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醇胺强化胶球藻固定CO2积累油脂机制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具有生长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及光合作用效率高等优势,能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成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其中油脂是炼制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因而利用微藻高效固定CO2积累油脂是一种兼具碳生物减排及生产可再生能源双赢的有效策略。但目前这一技术工业化应用较为困难,其主要原因是CO2在微藻培养体系中吸收传质效率较低,限制了微藻高效固定CO2和积累油脂。本文以胶球藻(Cocccomyxa subellipoidea,简称C.subellipsoidea)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胶球藻培养体系添加二乙醇胺(DEA)提高气液传质系数和CO2传质效率,从而增强胶球藻固碳产油效率,并利用转录组学阐明了DEA强化胶球藻固定CO2和积累油脂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不同DEA作用浓度对胶球藻固碳产油性能影响。结果显示CO2供给浓度为2%时,40 mg·L-1 DEA作用使胶球藻培养体系气液传质系数KLa值提高至0.073 min-1,胶球藻生物量、CO2固定效率、油脂含量、油脂产率均达到最大值为0.97 mg·L-1、225.98 mg·L-1·d-1、64.33%、59.9 mg·L-1·d-1,较无DEA对照提高了1.64、1.64、1.15和1.27倍;DEA作用下,胶球藻细胞中C16-C18脂肪酸占比92%,其中MUFAs占比高于SFAs和PUFAs,是炼制藻基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2)以2%CO2培养胶球藻细胞为对照组,以2%CO2和40 mg·L-1 DEA培养胶球藻细胞为实验组进行转录分析,结果显示DEA作用下胶球藻细胞共有1944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1145个上调,799个下调;以转录差异基因g65708、g52173、g15759和g27575进行q RT-PCR验证,其表达模式与转录组一致,证实转录组筛选差异基因数据较为可靠。以GO和KEGG对194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GO富集条目2406个,其中细胞组成占比11.35%、分子功能占比32%、生化过程占比56.65%;KEGG富集107个通路,其中72个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过程过氧物酶体通路、345个基因显著富集于遗传信息处理,包括核糖体、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RNA转运等通路;1417个基因显著富集于新陈代谢,显著富集糖酵解、脂肪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光合固碳、TCA循环等代谢通路途径,证实DEA作用可显著调控胶球藻细胞中心碳代谢和能量代谢通路,为胶球藻油脂合成积累提供能量和前驱物。3)依据DEA作用胶球藻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通路分析,重构了胶球藻的固碳积脂网络。在胶球藻无机碳转运过程中,碳酸酐酶CA催化CO2水合反应,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在胶球藻培养到第7天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A活性达到最高分别为150.65 U·L-1和138.93 U·L-1,将更多的外部碳源整合至胞内碳代谢流中,为细胞快速生长提供充足的碳骨架;在卡尔文循环途径中,PGK酶和GAPDH酶的编码基因g39868和g53355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其活性增强加速胶球藻碳固定,但是Rubis CO的编码基因g65708无显著变化,通过测定胶球藻Rubis CO酶活,实验组在培养五天之后,Rubis CO活性增强,在第七天达到最高为602.63 U·L-1,推测基因g65708在转录后得到显著表达;糖酵解和TCA循环途径中的关键调控基因g52357、g53369、g29458、g57881显著上调,PEPC酶编码基因g61449表达量下调,其酶活在胶球藻培养期间处于较低水平,糖酵解和TCA循环代谢途径的加强给胶球藻细胞提供更多的能量和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代谢途径中基因g15759显著表达,PDH酶活较无DEA处理有显著差异,加速了丙酮酸的代谢,合成大量乙酰辅酶A。油脂代谢途径中ACCase酶的编码基因g27575无显著变化,测定胶球藻不同培养时期ACCase酶酶活,在第7天时ACCase活性达到最大值195.93 U·L-1,是无DEA处理细胞中ACCase最大酶活的1.24倍,而且ACAT的编码基因g37141显著下调,说明长链脂肪酸降解减缓,胶球藻后期胞内积累更多油脂。
其他文献
氧化铪(HfO2)基铁电薄膜具有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兼容、特征尺寸微缩能力强、制备工艺成熟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铁电材料,HfO2基铁电薄膜在铁电存储器的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有望引领新型存储器的发展方向。III-V族半导体因其优越的电子迁移率正被探索作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中的沟道,这使得器件能够进一步的缩放,实现更高的开关速度和更低的功耗。结合两者的优势,以III-
