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智能系泊机械臂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码头系泊方式并未随着港口设施的进步和船舶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为了有效减少码头系泊事故的发生以及适应未来智慧港口的发展趋势,新型的智能系泊系统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新型的智能机械臂式的系泊装置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相关理论,运用D-H法对系泊机械臂进行空间描述,利用齐次矩阵推导出机械臂运动学方程,分析了系泊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和机械臂末端可到达的位姿情况,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次,根据系泊机械臂的工作特点,对在码头系泊的船体进行研究,分析系泊状态下的船体所受波浪载荷,以及对船体系泊时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在软件中通过建模并设置环境载荷,实现工作船系泊状态下的时域分析,得到码头系泊时船体运动响应曲线和受力情况。最后,介绍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依据拉格朗日法完成对系泊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在三维软件中对系泊装置进行建模,并在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中,通过将系泊分析时船体重心的运动数据作为驱动条件,实现机械臂的逆运动学仿真,获取机械臂关节运动轨迹,然后依据波浪载荷条件,实现系泊机械臂的动力学仿真,得到各关节的驱动力矩曲线,为进行系泊机械臂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小分子荧光探针不仅合成简便,且识别基团多种多样,生物毒性低,细胞穿透性好等都是其突出优点,常常结合荧光共聚焦成像技术用于生物活性物质、阴阳离子以及粘度等生物微环境因素的检测。但由于活性物质的反应活性较高且存在寿命较短,也为检测带来了挑战。因此要设计合成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的生物活性物质荧光探针,同时提高探针的稳定性和光谱多样性以及细胞器定位能力。目前对于罗丹明类粘度探针的报道微乎其微,因此设计合成性
结构型表面因其表面所存在的特殊织构,使其自身具备了一定的疏水、减阻和润滑等特殊功能。在微结构制造领域,振动辅助加工技术这种能够快速、方便、经济地制造出微结构表面的方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切削加工而言,切削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参数指标,可以直观地从侧面反映振动辅助铣削的切削特性,而加工参数和振动参数是影响切削力的关键因素。为探究不同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三维振动辅助加工平台,
肿瘤标志物(CA125)是检测卵巢癌的“黄金标准”。因此,具备电极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和选择性高等诸多优势的CA125免疫传感器,在卵巢癌的筛查和诊断等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出一种基于金-垂直石墨烯(Au-VG)/TiO2的电极,用于构建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在氧化还原双路径中,对血清中CA125进行微量检测。该传感体系中,Au-VG/TiO2电极用作信号放大平台,胞嘧啶(Cy
随着国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输送流体介质的管道逐渐大规模铺设,输送管道的泄漏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当输送管道泄漏时,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封堵设备对泄漏处进行封堵作业,危险性极高,因此研制一种带有封堵能力的管道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完成泄漏管道封堵作业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关于管道封堵机器人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流体介质输送管道发生泄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油气管道泄漏的封堵机器人
打磨抛光是陶瓷工件表面质量能否投入使用之前的最后一道重要手续,在当下市场中,人力手工打磨的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效率低下。本文针对卫浴陶瓷进行抛光工艺,引入新松打磨机器人作为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化抛光打磨,设计了一套基于力位混合控制恒力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针对该套系统,我们主要从工艺参数、控制策略、轨迹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研究,依据理论加实验的方式逐步完善了机器人打磨系统。首先工艺参数方面,通过Pr
近年来,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国内工业化程度及智能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当前,磨抛行业正逐渐摒弃传统手工打磨方式,辅以基于视觉技术定位的机器人向自动化作业迈进,但实际车间中恶劣的钻铣研磨环境易干扰计算机视觉系统或工业应用设备,如空气中悬浮聚集的金属粉尘及光照不均等导致焊缝成像质量降低,焊缝目标轮廓及与背景母材分界不清晰,致使检测精度及速率仍难以满足工业需求。为助力焊缝磨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工业级产品制造领域的发展迫切需要更高效、更精确的三维测量技术,双目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在工业级产品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双目结构光系统的精度受限于相位解包裹的相位精度问题,以及当被测物体形貌结构复杂时,因双目相机视野的局限性,会导致得到的三维点云数据缺失严重,因此提高双目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精度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建立相机几何模型,研
响应国家政策提出的低碳社区、智慧社区等模式的号召,浙江省于2019年提出“未来社区”建设模式,国内部分省市也积极摸索推广该建设模式,标志着我国未来社区建设即将进入热潮期。但我国未来社区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不高,导致其管理碎片化程度高、人员配置不均、业主需求模糊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其项目管理效率及成果质量。随着未来社区项目集群式发展趋势,传统组织模式已无法满足其管理需求,建立集成度高的组织模式成为
充分认识和了解波浪要素是人类进行海洋与海岸水动力基础研究的必要条件,而波高和周期等基本波要素作为重要的波浪观测参数,紧密关联着海岸工程的建设,因此,为其研究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大比尺波浪水槽实验平台开发了一款基于图像分割的波面实时测量系统,并将其封装成可应用软件。文章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第一,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布置了实验环境。阐述了研究所用的图像分割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