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维A酸皮肤刺激反应的规律及机理的探讨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外用维A酸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其特异性,并在皮肤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水平上探讨外用维A酸的皮肤刺激反应的机理,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结论:1.小鼠外用0.1﹪RA霜,引起的皮肤刺激反应呈现"出现—高峰—消退"的一过性规律.这一刺激反应是维A酸药物固有的,与基质无关.其一过性特性也是特异的,并与反应程度无关.尽管动物和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有可能刺激反应在人体的出现、高峰及消退的时间与动物会有差异,但至少提示临床外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出现皮肤刺激反应时无需停药.2.仪器法能定量测定红斑、皮屑,比肉眼观察法敏感、客观.这也为在临床药物研究中,设计对皮肤表现改变的观察方法时提供一种凭借.3.外用0.1﹪RA霜引起皮肤刺激反应时,相应的组织学改变随刺激反应的轻重变化而改变.刺激反应消退时,组织学改变仍存在,只是程度减轻.组织学的改变可能存在一个阈值,处于阈值之上,主要引起皮肤刺激反应,阈值下方的改变可能主要起治疗作用.由此看来,RA的皮肤刺激反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副反应,有可能是治疗过程中必然的表现现象.4.在小鼠中,外用RA引起的皮肤刺激反应至少与RARα受体有关,这一刺激反应是维A酸所特异的.5.RA的皮肤刺激反应机制虽然是特异的,但其最终也是通过表皮中的LC、T淋巴细胞及ICAM-1、E-选择素这些炎症细胞和因子起作用的.因此,外用RA治疗银屑病等炎症性疾病时,RA的皮肤刺激反应与疾病本身的炎症反应在表现上可以重叠,在治疗的开始阶段,有可能出现皮损加重的情况,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继续用药,可自行消退.
其他文献
新闻网站的“千网一面”现象预示了网络媒体之间的生存较量要转向深度和差异化的竞争,网络媒体获取信源机会的相对均等和网络即时传播的技术特性,促成了网络新闻专题成为网
目的:评估伴牙科畏惧症(DF)的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患儿在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GA)治疗后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
创先争优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活动开展以来,党组织以保证中心任务完成为根本,以分类指导为关键,以创新载体为依托,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使创先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扩大发展,为更好的满足新形势下城乡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参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内容,对如何做好城乡规划,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衔接,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和国土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为更好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三规之间的合一,做好数据收集是主要问题,强大的数据支撑能够保
目的 探讨检测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肺
目的:该实验通过比较各组的肛提肌形态与阴道前后壁神经末梢的分布及神经肽NPY、VIP的改变,寻找盆底失神经支配的进一步证据,分析神经肽与SUI及POP发生的关系.方法:40例病人
目的:建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列线图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及行LEEP治疗的CI
今天的分众传媒是围绕消费者生活形态打造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媒体平台,用英文来说就是Anytime,Anywhere,Any Screen,这与“分众化”传播理念以及生活圈媒体群的
细胞凋亡,通常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通过启动内部机制,主要是内源性DNA内切酶的激活,细胞自己结束生命的
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不仅对武汉提出了新目标与新要求,也为武汉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目前的武汉虽然具有雄厚的工程设计产业基础,但综合设计实力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