驾于企业整体利益之上,打着改革的旗号暗箱操作、搞利益输送,损害职工合法权益,要分别从领导人员配置、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目标责任、监管重点等多方面设置不同的标准、程序、规则、方法和要求,并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增强改革方案制订和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增强职工对改革的信任感和认同感,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动权,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赢得职工群众的广泛拥护。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国有煤炭企业固有的优势改掉,要继续发挥企业工会、共青团、家属委等群团组织在开展劳动竞赛、职工培训、困难职工帮扶、职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作用,重视调动和保护职工积极性,把企业改革发展与职工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职工参与改革、参与经营、参与监督,真正享有主人翁的地位。要尊重、理解、关心职工,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职工的人格与自尊心,尊重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职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关心职工劳动条件、劳动保护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引导职工在改革中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
  不可忽视的是,现在不少国有煤炭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还很沉重,企业改革切忌单打独斗,甚至压住问题或者掩盖问题,遇到问题需要分类别多渠道解决,针对煤炭企业改革成本性支出和历史遗留问题,企业自身无力解决的,应该及时主动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积极推动建立政府与煤炭企业的合理分担机制,积极帮助企业转制脱困,在主要依靠企业、依靠市场化办法解决问题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请求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
  新形势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推进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坚持群众路线。说到底,群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不是简单地看给了多少钱和物,而是看是否利于企业发展,是否公平公正,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正视改革中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关切,对职工群众的诉求不能当瞎子,对职工群众的呼声不能当聋子,对职工群众权益维护不能当跛子,直面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正视职工群众发出的呼声和意见,积小成大、串点成面,赢得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赖,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提高职工群众对改革工作的满意度,助推企业改革平稳有序推进,达到企业和员工共赢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罗志荣)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罕见病人。文中针对本例两病重迭的某些类似表现及有关血管病变等问题,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This article reports a rar
患者常某,男、40岁,因反酸半年,一次服去痛片3片,约半小时后自觉头晕、嗜睡、记忆力减退,1小时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呕吐清水。无唇、指发绀,约1小时后出现失语
水产养殖业是浙江省渔业生产的主要支柱。在“七五”期间,海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七五”期间海淡水养殖产量比“六五”期末增加14.23万t,占省总产量的
去年年底,美国洛杉矶车展上,因金融海啸而显得门庭冷落的展厅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四十多辆油电混合型汽车和电动汽车,成为了这届以环保为主题的车展最大的亮点。与此同时,位于
木文分析50例肾上腺疾病糖代谢的情况,发现各种不同肾上腺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可以通过糖元异生,或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糖耐量低下,甚而
作者就慢性荨麻疹的几个方面叙述其研究动向及新课题。一、外因:荨麻疹的原因早就注意到某些种类的食物。1936年佐藤就用去除法和皮内试验证实食物性抗原是蛋白胨。1952年三
中国独特的复仇精神在国家法的纵与禁中不断地发展,并在文学故事中被集中地、艺术地反映了出来。本文则从古代经书与文人复仇论、复仇文学类型及复 China’s unique spirit
广州化工图书资料服务中心是在广州化工研究所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由愿意参加的化工厂出资联合举办的.这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是走一条相当于企业集团化的道路,为图
目的了解龙岩市部分托幼园所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状况,探其原因,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测量血红蛋白。结果托幼园所儿童缺铁性贫血检出
研究生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从根本上影响到其对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车辆专业知识结构的分析,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