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神经密度可视化及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NP41对前列腺癌自主神经靶向性的实验研究目的:探究神经多肽41(nerve peptide 41,NP41)对小鼠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原位移植瘤模型自主神经的靶向性,评价NP41在PCa神经密度可视化中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通过构建Bal b/c Nude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自主神经标志物(TH、VACh T、NF-H、NF-L)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a自主神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PCa组织和正常前列腺组织NP41的靶点,层粘连蛋白(laminins,Lam)的表达水平。合成Cy7-NP41并进行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FLI)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质谱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激发和发射光谱检测、血清稳定性及细胞毒性等表征分析。通过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在活体水平采用IVIS Spectrum成像系统进行FLI,在离体组织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将自主神经神经标志物(TH、VACh T、NF-H、NF-L)、Lam不同亚型(Lamα4、Lamβ2、Lamα2、Lamβ1、Lamγ1)与NP41进行共定位成像,进一步验证NP41对PCa自主神经的靶向性。结果:成功构建Bal b/c Nude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TH、VACh T、NF-H、NF-L四种神经标志物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PCa自主神经分布。WB定性和定量的结果表明PCa组织的Lam表达水平增高,其表达量明显高于小鼠正常的前列腺组织。FLI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质谱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激发和发射光谱检测、血清稳定性及细胞毒性等表征证实了成功合成Cy7-NP41。在活体层面,FLI揭示了Cy7-NP41对小鼠PCa原位移植瘤自主神经的靶向性优于单纯Cy7。在离体组织层面,免疫荧光揭示了自主神经神经标志物(TH、VACh T、NF-H、NF-L)、Lam不同亚型(Lamα4、Lamβ2、Lamα2、Lamβ1、Lamγ1)与NP41能够很好地进行共定位,提示NP41可以特异性地靶向PCa内的神经,揭示了其在显示PCa神经分布的应用潜力。结论:成功构建的小鼠PCa原位移植瘤具有丰富的自主神经分布。PCa组织中Lam的表达水平增高。利用Cy7-NP41,通过FLI并联合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活体层面和离体组织层面显示了NP41对PCa自主神经有很好地靶向性,可以增强PCa神经密度可视化的特异性。第二部分PSN NPs介导的前列腺癌神经密度磁共振成像和磁粒子成像目的:研制具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磁粒子成像(magnetic particle imaging,MPI)信号,且能特异性靶向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自主神经的分子探针PSN NPs。利用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在PSN NPs介导下通过MRI和MPI观察成像特点,结合组织学验证PSN NPs能实现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PCa神经密度可视化。材料与方法: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 NPs)基础上通过偶联神经多肽41(nerve peptide 41,NP41)和负载普萘洛尔,合成PSN NPs,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马尔文粒度仪、Zeta电位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MRI、MPI、振动样本磁强计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表征分析。构建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成2组,尾静脉注射有偶联NP41的PSN NPs(实验组)和没有偶联NP41的PS NPs(对照组),并在不同时间点行MRI和MPI扫描,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组小鼠PCa原位移植瘤MRI和MPI的成像差异。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检测两组小鼠前列腺肿瘤、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主要器官的PSN NPs和PS NPs的分布。结果:通过系列表征证明了成功合成具有MRI和MPI信号且偶联NP41、负载普萘洛尔的分子探针PSN NPs。PSN NPs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且具有较高的NP41的偶联率和普萘洛尔的负载量。PSN NPs具有超顺磁性,具有良好的MRI和MPI信号。PSN NPs组(实验组)小鼠PCa原位移植瘤的MRI和MPI信号强度明显高于PS NPs组(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肿瘤/正常组织比值(tumor/normal tissue ratio,TNR)和MPI信号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PSN NPs在PCa中的富集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小鼠的肝脏和脾脏有不同程度的PSN NPs和PS NPs聚集,肾脏无明显PSN NPs和PS NPs聚集。