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体应急上浮过程的水动力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体包括潜艇、潜器及其他水下航行器。潜艇是海军重要的威慑力量,潜艇的各项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是潜艇的机动性、隐身性与应急安全性能。随着潜艇水下航速的不断提高和潜深的越来越大,潜艇在水下的运动不再是单纯的平面运动,而是具有六自由度的空间运动。水下航行的潜艇,由于突发事件,如操纵设备故障而出现的不利纵倾、海水密度突然变化而发生的潜艇“掉崖”等现象,潜艇将无法保持定深航行而处于危险状态。为了防止面临危险的潜艇超过极限潜深或撞沉海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急速吹除各组压载水舱中的海水,甚至吹除的同时抛弃固体可弃压载,实施应急上浮。本文以潜艇作为潜体代表为研究对象,从潜体应急上浮数值计算方法、潜体应急上浮过程数值模拟、潜体模型应急上浮试验研究等方面对潜体应急上浮过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潜体应急上浮过程的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数学模型,并针对潜体应急上浮运动问题的特点,得出一套可行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基于RANSE的控制方程、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组的半隐式方法(SIMPLE)、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F)的自由液面处理技术、重叠网格技术、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域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的设置等等。其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方法,数值模拟开流水孔潜体潜深9米(潜深略大于1.6倍艇长)应急上浮过程,较好的预报了开流水孔潜体潜深9米上浮过程做前进运动、后退运动和接近垂直上浮运动的应急上浮过程中的水动力性能,分析了不同正浮力中心纵向分布位置对潜体应急上浮过程的影响。再次,基于前期理论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潜体水下状态倾斜试验、潜体水下状态自由纵横摇试验和不同工况下潜体水下应急上浮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潜体应急上浮数值计算理论的可行性;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潜体应急上浮试验方案。最后,应用已验证可行的数值计算方法,数值预报了潜体流水孔处于封闭状态时潜体应急上浮过程的运动规律,分析了有无流水孔、不同潜深、不同正浮力中心纵向分布位置等因素对潜体应急上浮过程的水动力性能影响。
其他文献
图形系统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各种应用功能的可视化表达工具,更是电力系统的建模工具。图模一体化技术用图形方式描述和表达电力设备模型,在调度自动化
金属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对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的研究是保证其在复杂工况下安全服役的前提。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实验技术和数值仿真对2A12-T4铝合金的准静态及动态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与国标及应变片法的计算结果,表明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准静态及动态断裂韧性测试中的准确性。此外,本文对裂纹形式、裂纹长度对2A12-T4铝合金动态断裂韧性的影响进行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无轴承电机,由于其转子的特殊薄片结构,利用磁阻力实现了轴向和倾斜三个自由度的被动悬浮,所以只需要利用无轴承技术控制旋转自由
为把握中巴公路边常见的陡崖块状危岩群体特征,通过对原有的振动台进行适当的改装,开展了地震作用下陡崖块状危岩破坏模型试验研究,以模型试验重点研究陡崖块状危岩节理倾角
随着我国大区电网互联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低频振荡问题,尤其是区间模式的低频振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互联电网安全稳定和限制互联电网区间功率传输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往往只采用机组的本地信号,缺乏动态协调能力,虽然对本地振荡模式有很好的阻尼作用,但对区域间振荡模式的抑制效果欠佳。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和以其为基础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网事故信息的来源、基本特征和工作人员对故障信息的处理流程,研究了故障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条件,设计了故障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开发了邢台电网故障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根据实际需求特别增加了数据过滤、录波器双网接入等先进功能,最后分析了邢台电网故障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和系统的应用,并结合临万线的实际故障,对故障信息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际结果表明,故障信息系统在电网事故处理中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梁作为机械和结构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构件类型之一,它的过屈曲问题一直是结构稳定性问题中一类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工程实际中,存在一类特殊的约束屈曲问题,当梁的过屈曲挠度达到一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然而当前陆地上的油气资源已有枯竭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海洋工程平台被用来对海上油气资源进行开发。目前导管架平台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作为一种新的电能传输概念与方法,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广泛的应用前景。MCR-W
对受到奇异摄动的常微分系统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这些系统中会出现边界(内部)层、张弛振荡、慢通过效应、记忆效应、危险跳跃、失稳滞后等独特的动力学现象。随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