滆湖水质综合评价与模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w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滆湖水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对滆湖周边区域水文和水质资料的搜集及其水环境调查,并围绕着目前水环境保护和规划管理的两大重要任务——水质评价和水质预测,对滆湖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有: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滆湖四个湖区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0年间,滆湖的水质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滆湖北区、太滆河口区和滆湖南区的水质在夏季较差,而在秋冬季则相对较好些,基本处于Ⅲ到Ⅳ类标准。然而,北干河口区的水质变化与其它三个湖区完全相反,这可能与滆湖周边的污染源、渔业养殖和降雨量有关;2001~2009年间,从空间上看,滆湖北区的水质相对其他三个湖区来说是最差的,这是由该湖区周边入湖河道及工农业的分布情况所导致的。从时间上看,整个湖体水质呈V字变化,在前五年间,各湖区的水质急剧下降,特别是在2005年,各湖区水质已下降到极限值(超过Ⅴ类标准),然而在2006年,由于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总体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基本处于处于Ⅲ类。在后三年间,虽然各湖区水质比之前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缓慢恶化趋势。   根据滆湖相关资料,对其近年来(2001~2009年)的主要水质指标、水质类别、富营养化程度、水草生长状况以及底泥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各湖区水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滆湖北区的总体水质相对较差些,营养度更高,水草退化最快;从时间上看,在2001~2005年间,滆湖NH4+-N、TN、TP和CODMn等重要指标值不断上升,富营养化程度加深,水草逐步被藻类所取代,底泥深度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5年,其总体水质基本超过Ⅴ类标准;在2006~2009年间,由于采取了相应控制措施,其水质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缓慢恶化的趋势。   在分析了滆湖水环境变化情况之后,根据分析结果,找出滆湖水体自净能力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入湖污染负荷的增加、渔业养殖规模的扩大、沉积物的积累、动物牧食和水草的退化。   最后运用WASP7水质模型对滆湖水体进行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较客观地研究湖域污染物浓度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通过对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参数溶解有机氮的矿化速率K71的灵敏度最高,其次为溶解有机磷的矿化速率K83,而参数硝化速率K12和20℃时CBOD降解速率Kd对水质模拟的影响均较小;从2015年的预测值看出,滆湖各湖区在该年的水质非常差,各指标预测值均较高,特别是TN,其值已超过Ⅴ类标准,严重威胁着滆湖周区的用水安全。
其他文献
导电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融雪化冰、地面辐射采暖、电磁屏蔽、钢筋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混凝土发展方向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发展领域。本文利用纳米导
本文以无焊接工艺孔梁柱节点、115mm扩大型工艺孔节点及普通工艺孔节点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可以调入自编子程序DFLUX的ABAQUS对三种节点进行焊接残余应力分析;其次在残余应力场
随着工程建设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RPC)因其具有物理力学性能优异、耐久性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成为土木工程材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提高RPC材料的抗弯性能、抗疲劳性能及冲击韧性,在RPC基材中掺入各种纤维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制备了一种复合掺入钢纤维和SMA纤维的RPC增韧材料,并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试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重金属废水污染日趋严重,为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其中含铬废水排放量大,毒性高,如何对含铬废水进行合理处置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分别对铁屑处理法,铁炭内电解法,超声/铁炭内电解联用法处理含Cr(VI)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单因素试验、响应曲面优化分析,并对铁炭内电解法处理Cr(VI)的过程进行了物质浓度变化分析,铁屑表面分析,铁屑和炭屑重复利用分析及反应动力学
学位
群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机理很复杂,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解答。对于管桩基础水平承载性状的研究更少,为了阐明高承台管桩的水平承载机理,本文致力于以高承台PHC管桩基
本文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成都中航国际广场大厦进行了较全面的静力和动力分析。根据该大厦结构设计资料及结构特点选择及建立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ANSYS分析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所以对于地下结构的抗震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就特定的地下结构建立相应的结构模型,运用弹性动力学理论进行
含铁、锰的地下水同时受到氨氮和有机物等的污染,形成比较复杂的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在我国,地下水的这种污染正日益加重。因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处理的主要任务也随之转向
学位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作为主要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污染已由简单的铁锰污染,发展到目前与氨氮和有机物共存的复合污染。而铁锰与氨氮共存且超标的地下水处理,由于研究机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