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挚爱亲人的信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
  咱们家人一向是沉默、不善表达的,许多事看在眼里却羞于开口。所以我只能借用这张薄薄的信纸,跟您说一说心里话。
  奶奶,爷爷的去世对我们的打击都很大,我相信对您更是如此。可看着您每天如往常一样忙进忙出、说说笑笑,我只觉得心疼———我知道您在装着坚强。
  您的大半辈子都在照顾别人中度过:年轻时,爷爷常年出差,你独自将爸爸抚养成人;上了年纪还一手把我带大;本可以安度晚年,却又因舍不得花钱请人,自己照顾瘫痪在床的爷爷五年。奶奶,您不要为我们省钱,赚钱的目的就是解放自己,钱不是用来攒着的,花不出去的钱还不如白纸。您总是不愿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儿,但其实这是您应得的。趁着您还走得动,我们陪您多出去走走、看看。
  奶奶,印象中您极少哭。在我的记忆中,您唯一一次掉眼泪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被小朋友欺负了,您为我哭,当时我很高兴,我觉得这说明您很在乎我。但现在,我是多么希望您的所有眼泪是为自己流,所有微笑都发自您的真心!家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可以卸下所有伪装,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希望您可以相信我们,而我们也绝不会让您失望。
  每次我遇到不顺心的事,爸爸妈妈总喜欢给我讲大道理。我明知是为我好,可还是不服气,因为我总感觉别人家的孩子都被保护得很好,不受半点儿委屈,只有我———明明遇到無法原谅的事却还得原谅别人,明明该伤心的事也只能笑着面对。我这样做了,其他人可能认为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可比起好孩子我更愿意当个任性的孩子。奶奶,只有在您这里,我可以像个孩子一样撒娇、耍赖、哭闹。
  还记得我曾经跟您抱怨过总爱讲大道理的王老师吗?讨厌归讨厌,可我不得不承认他说的一些话还真是至理名言。他说:人总是要往前看,永远不要把身体留在当下,把思想留在过去。我希望您也可以这样想。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奶奶,我只是想告诉您:我长大了,明白事理了,可能这封家书不是那么催泪煽情,但我说的都是我看到的和想到的。我将心里话都告诉您了,也期盼您可以和大家说说心里话,我们会永远支持您、爱您。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谢谢您!这么长时间真是辛苦您了,今后的路,该我来牵着您走了。
  您的孙女
  2019年10月22日
  教师点评
  八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开展了以“见字如面”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要求同学们给挚爱的亲人写信。他们写得很用情,我清楚地记得课堂上有的同学写着写着就哭了……每封信都很感人,阅读他们的文字,会从中感觉到一种很朴素的力量。比如迟爱琳的这封家书,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言为心声”:她和老辈人交心,小小年纪不仅愿意理解老人,言辞之间有真的爱、真的关切,还肯担负起自己作为晚辈的责任……在我看来,这样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是美丽的,是动人的。
  (周群)
其他文献
手捧着天津支教老师为我们全班同学购买的、墨香四溢的《作文通讯》初中版,真是爱不释手、心潮起伏……不仅因为这里充满了比支教老师送我们的作业本更有吸引力的图片和文字,更因为2015年第10期的刊物上刊登着北大附中陆思远同学的《惊蛰》一文。这篇文章体现了支教老师与学生们的深厚情谊,它深深触动了我,引发了我无尽的联想。  文中反复提到一句话:拉个手,我们便是好朋友。作者与支教地的同学缘分始于拉手,也延续于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基本要求”之第六条:   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
