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系统源荷预测及协同运行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g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风、光发电由于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问题,难以与电力需求实时匹配,在开发利用中存在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多能互补是提高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手段。风、光发电固有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对多能互补系统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与此同时,风、光接入后产生的消纳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本课题聚焦耦合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与集中式多能互补系统,以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和系统运行经济性为研究目标,深入研究用电负荷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预测方法,并且基于预测研究多能互补系统的协同运行优化方法,以期为未来能源系统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推动构建新能源供应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用电负荷的精准预测是多能互补系统运行优化的基础,是多能互补系统能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数据分解技术与机器学习模型结合预测存在的精准度低、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将经验模态分解与多层感知机结合(EMD-MLP)的新方法对用电负荷进行日前预测。引入EMD将原始负荷数据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IMF),将各IMF分量重构后形成高频和低频两个成分,对二者分别建模预测并将它们的预测结果叠加作为用电负荷预测值。采用澳大利亚电力市场的真实用电负荷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显示,EMD-MLP组合模型在外推预测效果上明显优于持续性模型、单一 MLP及传统EMD组合模型。同时,相比传统对各分解分量分别预测的方法,该方法极大地减少了计算任务。(2)高精准度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可以为多能互补系统的协同调度提供依据,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系统经济性的基础。提出一种集成预测方法对光伏发电进行日前预测。该方法将传统集成预测模型中分开使用的结构与数据多样性增强方法结合起来,基于多数据集-多学习器的预测形式,生成多样化的候选基模型并从中选出性能较好的进行集成,产生最终的光伏发电预测结果。利用美国俄勒冈州一座15 kW光伏电站上的实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集成模型在三种天气类型数据集上的泛化性能均优于每种单一模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集成预测方法的有效性。(3)以提出的用电负荷与光伏发电功率精准预测模型为辅助,针对含光伏(PV)、蓄电池(BS)和微型燃气轮机(GT)分布式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协同运行,提出一种日前-实时的双层优化方法。日前层面,基于用电负荷与光伏发电功率的日前预测值,以日运行经济性最佳为目标,提出日前运行优化策略并制定日前计划。实时层面,以15分钟为一个运行调度周期,基于动态更新的超短时预测,以每个调度周期的微网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实时优化策略,实时调整调度决策。与仅采用日前优化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抑制源荷日前预测不确定性对多能互补微电网运行的影响。(4)基于可靠的日前源荷预测结果,针对含光伏、抽水蓄能、火电的集中式多能互补系统运行,提出一种分阶段优化方案。该方案将光-储运行优化与火电运行优化问题解耦。第1阶段,基于用电负荷与光伏发电的日前预测值以及抽水蓄能电站实际运行机理,建立使光-储系统联合发电量最大的协同运行策略,形成光伏发电功率分配、抽水蓄能抽水与发电计划。第2阶段,在光-储联合出力基础上安排火电机组发电计划,采用等耗量微增法优化各台火电机组出力使总煤耗最低。通过对比分析光-储-火联合调度优化情景与无储能运行情景,验证了所提方案在提高光电消纳率与降低煤耗方面的有效性。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多能互补示范工程的优化运行提供参考,对于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一道常见气体成分探究题,利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镁的相关性质来进行设计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发现排水法收集的薯片包装袋内气体因含有较多的水蒸气,镁条在其内燃烧观察不到明显的黄色,但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到碱性气体氨气的存在;使用注射器抽取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淡黄色固体氮化镁的存在。通过威尼尔氧气传感器可测知袋内气体还含有少量的氧气。
大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开展“三教”改革、为国家输送更优秀的人才的必然选择。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英才计划”为例,阐述了高职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专人专攻”的教学理念、以老带新的培养形式,以及具有时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培养手段,探索了培养“研学创”一体化创新型人才的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强的推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盐酸多巴胺(DOP)为单体,通过两步聚氨酯反应制备了三元聚合物(IDD)。以商用聚偏氟乙烯(PVDF)粘接剂为对照组,表征并分析了IDD和PVDF以1:1质量比共混制备的IP粘接剂用于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阳极的性能。结果表明:IP阳极在0.3 C下进行20次充放电,其放电比容量较PVDF阳极容量高50 m Ah·g-1,且其在高电流
空间观念的培养离不开数学活动的开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对学生错例经验进行“析、化、移、纳”,暴露原初经验的内隐路径,切中原初经验的发展节点,揭示失衡经验的再生契机,概括再生经验的普适规律,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经验迭代,有效发展空间观念。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述情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236例住院脑卒中病人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6例脑卒中病人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为(65.31±9.21)分,≥61分者160例(67.80%),自我调节疲劳总分为(45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共同诉讼标的系必要共同诉讼的判定标准,其实体法在于对案件的实体结果必须做统一判决,即需要合一确定。必要共同诉讼以是否需要全体当事人全部参加诉讼作为标准,可分为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在必须做统一判决的前提下,"共同诉讼标的"不应仅限于指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的同一或共同,还应包括"生活事实、纠纷事实"的共通。在股权转让交易中,存在转让方虽为复数,但是根据交易目的其持有的
量刑因果关系究竟是指何种意义上的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学界存在“作用力大小说”“危害后果严重程度说”“非构成要件结果严重程度说”“其他刑事责任影响因素说”的理论分歧。量刑因果关系作为在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大小和刑罚轻重的一种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应当是指在一个具体案件中行为人所实施的具有构成要件意义的实行行为对规范保护目的范围内的实际损害结果作用力的大小。量刑因果关系属于酌定量刑情节,
在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也使得与数字信息相关的管理工作得到充分优化,档案管理便是如此,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其工作烦琐程度得到减轻,但仍然会面临许多阻碍,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相关程序,以发挥其最大效用。此外,还需相关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专业管理能力,通过相应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循环性能优异、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能有保障等诸多优势而备受青睐。磷酸铁锂电池循环曲线的特点是前面衰减很快,到中后期变得平缓。为了挖掘磷酸铁锂电池更长寿命的潜在能力,以磷酸铁锂/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对衰减较快的前期循环进行了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建议。与三元类(NCM)电芯比较,正极材料的首效差异造成磷酸铁锂材料循环衰减快于三元材料,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全球重要的研究重点之一是用硬碳、活性炭、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多孔碳和碳纤维等其他碳材料替代锂离子电池的石墨阳极。虽然与石墨相比,这种材料已经表现出更好的储锂电化学性能,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碳材料结构中加入杂原子(例如氮),提高其作为锂离子负极时的电化学性能。在本篇综述论文中,我们首先描述了氮掺杂如何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产生积极影响,并在各种碳材料中举例说明了氮掺杂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