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变学习视角下退休老年人角色转型的研究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发展为中度老龄化。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退休老年人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帮助退休老年人适应角色转型。退休老年人在角色转型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适,会产生无所适从的茫然、价值感贬低的失落以及无所作为的烦躁等消极情绪。质变学习理论能够为成人学习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在退休老年人角色转型的过程中帮助其认识自我并克服角色困境。基于此,本研究以质变学习视角下退休老年人角色转型为核心,采用叙事探究法,选取了5位从不同岗位退休的老年人,通过长时间的深入访谈收集原始访谈资料,借助自下而上的线性文本分析方式,以“内容——类别”、“整体——部分”为策略模式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加工与阐释,研究结果发现:首先,质变学习视角下退休老年人的角色转型主要包含四个阶段:第一,在角色困境中,退休老人会滋生相应的学习需求;第二,通过批判性反思确立的学习目标推动角色期待产生;第三,在角色调适过程中退休老年人会重新规划并行动,并制定学习策略;第四,在角色重塑的过程中产生新角色,并构建学习意义。其次,退休老年人角色转型中的质变学习呈现出五大特点:第一,退休老人拥有丰富而宝贵的工作经验与生活经验,在角色转型中他们的质变学习具经验性;第二,在角色转型中退休老人会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形成新观念;第三,在退休老人角色转型中,质变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生成新知识、获取新技能、转变新观念,生成性特点明显;第四,角色转型过程中退休老人与他人交往获得新知识,学习呈现出情境性的特点;第五,退休老人在学习中十分注重情感体验,他们会更多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最后,退休老年人角色转型中质变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初始的困境中,学习需求不明确;第二,在探索过程中由于批判性反思不透彻,容易与实践相脱节;第三,在规划与行动过程中,无法正确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第四,在角色形成的过程中,对角色的理解不到位,学习意义不够明确等。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为更好发挥质变学习的理论价值,推动退休老年人实现积极转型,本研究从个人和外部视角提出以下策略:从退休老人个人角度来看,首先,应关注自身学习需求,精准的需求定位有利于针对性克服角色困境;其次,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推动进行反思学习;再次,选择多样化策略,从更好地制定计划并开展行动;最后,发展交互学习,积极“走出去”发现探索新角色的意义。从外部视角来看:一方面,社会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大老年学习组织应针对退休老人质变学习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另一方面,作为退休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家人要对退休老人的学习持支持态度,给予关爱,帮助他们进行质变学习从而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型。
其他文献
受自然界中有机生物体固有自愈合特性的启发,近些年来基于物理或化学策略合成的仿生智能自修复材料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且可以有效延长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由于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会迅速扩展成为宏观裂缝而难以修复,因此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发展无需任何外界刺激辅助的室温快速高效自修复体系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对不同类型自修复材料的内在修复机理进行系统地探究以及合适的调控,成功制备得到多种可室温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任务的类型与目的愈加丰富,航天活动的范围日益阔大。按照航天器与地球的距离,大致可将其分为地球附近的航天活动、地月空间的探测以及行星际的深空探测等几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中各选取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1.本文研究了地球附近空间电推进系统多圈轨道转移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分析方法来求解与优化电推进轨道转移,降低转移轨道所需的时间与燃料消耗。本文采用春分点根数作为航天器的
硫化铜(Cu2-xS,0≤x≤1)纳米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由金属硫族化合物组成的无机纳米材料,具有较强的近红外吸收和优异的光热、光电性能,而且生物相容性好、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高,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然而目前发展的Cu2-xS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以下不足:(1)单独使用Cu2-xS的光热效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效果有限,导致肿瘤在治疗后容易出现转移和复发;(2)基于C
近几十年来,尽管OSCC治疗理念不断改进,其5年生存率依然不足60%。局部区域复发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准确评估OSCC外科切缘和淋巴结状态是减少局部区域复发的重要举措。尽管术后病理检查是评估OSCC外科切缘和区域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但是受限于取材、工作量等因素,病理检查存在假阴性可能。随着技术发展,NIR成像和Micro-CT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基于ICG?的NIR成像可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纳米孔技术作为单分子检测技术的重要一员,因其免标记、免放大、高灵敏度、实时识别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生物纳米孔是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纳米孔,由于具有原子精确的结构重现性、易于大量制备以及同许多生物学上重要分析物分子尺度相似的孔径等优势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青睐。1996 年,Kasianowicz 等人率先使用天然的 α-溶血素(alpha-hemolysin,α-HL)生物纳米孔表
全球气候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很多方面的挑战:例如,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未来这种变化将具有怎样的特征,特别在与人类生存环境直接相关的海平面的上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多等方面。人类如何应对这种气候变化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设计和进行的。我们试图在两个不同却又互相交织的学科上获取新的理解:(1)气候变化本身;(2)这种气候变化
固体材料的热传导现象是其内部电子、声子等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宏观体现。材料的热导率一方面反映晶格的特性,另一方面反映微结构对传热粒子的影响。氧化物体系具有丰富的结构自由度,是研究材料性质与结构关系的良好平台。近年来,时域热反射谱(TDTR)等热学表征方法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测量尺寸为毫米量级的氧化物单晶的热导率成为了可能。本文中,通过TDTR法对几种典型结构(包括层状结构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单晶材料的热
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噪声问题是直喷式内燃机整机噪声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直喷式内燃机燃烧噪声的诊断分析与仿真优化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首先,对某型直喷式柴油机进行了燃烧噪声优化试验研究,选取了符合排放和性能指标的喷油参数进行调节,并进行了试验测试流程设计。分别得到了单变量轨压、主喷角、预喷间隔、预喷油量的优化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版正交试验多变量优化设计及实施,
半导体混合卤素钙钛矿材料在可见光波段具有优异的吸收系数和带隙能量可调的性质,因此这种材料在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在太阳电池和发光器件等应用领域有所突破。然而当其在持续的光照情况下,会产生富溴和富碘的区域,后者较小的带隙能量会导致太阳电池开路电压的降低或发光二极管荧光的红移。为了推动混合卤素钙钛矿材料在上述光电器件中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们有必要理解这种卤素相分离的机制并进而设计出合适的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具有开态导通电流大、关态阻断电压高、开关速度快、能量损耗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能转换领域,在手机快充、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方向有重要潜在应用。相比于传统肖特基栅结构,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栅结构的HEMT器件栅极漏电更低,栅压摆幅更大,成为优选结构之一。MOCVD原位生长介质层具有生长温度更高、介质层更加致密的特点,同时可以避免非原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