国际上与卷烟有关的行业已先后开发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降焦减害措施,但随着这些工业减害技术的应用,烟气品质受到影响、成本提高、外源性添加物安全性等问题随之产生,故而烟草制品的减害逐渐向控害转移,使得对烟草制品控害的源头—烟叶原料品质的解读愈发重要,尤其是烟叶原料的安全性。本文以烟草原料重点关注安全性成分生物碱、亚硝胺、芳香胺为考察目标,弄清楚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不同部位烟梗安全性指标含量水平及差异性与
通过高能量密度的等离子电弧对焊丝或粉末进行加热熔化,然后将熔化的焊材层层堆敷进而熔敷出所设计的构件的方法被称为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该方法现阶段主要应用于尺寸大、形貌复杂的构件。由于等离子电弧的能量密度高且集中,其熔敷过程容易导致熔池溢流现象的出现,因此,如何减少熔滴溢流进而减小熔敷层坍塌的几率是等离子电弧增材制造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熔滴溢流后导致增材制造层形貌可能导致后续的堆积过程与原本计
锂离子电池由于有着容量较大,循环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器件、电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领域。但是它在安全性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电池膨胀、隔膜刺穿导致的短路等。而嵌入型负极材料是众多负极材料中体积膨胀较小、安全性较好的材料。二维十次准晶Al-Cu-Co是一种周期性片层状材料,锂离子可能在它的片层间进行存储,但目前二维十次准晶的储锂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选取二维十次准晶Al65Cu20
Cu-2.7Be板带材是高性能光电倍增管倍增极的理想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及仪器仪表领域拥有巨大的使用前景,较高的铍含量使得Cu-Be基体中产生大量硬脆第二相,从而影响板材的加工成形,制备中强高韧耐蚀的Cu-2.7Be板材是其后续加工成型与服役的关键,热轧温度是控制Cu-2.7Be板材的关键。本文以Cu-2.7Be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热轧温度条件下Cu-2.7Be板材力学性能与耐腐蚀
机械拓扑绝缘体具有常规力学超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如弹性波或机械波的无损传输、传导的鲁棒性。尽管如此,对于周期性机械拓扑绝缘体而言,目前仍然存在拓扑边缘态的带隙过小和不可调频的缺陷,而且从结构上出发,利用周期性机械拓扑绝缘体构造任意的传导路径比较困难。况且,机械拓扑绝缘体单胞的结构形式存在多种变化,每一种变化均可以改变单胞的能带特性,如何建立机械拓扑绝缘体几何特征与其带隙特征的联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以硼氢化钠碱溶液作为燃料,因其理论比能量高、理论电压高等特点而引起诸多研究者们的关注。其中,BH4-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常需要以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因此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是关键。贵金属Au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电子转移数接近于8,但其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因此需要对阳极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本论文通过采用氮掺杂碳包覆过渡金属以及合金对贵金属Au进行
本文针对线性薛定谔(Schr(?)dinger)方程推导了它的后验误差估计.在时间方向采用Crank-Nicolson方法,空间方向采用随时间变化的有限元空间进行离散,从而得到了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全离散格式.然后,通过引用椭圆重构技术,利用重构型误差估计子和能量技术推导了重构型后验误差估计.最后,基于重构型后验误差估计设计了两种自适应算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以及误差
Cr(Ⅵ)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有效治理环境中Cr(Ⅵ)污染意义重大。半导体光催化还原Cr(Ⅵ)是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绿色技术,具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共轭光电聚合物因良好可见光的吸收性能,已受到高度关注。其中,原料便宜、合成简便的p型半导体聚合物聚苯胺(PANI)与无机半导体复合形成的有机-无机光催化材料显现出高的光催化还原Cr(Ⅵ)活性。鉴于此,本论文围绕PANI与Ag2Mo O4、Bi VO4和
为了减少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遏制温室效应的持续恶化,减少化石燃料发电厂CO2的排放成为了必然要求。及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有机胺水溶液捕获CO2的技术。但是,该技术要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受到能耗成本高和吸收、解吸性能差等因素限制。为了打破这一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单乙醇胺(MEA)、1-二甲氨基-2-丙醇(1DMA2P)和哌嗪(PZ)复配出以MEA为基,含3种1DMA2P/PZ摩尔比的三元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