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营养指数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中的价值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07月至2019年06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4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5例,女69例;年龄30-90岁;术前合并高血压29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肠梗阻22例;术前行放疗4例,行化疗6例;肿瘤距肛缘距离≤7cm 35例,>7cm 109例;手术时间≥4h 57例,<4h 87例;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21例,中分化115例,高分化8例;TNM分期:I期23例,II期62例,III期45例,IV期14例。将其分为吻合口瘘组和非吻合口瘘组,多因素分析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探究术后第3天的PNI值预测吻合口瘘发生的价值,统计学软件为SPSS(25.0版)。结果:在144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有13例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0%,无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吻合口瘘的发生与肿瘤距肛缘距离≤7cm(P<0.001)、术前放疗(P=0.041)、化疗(P=0.010)、手术时间(P=0.022)有关,且随着术后第3天PNI值的降低,NLR值的升高,吻合口瘘发生率增加(P<0.05);术后第3天的PNI、NLR单独预测吻合口瘘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0.811,截断值分别为34.02、12.01,P<0.05。结论:术后第3天的PNI及NLR检测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与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相比,手术或者药物治疗是否降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尚存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文献探讨了PA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但尚无研究对这些证据加以整理及meta分析。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此项Meta分析。方法:我们在Pub Med,Embase and Cochrane图书馆库筛选了截止2019年8月31日的研究。
目的探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1~2枚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的转移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SLN 1~2枚阳性并行腋窝清扫的38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383例SLN 1~
目的:明确治疗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8月到2019年4月共268例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标准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促甲状腺激素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
目的解剖变异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CRS与解剖变异频率的相关性,并且探究了鼻息肉(Nasal polyps,NP)与解剖变异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更加合理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281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CRS患者160例,无鼻窦疾病患者对照组共121例。分别统计其人口学信息
随着二胎政策出台,二胎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家庭向二胎家庭转变的过程中,包含着多个角色转变,父母承担的责任任务更重,独生子女变为长子女,得到的关爱要分一为二,在多种原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下,有部分长子女会出现心理困境。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关于二胎家庭相关问题及二胎家庭长子女心理困境的文献,了解国内在二胎政策实施后,部分二胎家庭中的长子女存在的心理困境以及出现心理困境的原因。在实践中进行走访了解到需要介
目的:分析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 MPL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究其外科治疗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01月01日在我院经手术切除确诊s MPLC患者共118例,统计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中共有265个原发病灶,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96.2%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IB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研究IB期肺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同时探究术后辅助化疗与术后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IB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通过随访获得相关临床数据。通过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根据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共28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前路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或者半椎体切除融合术,14例)、后路组(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10例)、联合入路组(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系统评价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长、神经功能评分、疼痛评分、颈椎影像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前路组与后路
目的:分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探索影响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妇科收治的47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依据FIGO 2018新分期系统进行重新分期,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辅助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检验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背景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标准包括乳腺癌手术、局部放疗、全身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化疗对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作用已被证实。但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从而造成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致使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降低。相对剂量强度(RDI)是衡量和监测化疗质量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是指实际化疗剂量强度与标准(参考)剂量强度的比值。一些临床试验也研究了化疗相对剂量强度与临床结局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