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禄丰盆地早侏罗世基干蜥脚型类恐龙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禄丰盆地是中国最主要的早侏罗世恐龙化石产地,大量基干蜥脚型类标本的发现(Sauropodomprpha)为研究该类群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详细研究了产于禄丰盆地的基干蜥脚型类新属种——程氏星宿龙(Xingxiulong chengi),并对过去已命名但有争议的材料进行了厘定。在此基础上分析禄丰盆地基干蜥脚型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对基干蜥脚型类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恐龙的早期演化机制以及后期蜥脚类恐龙的起源与巨大化问题。程氏星宿龙的标本包括三具埋藏在一起的部分骨架,彼此可相互补充,共同代表了一个几乎完整保存的基干蜥脚型类新属种。程氏星宿龙的自有裔征包括:后部背椎神经棘顶部具有横向扩展的板状顶;发育四个荐椎;髂骨后髋臼突的腹缘强烈凹陷;耻骨的耻骨板相对于耻骨裙延长,约占耻骨总长的40%;胫骨远端的后外侧突相对于前外侧突更窄,且更向外侧和远端延伸;距骨的背后侧缘具有一个中央凸缘;第V蹠骨具有强烈膨大的近端。尽管其它形态特征都相对较原始,星宿龙所具有的四个荐椎、粗壮的肩胛骨以及延长的耻骨板都与进步的蜥脚形类(Sauropodiformes)乃至蜥脚类(Sauropoda)更相似,表明基干蜥脚形类早期的演化历史比之前所认为的更复杂。报道于1941年的中国“兀龙”(“Gyposaurus”sinensis)代表了禄丰典型的存疑属种,其分类位置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目前保存的中国“兀龙”正模,对其进行了再研究。未愈合的背椎以及腓骨骨组织学研究都表明中国“兀龙”处于个体发育的幼年阶段,同时其骨骼形态与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非常相似。此外,本文通过形态学的证据对巨型禄丰龙(Lufengosaurus magnus)正模的分类位置进行了讨论,认为巨型禄丰龙和许氏禄丰龙在骨骼形态上具有较多的差异,而和新洼金山龙(Jingshanosaurus xinwaensis)更相似。为确定基干蜥脚型类各属种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由56个分类单元、356个特征组成的数据矩阵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并分别尝试将程氏星宿龙单独以及与中国“兀龙”共同放入矩阵以比较结果异同。严格合意树的解析度较差,可能是由于基干蜥脚型类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趋同特征的存在导致,减数合意树显示程氏星宿龙属于最基干的蜥脚形类之一,表明禄丰的基干蜥脚型类存在以禄丰龙为代表的大椎龙科及以星宿龙、金山龙和云南龙为代表的基干蜥脚形类两大演化分支,而中国“兀龙”则与许氏禄丰龙的关系较近,这也与两者具有相似的形态相符,说明它们很可能是同物异名的关系。
其他文献
以南瓜自交系北观(Cucurbita maxima)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L16(4^5)优化南瓜MSAP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第一步最佳酶切时间2 h,HapⅡ(HpaⅡ,MspⅠ)用量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的调试工作技术性问题比较多,需要充分掌握其核心专业内容。调试技术人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必须做到概念正确、条理清晰、工艺熟悉,能够正确地及时处理现场
目的:观察化疗药物阿糖胞苷作用下姜黄素是否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产生自噬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G1a细胞,透射电镜观察不用药物处理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在6月15日于上海召开的'聚焦高端芯片、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集群'高峰论坛上,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沈伟国在致辞中表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将发挥资
目的观察β-石竹烯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对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设假手术组、模型组、β-石竹烯组(
<正>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模式。它尽管有能加速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优越之处,但
在综合体现数控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基于自主开发的建筑模型数控系统,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对研究生现代数控系统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研究生课程
应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等化探方法圈出金异常区,采用地化剖面测量、异常检查、分析化验等勘探方法和手段,初步查明矿(化)体形态、产状、延伸及品位变化情况;了解矿石的化学
板桥-北大港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段,研究区北邻沧县隆起,西接沈青庄凸起,南跨北大港潜山构造带,东为板桥生油凹陷主体区,为一典型北断南超箕状断陷。古近系沙河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