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之美:中国艺术3000年》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申 编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6
  168.00元
  庄申(1932—2000)
  字申庆,北京人,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史专家。其父为台湾“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庄严,少年时期曾随父辈们见证原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南迁”;青年时期先求学于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后专攻中国艺术史,并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中年时期在香港大学任教22年,是该校艺术系的创始人,后回台湾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有《中国画史研究》、《中国画史研究续集》、《王维研究》(上)、《元季四画家诗校辑》、《扇子与中国文化》、《从白纸到白银——近代广东书画收藏史》、《长安时代:唐人生活史》等作品。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中国艺术入门书,远至先秦,近至20世纪,将中国艺术的精华尽收其中,内容涵盖书法、绘画、版刻、雕塑、器物、服饰、书籍、建筑等。
  神仙——公元5世纪的道教壁画
  庄子的神仙观念
  除了燕国的方士的推动,早期的神仙观念的形成,与庄子所说的“真人”似乎也颇有关系。根据庄子在《大宗师》里的说法,一般人虽用喉咙呼吸,可是真人却是用脚的后跟来呼吸的。完成于中国与朝鲜边界的一幅壁画,描绘了一個一面吹着角、一面在天空飞行的仙人。仙人是赤足的。何以要赤足呢?那不正是庄子所说的,仙人以脚后跟来呼吸的表现吗?真人的呼吸既与常人不同,所以具有种种为常人所不能为的本领,譬如真人不但入水不湿,就是入火也不感到热。当然,他们的身体也不会被火烧焦。有一位名叫列御寇的,不但可以腾空而起,而且更能御风而行。还有,住在藐姑射上的神人,皮肤洁白得好像冰雪一样,神情也柔和得好像未婚的少女一样。这些神人的饮食与普通人很不相同,他们吸的是风,饮的是露水。他们如果要出去,不是乘了云气,就是驾着飞龙。庄子所说的真人,与后来所想象的仙人是非常类似的。
  庄子的卒年虽然迄今仍未考定,不过他的生年是约公元前369年。如果他的卒年是在四十岁以后,可能在公元前329年前后,正好是庄子的中年。从时间上看,庄子的中年,应该正与齐威王、齐宣王以及燕昭王听从方士的话而积极派人入海搜求海上三神山的那段时期,大致是同时的。
  根据这些资料,可知仙人的观念的形成,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前期。而最先产生这种观念的地点,是在燕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这种观念后来又由燕国传到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从地理上看,河北与山东都在东海的海滨,神仙的观念产生在海滨,是由于大海汪洋容易引人遐思,产生浪漫的思想。
  跨鹤而飞的丁令威
  从公元4世纪的下半期开始,山东的居民渡过渤海,以移民的方式大量涌入辽东半岛。他们最初定居于辽宁省的南部。不过到公元5世纪,辽东半岛南部的居民已向北拓展,逐渐到达今辽宁省的北部。从山东移民而来的居民本来大都是道教徒,等到这批移民的后裔向北推展到达辽宁省的北部,道教的神仙观念,也就由滨海区域传入中国东北部的内陆。
  1975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发现了一座汉墓。从墓中出土的许多文物之一,是一件用青铜制成的跪坐人像。在这件铜像的身上,不但长着一对翅膀,在他的腿上也长满了羽毛。这种人,大概就是汉代诗歌中所描写的“羽人”吧。羽人既有一对翅膀,当然和鸟一样,是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除了翅膀和羽毛,羽人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赤足。前面说过,赤足的观念可能得自《庄子》。可是庄子并没说赤足的神仙是长着翅膀和羽毛的。这么说,由汉代雕刻家用青铜表现的羽人,似乎有两个来源:根据《庄子》,雕刻家为羽人表现了赤足;根据他们自己的新观念,雕刻家为羽人表现了翅膀和羽毛。
  如对中国中古时期的文学发展史加以观察,可以看出从公元4世纪开始,南北朝时代的诗人们非常醉心于“游仙”和“神仙”诗。诗的长短与好坏都可不论,凡诗题标明为“游仙”或“神仙”的诗,内容一律是对于神仙的自由世界的向往。最早写出“游仙诗”的似乎是晋代的张华(232—300)。以后,在南朝,成公绥、何劭、张协、郭璞、庾阐、湛方生、戴田高,无不写过这类诗。在北方,颜之推和庾信也都写过同类的诗。“游仙诗”的盛行,反映在战乱动荡的社会中一般人对于自由与和平的向往,所以在文学上产生浪漫思想的“游仙诗”。除了“游仙诗”外,在南北朝时代,一般人对于神仙的喜爱,也可从《跨鹤图》看到不同的表现。公元5世纪,现在的朝鲜当时称为高句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高句丽的边境是现在的吉林省,也就是辽宁的邻省。而集安是处于吉林与高句丽的边界上的小城。这幅《跨鹤图》就是在集安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公元5世纪的道教壁画。
  根据《搜神后记》,有一个叫作丁令威的辽东人,一直在别处学道。有一天,他变成一只鹤,飞回辽东。在没到家之前,他先在城门前的大石柱上歇一会。突然有个年轻人用弓箭来射他。箭虽没射中他,丁令威却从此不再回家了。根据这部书,在辽东既有丁令威化身为鹤的传说,而壁画的所在地也正在辽东,《跨鹤图》里的那位跨鹤人,或许就是丁令威吧。如果不把丁令威表现于鹤背,而只画一只鹤,似乎不容易表达丁令威因为学道而能自由变化的道家思想。