结论:成功研制了能特异性靶向PCa自主神经的分子探针,PSN NPs。通过PSN NPs介导的MRI和MPI能在活体层面实现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PCa神经密度可视化。第三部分PSN NPs联合磁共振成像和磁粒子成像在评估前列腺癌神经密度中的应用目的:探讨PSN NPs介导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磁粒子成像(magnetic particle imaging,MPI)能否鉴别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高、低神经密度分布,探究MRI和MPI信号与PCa的神经密度和侵袭性的相关性,为靶向PCa神经微环境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为小鼠高、低神经密度的PCa原位移植瘤模型。模型的构建具体是通过磷酸盐缓冲盐水(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或假手术(sham-operated)方式构建具有高神经密度分布的PCa原位移植瘤(PBS组和sham-operated组),通过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或双侧腹下神经切除术(surgical HGNx)方式构建具有低神经密度分布的PCa原位移植瘤(6OHDA组和surgical HGNx组),并通过生物发光成像(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和组织学方法(PCa组织的自主神经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Ki-67免疫组化染色)验证模型成功构建。小鼠高、低神经密度PCa原位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后,通过尾静脉注射PSN NPs(6mg/kg)进行MRI和MPI扫描成像,观察PSN NPs在不同分组的PCa区域的富集情况。通过非配对t检验比较PCa的高神经密度组和低神经密度组之间的MRI信号和MPI信号强度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MRI和MPI信号与小鼠高、低神经密度PCa原位移植瘤的神经密度(TH、VACh T、NF-H和NF-L)及侵袭性(Ki-67指数)的相关性。利用FLI进一步验证PSN NPs有助于区分PCa的高、低神经密度分布。结果:通过药物和手术干预的方式成功构建了小鼠高、低神经密度PCa原位移植瘤模型,充分模拟了PCa神经微环境。不同分组的小鼠高、低神经密度PCa原位移植瘤模型尾静脉注射PSN NPs后,对MRI和MPI图像定性和定量分析都显示出PCa的高神经密度组和低神经密度组之间的TNR和MPI信号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MRI和MPI信号强度与不同分组的PCa原位移植瘤的神经密度及Ki-67指数的相关性,都显示出TNR与神经密度及Ki-67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MPI的信号强度与神经密度及Ki-67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说明了PCa神经密度的MRI和MPI信号强度与PCa的神经密度和侵袭性明显相关。结论:PSN NPs介导的MRI和MPI有助于在活体层面评估PCa高、低神经密度分布及侵袭性,在PCa的临床诊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四部分PSN NPs介导的前列腺癌靶向治疗目的:评估负载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的PSN NPs介导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靶向治疗的效果,提升PSN NPs的有效性和应用范围,为PCa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手段。材料与方法:构建Bal b/c Nude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的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在10天后,随机分为PBS组、SN NPs组、P组、PSN NPs组,分别给予不同分组的小鼠PBS、SN NPs、P、PSN NPs的治疗,每周2次,共3周。通过BLI、体重的监测及生存时间的观察以评估PBS组、SN NPs组、普萘洛尔组和PSN NPs组小鼠PCa原位移植瘤的进展及有无转移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的检测值。在治疗的第45天,检测并评估PBS组、SN NPs组、普萘洛尔组和PSN NPs组的肿瘤组织和转移的淋巴结的大体标本、H&E染色和肿瘤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BS组、SN NPs组、普萘洛尔组和PSN NPs组小鼠PCa原位移植瘤模型治疗后肿瘤的神经密度、层粘连蛋白(laminin,Lam)密度和Ki-67指数。通过检测小鼠的正常器官的生化功能指标、H&E染色组织形态、神经功能和神经标志物表达,以评估PSN NPs对小鼠的急性期、亚慢性期和慢性期的全身毒副作用。组间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之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BLI定性和定量分析、体重的监测、生存曲线、肿瘤组织和转移的淋巴结的大体标本、H&E染色和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分析等方式对PBS组、SN NPs组、普萘洛尔组和PSN NPs组的小鼠PCa原位移植瘤的进展进行评估,明确了PSN NPs对PCa进展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PSN NPs使PCa原位移植瘤的小鼠的存活率提高到83.3%,PCa组织的神经密度、Lam密度和Ki-67指数降低2倍以上。PSN NPs治疗后,小鼠的主要器官的重要血生化指标和组织形态在急性期、亚慢性期或慢性期都未见异常,正常组织的神经功能和神经标志物的表达未受影响。