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大考,让我们破茧如新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承载着人们沉重的焦虑和热烈的期冀正疾步走来。
  回望2020,全民抗疫,令人有惊心动魄之感。始终有两种力量,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回旋激荡。一种推着我们向外应对挑战,一种促动我们向内静观思考。
  这一年,我看到了你,看到了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中你的身影——
  在疫情肆虐的春节里,你一手在安抚身边哭闹的孩子,一手在督促学生们完成健康打卡;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你不顾颠簸驱车进山,给村里的每一个孩子送去课本习题;在无法复课的日日夜夜里,你为驾驭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反复修改课件,鼓捣直播设备;在《教育家》线上直播论坛里,你踊跃参与,热情分享,妙语如珠……
  而我,刚满5周岁的《教育家》杂志,何其有幸,见证了你,见证了万千平凡岗位上教师的默默坚守和艰辛付出。没有什么比你内心的力量更加坚韧,如滴水穿石消解着横亘面前的阻隔,没有什么比你内心的信念更加璀璨,如盏盏烛火照彻阴霾笼罩的路途!这些力量与信念,源自我们对克服生活艰辛、超越生涯考验的坚信。这份坚信,必将激励着你我,在這个跌宕激扬的时代超越艰难,圆就梦想!
  2020,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和个人,都在承受巨大考验,疫情给各个领域带来的冷暖挑战,让我们来不及再去顾影自怜“我太难了”,挺身而上,别无选择。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场必将给人类历史带来深远影响的生涯大考中,《教育家》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孩子们一道,不放弃不抱怨不服输,交出了一份破茧如新的亮丽答卷!
  这一年,《教育家》在疫情挫磨与纸媒式微的辗转中,无惧挑战,强势逆行,刻下了一行奋斗者的深深印迹。所以,你看到了依然生动丰富、坚实厚重、如约而至的48期杂志。同时,你发现能在学习强国App上听到“百部童书助成长”阅读活动里那些真挚甜美的琅琅书声;能在触屏的同时触摸到“光明图书角”那点点荧烛微光在江南塞北或寂寞或喧嚣的角落里带给孩子们的喜悦与安和;还能在光明教育家各类活跃的论坛分享里,感受到“大国良师”和“中国好校长”们内心对教育事业悸动不已的热诚与憧憬……《教育家》同万千教育同仁一道,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重重考验中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前瞻2021,我们信心倍增。经历风险重重的严峻挑战,迎战不期而至的压力和难题,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也获得了更多的启示。我们将更加冷静地审视成长发展中的“与时俱进,与时同新”,坚定不移地紧扣媒体深度转型的时代节律,在“新旧融合驱动,强化网络智能”的路上创新求进,聚焦提升刊物专业性、思想性和前瞻性品质,聚焦推进杂志移动化、视频化、网络化、社群化发展,让《教育家》在“十四五”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焕发更蓬勃的创新活力,释放更充沛的价值能量!
  隆冬皆可逾越,阳春终会来临。沐浴新年的阳光,让我们挥手过往,洗尽征尘;让我们直面来日,彼此激励,勉力前行!同时,请接受我们最真挚的祝福:2021,新年快乐!
  (作者系《教育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裁)
其他文献
【摘要】“有序”是这个世界的特征,更是数学这门学科的最大特点,我十多年来一直在农村任教初中数学,遇到不少数学优秀的学生,但更多的是数学学困生.在教学中,我从许多数学学困生的身上找到一个共同点,即“序感”差,表现为思考问题层次性差,逻辑混乱,思路不清.  【关键词】序感;初中数学;学困生  一、何为数学“序感”  英国心理学大师贡布里希从心理学及哲学的角度这样表述“秩序感”:秩序的知觉是通过观察周围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当前教育環境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侧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以导促学,以学促导”的良好教学效果.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定向运动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运动模式,其中包含的浓厚意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也是教师想要传达给学生的。本文主要 探索了定向运动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初中的体育教学,使同学具备探索求知的学习精神。这种探索精神会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培养 学生乐观开朗、积极面对困难、不被挫折所击败的学习心态,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初中学生较为高贵的学习品格。
单词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要素,是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通过单词学习,表现出英语文化的本质性及特殊性,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组织、文本阅读及写作,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展开英语学习。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单词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借助于情境教学、思维导图等手段,优化单词教学策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记忆及应用,进而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探究性的内容.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数学探究性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摆在数学界面前的一大问题.本文借助案例,试图研究这一问题.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思维可视化教学的主要工具,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出初中数学课堂中构建思维可视化的原则,依照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提出课前引入、授课过程中、教学模式内及课后复习时使用思维可视化的有效措施,在改善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其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后复习;教学方式  一、引 言  思维可视化的主要含义为将教材内容以图示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呈现出独特的思考路径与思考方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时间较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志愿者流动性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可持续等。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效发展机制,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
当前5G时代智能化正引领我们的新生活,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已扎根生活,创新改变各行各业.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砥砺初心使命,让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教育的吹哨人,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让学生的数感思维通过5G智能新视点,从“四基”指向、问题指向、思维指向等方面寻求突破,体悟、体验、体认数感,在媒介融合中探寻初中生数感培养的新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前身为创刊于1936年的《西北农林》,是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农业学术期刊。其后历经《西北农报》、《西北农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于2001年随校名而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刊立足国际科学发展前沿,既注重基础理论探索,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