  另一方面,如在画面上表现一支短箭,箭形也易与表示云气的线条混乱。但把短箭改为长枪,而且由丁令威执枪在手,他受击而飞走的情节就表现得很生动了。根据集安壁画,可以看出到公元5世纪为止,当时的辽东半岛在思想上也还是道家的。由西域传来的佛教,在这时似乎还没进入辽东呢。
其他文献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8年奋斗,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移动通信基本保持着每十年出现一代新技术的规律。从1979年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的试验成功至今,移动通信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并已经迈进了第五代。每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诞生都具有其特定的应用需求,并且不断采用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技术方案来推动移动通信整体性能的快速提升。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采用蜂窝组网方式,能够为用户提供模拟语音业务,但其业务能力和系统容量都十分有限
本書叙述了古埃及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30年埃及艳后逝世之间的历史,全书包含160多幅彩色插图,其中包括从未面世的图片,完成了这场对于古埃及独特文化及其对世界历史和艺术的独特贡献的探索,引人入胜。
编者按:中共党史出版社作为一家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中央级社科类专业出版社,20多年来在党史党建类图书出版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刊为了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新闻出版氛围,介绍优秀出版社在做好有关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与成绩,以及对于行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我们近日专程走访了张琦社长并请她谈谈有关话题。    记者:张社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贵社作为党史类的
【英】贝丝·坎普顿  中信出版集团  2019.12  49.00元  [英] 贝丝·坎普顿  旅行家,慈善家,日本文化学者。曾经游历过50多个国家,并深入其中生活、工作和旅行。她在日本生活和工作多年,深受日本文化影响,将其称为“第二故乡”。  这本书堪称《东京女子图鉴》的解答之书。作者用10余年旅居日本的研究和切身体验,从人际关系、职场发展、亲情、爱情、应对挫折等7个方面,帮助女孩们缓解焦虑,发
《名著的故事》  郝振省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11  定价:40.00元    本书遴选了60年新中国出版史上那些有影响力、有生命力而成为名著的34部图书作品——从数年磨一剑的《雍正王朝》到感动共和国的《高山下的花环》,从冲破时代读书禁区的《情爱论》到点亮人生之路的《平凡的世界》,从走出冷落的《文化苦旅》到超级畅销的《于丹心得》……本刊选择的是重新出版《围城》时鲜为人知的经历。    不
李元胜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1.1  68.00元  李元勝  诗人,博物旅行家,曾荣获鲁迅文学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作品包括《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昆虫之美》《与万物同行》《亲爱的虫虫》等。  本书作者20年来穿行于旷野,积累了数十万字的笔记和海量照片,并从这些笔记中,挑选并整理出一批精彩的考察故事汇集成书。这些考察故事,涉及海南西沙群岛、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
第十三章 幽默  《世说新语》中有《排调》门,其中收录的65篇小品,记述了魏晋名士们相互戏谑调侃的故事,通过斗机锋、斗才学、斗敏捷、斗思辨,表现了他们的才华、学识与幽默。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笑料,有时他们拿各人的姓氏开玩笑:“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有时拿各人的籍贯开玩笑:“习凿齿、孙兴公未相识,同
萧默 著  中华书局  9787101095357  2014-01 49.00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建筑史家萧默把中西建筑置于思想文化的背景下解读,让读者深入了解不同的建筑形态、制式与风格,探索背后蕴藏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内涵,从审美意趣推及文化理念,为中西建筑的每一种造型与细节找到合理的文化注脚。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前重視,读史逐渐走向大众化、低龄化,少年读史进入又一个黄金期。本文从少儿历史读物的阅读价值与市场分析、少儿历史读物的出版现状与问题分析、少儿历史读物未来的选题开发与探索这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与思考,期待童书出版人做出更多优秀的少儿历史读物,让孩子们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的思想财富。  关键词:少儿历史读物;阅读价值;选题创新  20世纪60年代,中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