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是德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研究。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早已不限于政府和政府之间。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民间商业往来也得以日益繁茂。我国是制造业大国,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增强,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我国也正在逐渐成为出口贸易的大国。国家之间的友好开放促进了国际之间的人员流动性,而中华美食文化也随着海外华人的脚步和现代传媒行业走向世界。“民以食为天”,本文对德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进行风格的赏析和研究,分析中式食品设计在德国的发展状况,并就如何更好地提升我国出口食品的包装设计、通过包装设计这一环节为我国食品出口行业提供启发、建议和理论依据。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交代本文的研究背景,包装设计在社会、经济、文化这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其次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简要介绍本文的内容架构。第二章,探究德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缘起。从德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接触开始分析,再引入本文分析的焦点—以中华饮食文化为载体的中式设计食品包装,进而简要概述中式风格在包装设计领域的文化意义。第三章,提炼德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特征。德国的中式食品包装总是围绕着“东方”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德国的中式食品包装充分结合了中式传统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的要点;因此德国的中式食品包装风格特征首先是“古今结合,推陈出新”。其次,“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做事”,通过印象观、设计观、饮食观三个方面的分析,德国的中式食品包装设计还具有“中德合壁—和而不同”的特点。第四章,以写实元素、插画元素、色彩元素、字体元素、纹饰元素五个方面去归纳德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表现元素。第五章,以提升包装设计水平为出发点,分别从包装的环保功能、包装的保护功能、包装的信息功能、文化差异以及通过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思考和改进包装设计,进而论述如何提升食品包装中的中式包装设计。第六章为结语,对未来的德国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设计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本次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中职生的心理适应特点与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使广大教育者通过教育与健康指导,确保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发展观,进而有效促进中职生的生活心理适应性,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发展。为了探究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的关系,让学生提高中职校园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在理论意义方面初次评价中职生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它已成为民众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往往更关注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而忽视中职生这类群体的校园欺凌问题。事实上,中职生的校园欺凌问题更为突出,并且受欺凌的同学更多受到言语羞辱和身体虐待。这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及社交障碍等问题。不过,并非所有的中职生在受欺凌后都会导致心理不适,可能有某些人格因素在其中起保护作用。通过前期的文献查
目的:全民健康与体教融合大背景下“健康效应”与“金牌效应”并驾齐驱,参与体育活动使得享受乐趣与增强体质同频同振。本研究旨在探究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深层关系,探索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机制,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方法:利用相关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检验法,对5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同伴关系、自我认知4个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显著(p
心理健康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焦躁、抑郁,甚至引发辍学、自杀、犯罪等问题,尤其是对身心都还不太成熟的学生可能更为严重。因此,提前识别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在早期进行对其干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一些研究通过社交网络来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人与人通过在不同场景下的一些社交行为形成了多视图社交网络,然而现有的使用学生社交网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心理疾病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严重时甚至会危害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导致自杀、犯罪等行为。近些年来,如何高效准确地识别心理疾病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的方法大多关注于文本显性特征的探究和表征模型的优化,很少有工作注意更深层次的语言表达。隐喻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法,与个人的情感、认知和心理状态息息
课堂是学生直接学习各种知识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意义的重要途径,但课堂中却常常出现各种问题行为,这严重影响教学进程。且初中生正处特殊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更容易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体育课也不会例外。在初中阶段,学生与同伴之间交往的时间增加,同伴关系产生的作用会增大,而且已有前人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中提到,通过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但并没有就减少课堂问题行为而言什么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未来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培养未来教师的核心改革要点在于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对未来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包括激发教师的信息意识、丰富教师的信息知识、提升教师的信息能力、树立教师的信息道德,可以从组织信息专题培训、改善软硬件条件、营造群体氛围、开展评价活动四个方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从而构建"训、改、营、评"的未来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促进未来教师
2019年11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研究员刘增乾、张哲峰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伯特·里奇及吉林大学开展合作,设计研发出新型氧化锆-树脂仿生复合义齿材料。新型义齿材料结合生物力学原理,模仿天然贝壳珍珠层的微观组织结构,使氧化锆以片层形式平行排列或以"砖墙"形式紧密堆叠,以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普及。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融合与创新。笔者从教育信息化2.0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入手,研究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最终从资源建设、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过程创新以及智慧校园建设4个角度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