美 国每日科学网站日前刊文称,日本广岛大学副教授角谷俊彦(音)的研究首次比较了1979年(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实施的年份)之前出生的中国人与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在工作中的合作精神,挑战了此前有关独生子女一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私的一代的预言。  角谷俊彦的研究结果基于大阪大学进行的面对面采访,受访者是年龄在20岁至70岁的职员,他们来自中国6个主要城市。在采訪中,受访者要对以下观点做出反应,即“在工作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早在一千多年前,杜甫便道出文人的共同命運:文采出众者往往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而纵观历史长河,身处困境、生不逢时却名垂千古的诗人层出不穷。对此,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诗人活在有志不获骋、命途多坎坷的时代,却往往能创作出流传千古的诗文?  首先,时运不济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动力。自古以来,大多数诗人的抱负是做官从政、造福苍生,但仕途受阻、壮志难酬时,孤苦、愤懑、忧愁的情感交织缠绕
一针一线,绣出了留在我童年记忆里永恒的芬芳。  我的童年时光大都在外婆家度过。外婆在街坊四邻眼里是出了名的心灵手巧,是做针线活儿的好手。每当看到外婆安详地坐在那把老旧的藤椅上缝缝补补,年幼的我总会好奇地观赏。那针在外婆手中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翩翩飞舞”;丝线如行云流水般在她的指间穿梭。不一会儿,那衣服便被外婆补得严丝合缝,完好如初。  稍大一点儿,我便不再满足于静静地观看了,不停嚷着,撒着娇,让外婆
手執画笔,放好画架,准备好常用的几种颜料。我已经很久没有画画了,今日心血来潮翻箱倒柜找出了旧日画画的器具,握在手中却先生出几分怯意,不知该如何下笔了。  在椅上坐了一会儿,又在椅旁站了一会儿,望着空白的画纸,我闭上眼,幻想着将要绘在纸上的一切。最先听到的是鸟鸣,叽叽喳喳一阵又一阵,清脆又欢快,唱着圆舞曲,迫使我调好彩虹的颜色;然后就是人声的喧杂,好似一抹浮云飘得到处都是;再接着,是汽车嗖嗖的声音,
广东的夏天格外吓人,38°C的高温可以直接把人烤化了。为了应对酷暑,教室里的空调早早就开始工作了。然而,某个炎热的午后停电了。  鼻子上渗出的密密麻麻的小汗珠让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再次滑落,我用手往上推了推,更烦躁了。  老师瞅瞅热得快吐舌头的我们,两眼一眯,嘴角一弯,变戏法儿似的掏出一罐可乐,蓝色易拉罐表面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冰镇可乐!老师站在讲台上指指黑板上的数学题,笑眯眯地宣布,谁先做出这道题谁就
白居易曾發出“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的感慨。冬至佳节,孤身一人寓居驿站,遥思家中亲人,是怎样牵肠挂肚?古时羁旅在外的游子,每逢冬至,归心似箭,与家人团聚的思绪油然而生。冬,终也,也就是年终有所归,游子归家,万物归眠……  常言道,冬至大如年,白居易因独自在外而心生慨叹,这就是节气深深扎根于人心底的力量。此外,古人认为从这天起,天地阳气回升,被认为是吉日,终形成了千年冬至节日的习俗。  走
初唐有个很牛的男子诗歌天团,叫作初唐四杰,你要是高兴,也可以喊他们初唐F4。他们就是:  他們中的王勃,6岁出道,16岁进入沛王府做官,人生得意,随便出门送个朋友也充满了正能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人一得意就容易飘,当时王府的王爷们没事喜欢斗鸡玩,王勃脑袋一热,写了篇文章替自己老大沛王向英王挑战:  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  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
都说家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一片纯洁的净土,可对我来说家却像一个大号的三明治,我,则是夹在中间那片扁扁的火腿,不知应该和上面那片面包靠得紧些,还是和下面那片面包贴得更近些。  妈妈和外婆是家庭事务的主导,但她们经常意见不合。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不知所措,不知究竟应该听谁的。  一次,我嘴馋,想买薯条吃。妈妈得知后,把钱往桌上一甩,扭身离开,干脆地丢下一句话:“自己买去。”然后风一般飘走了。我只好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