结论:PSN NPs能够靶向递送普萘洛尔至PCa神经微环境,对PCa进行靶向治疗,抑制PCa的进展。PSN NPs不仅对正常组织无毒性作用,也对正常组织的神经功能和神经标志物的表达无副作用,为PCa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影响弧焊机器人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针对下料方法、金属切割、机器人定位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替代部分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20 000只280日龄蛋鸡,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 000只蛋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以2%发酵中药等量替代基础日粮。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鸡蛋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重量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
N-糖基化作为蛋白质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广泛参与包括增殖生长、信号传导、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重要生理活动。N-聚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是蛋白质N-糖基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研究表明N-聚糖具有微观不均一性、结构多样性以及动态变化等特性,不利于直接进行分析研究,因此需要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将N-糖基化样品高效的、特异性的释放分离和富集标记。研究报道,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可以有效应用于聚糖的释
飞秒激光具有脉宽窄、峰值功率高等优点,在医学、高精度测量和传感、激光微加工、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获得超短脉冲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在光纤激光腔内插入可饱和吸收体。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在锁模激光领域的成功应用,大大推动了超快激光的发展。但是碳纳米管材料对于锁模波长具有选择性,而单层石墨烯的调制深度很低,多层石墨烯又会引入较大的插入损耗。为此,人们致力于研究其他具有优异光电性质的纳米材料,继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调控和测量量子物理体系的量子态,实现远超经典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量子信息技术的实现通常涉及到量子态的高精度的制备,操控和读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准确测量量子系统的量子态是实现和检验量子信息过程的必要手段。在量子信息中,量子系统的量子态通常通过量子态层析的方法确定。量子态层析是指利用对量子系统进行的一系列量子测量获得的数据来重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可以改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症,但对于电针刺激(Elecroacupuncture,EA)在慢性结肠炎模型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部分内容主要探究电针刺激在DSS诱导的慢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探讨电针是否可以通过保护肠道屏障改善慢性结肠炎症。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nano-TiO2)是一类重要的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环境治理、建材以及涂料等领域。大规模的生产与应用使得nano-TiO2的安全性关注日益增加,尤其是在长波紫外线(UVA,320~400 nm)的催化下,具有光化学活性的n
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也为工业生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焊接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加工措施,其对于最终的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过机器人智能焊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也能够展开自动化的管理控制,大幅度降低各类问题的发生几率。因此,文章首先对机器人焊接系统的基本概述加以明确;其次,对机器人智能焊接技术的意义与研究进展
随着数字化焊接机器人进入工厂,采用传统人工监督的方式逐渐不能满足对设备的监控管理需求。一些采用“多机器人厂商、中小生产规模”为生产模式的企业,需要一个低成本、高适配性的平台,统一管理现场各种焊接机器人。针对上述需求设计了机器人管控系统,系统可分为通信模块和设备管控模块。其中,通信模块采用C/S架构开发,通过Netty框架搭建NIO服务器接收实时数据,开发的基础通信框架能够适配多种通信协议,接入不同
为保证焊接机器人视觉系统精确运行,综合各标定方法对系统中所涉及坐标系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标定。对相机进行标定,确定相机内外参数矩阵;进行机器人手眼标定,用于确定视觉系统中相机坐标系(CC)与机器人末端坐标系(CE)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机器人工具坐标系标定,确定机器人工具坐标系(CT)与机器人基座坐标系(CB)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各标定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