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与小细胞肺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g2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低钠血症组和对照组、血钠各严重程度组、血钠纠正组及钠未纠正组患者各组临床指标的差异,统计分析低钠血症与小细胞肺癌(SCLC)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指导SCLC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1.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01月至2019年01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500例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2020年01月,获得完整随访者的数据465例。统计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Gender)、年龄(Age)、有无吸烟、体重指数(BMI)、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尿酸(UA)、L-γ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NM分期、血小板(PLT)、丙氨酸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白蛋白(ALB)、远处转移、有无胸腔积液、有无放射治疗。2.按确诊SCLC时的基线血清钠值分为低钠血症组(n=232)和对照组(n=233)。根据病程中最低血钠值分成血钠正常组(n=181)、轻度低钠组(n=113)、中度低钠组(n=80)、重度低钠组(n=91)四个亚组;经过一线化疗一周期后再分为钠纠正组(n=77)及钠未纠正组(n=388)两个亚组。3.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低钠血症与SCLC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哪些临床指标是SCLC合并低钠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SCLC合并低钠组在NSE、Pro GRP、NEUT%、Hb、AST、GGT、ALP、Cr、UA、有无胸腔积液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血钠正常、轻、中、重组之间进行比较,性别、是否吸烟、NSE、Pro GRP、NEUT%、Hb、LDH、Cr、UA、有无胸腔积液方面,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一线化疗后钠纠正组与钠未纠正组比较,在NEUT%、Cr、UA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NSE、NEUT%、ALT、AST、LDH、UA、是否胸腔积液是SCLC合并低钠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SCLC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时可能同时存在以AST、GGT、ALP为主的肝功能、以Cr、UA为主的肾功能、以NEUT%、Hb为主的血常规、以NSE、Pro GRP为主的肿瘤标志物等多种生化指标异常。2.在治疗过程中以NSE、Pro GRP为主的肿瘤标志物、以NEUT%、Hb为主的血常规、以Cr、UA为主的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会随低钠血症严重程度而恶化。3.临床指标NEUT%、Cr、UA会随低钠血症的恢复而明显恢复,余指标数量上有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4.回顾性分析显示NSE、NEUT%、ALT、AST、LDH、UA等生化指标与SCLC合并低钠血症存在相关性,需进一步设计前瞻性研究佐证其相关性,为识别、治疗低钠血症提供更多依据,进而优化SCLC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碳酸酐酶Ⅸ蛋白与多种肿瘤如头颈部肿瘤的进展和生存有关。但肾细胞癌是个例外。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文献,RCC中CAⅨ的预后价值在之前与患者的生存有关。本研究旨在纠正先前的结论。方法:本研究已在PROSPERO(CRD42020160181)注册。对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检索,以检索到2019年12月之前的原始研究。共回顾了27项研究,包
目的:检测错配修复缺陷、PD-1和PD-L1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三者与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存档石蜡标本102例,查阅并记录相应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等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指南将乳腺癌分为4种亚型,其中Luminal A型26例,L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OX2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年龄、绝经状态、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评估病情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治疗的7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及术后标本,年龄35~65岁。所有患者合并症
目的:1、研究中心体分离相关激酶2(never in mitosis gene A related kinase-2,NEK2)、抑癌基因P53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分析NEK2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3、分析宫颈癌组织中NEK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联合化疗方案与传统化疗方案在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血液内科收治96例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接受DAC联合化疗方案(联合IA/DA 27例;联合CAG 31例),38例患者接受传统化疗方案(IA/DA 23例、CAG 15例)。对比两组的疗效、不良事
目的:本文收集了我院35例1型胃ECL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等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1型ECL-NE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数目、形态、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分类、血清学相关抗体等方面的信息。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其特征。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
目的:初步评价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一线化疗失败后ESC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影响研究方案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方法: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从2016年11月开始至2019年4月,共有15名至少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ESCC患者入组。患者接受阿帕替尼(250-500mg,1次/日)联合替吉奥(40-60mg,基于体表面积计算,2次/日)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疾
目的:分析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初诊的老年DLBCL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生物学特征与完全缓解(CR)率之间的关系,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相关因素。结果:1.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共确诊137例老年DLBCL
背景:目前,已有不少文献报道治疗前PLT、MPV、PDW对CRC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但结论尚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评估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MLHI、MSH2、MSH6、PMS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一2020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术后,病理科确诊的314例结肠癌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314例结肠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的表达水平;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对患者性别、患者年龄、肿物最大径、肿物的部位、分化的程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