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宁玛派“智巴詿杰”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iaoqianq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巴詿杰”((?))是一部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主要教法之一,该教法由出世性教法和入世性教法两部分组成。出世性教法由“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金刚橛”等五个分支教法组成,入世性教法由“差遣非人”、“世间供赞”、“猛咒诅詈”等三个分支教法组成。简言之,该教法名下共有八个分支教法,而“智巴詿杰”是这八个分支教法的统称。据“三瑜伽”,该教法分属于摩诃瑜伽之修部,于公元8世纪由莲花生和布玛拉莫札等密宗佛学大师在雪域高原传播。“智巴詿杰”的前五部出世性教法吸收了印度佛教密法中的“五部佛”、“五种族”、“五智”、“八识”等观念,是该教法的核心教义。“智巴詿杰”的入世性三部教法对应于数量庞大的世间神灵系统而建构的理论学说,该三部教法重点讲述修行者对世间神祇的供奉与献祭之法。根据藏传佛教的理论学说,世间神祇或本尊佛常以帮助、引导、指引瑜伽行者或密修者修法、以及保护正法的面貌而出现。总之,入世性三部教法是修出世性五部教法的辅助和需要依靠的工具,两者共同形成了教义理念与实践仪轨相结合的“智巴詿杰”教法体系。通过对收录于《甘珠尔》中的《幻化网秘密藏续》、《摄真实续》、《金刚顶释续》等为主的众多藏文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和考证“智巴詿杰”教法的起源时发现,“智巴詿杰”的名称貌似是莲花生大师入藏后传播佛教密法时,为了方便传播和藏人修行,对佛教密法系统进行重组整合后新起的一个名称。“智巴詿杰”教法中的主要宗教义理如;“五部佛”、“五种族”、“五智”等最早出现在《幻化网秘密藏续》、《摄真实续》、《金刚顶释续》等密宗经典中。因为,根据可靠文献记载这些密宗经典早在八世纪之前均已基本形成。其中《幻化网秘密藏续》是宁玛派摩诃瑜伽的根本续,其余两部经典是印度佛教史后期盛行的瑜伽行派的重要经典。以“智巴詿杰”本身的宗教特点及莲花生大师的生平史为背景,本文提出了“智巴詿杰”是莲花生大师以印度佛教史后期盛行的密宗教义为主要理论依据,吸收藏地土著宗教,即苯教中的神祇和原始宗教仪轨,重新整合、糅合加工而整理汇编成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思想,从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宏观角度来看,“智巴詿杰”是印度佛教密法在藏地本土化实践的一个经典案例。从“智巴詿杰”教法的实践仪轨、世间神祇的名称及信仰方式不难发现,该部教法具有明显的苯教特色,是莲花生大师为了使印度佛教密法顺利传入吐蕃而采取的一项高明的手段。本论文通过文献对比法,对“智巴詿杰”教法自身的宗教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莲花生大师在吐蕃传播佛教密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可归结为,以印度佛教密法与藏地土著宗教两者进行相互嫁接、糅合的方式,使佛教藏族本土化的举措。其中“智巴詿杰”教法是以莲花生大师为主导的印度佛教密法在藏地本土化的经典之作。此外,笔者从宗教学理论上分析了“智巴詿杰”的神祇系统与西方宗教学理论中“神”之间的功能、形象上的相似性,以及本质上的区别。进而提出了入世性三部教法的教义理论及仪轨特点的特殊性,认为入世三部中的仪轨与神祇能体现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特色。以宗教学的仪轨含义、意义和功能等为参考,分析了智巴詿杰的宗教仪轨,并总结、归纳了它独特的仪轨程式和体现教义理论的表现手段、以及本土化的特点及功能等。综上所述,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支撑下,通过宗教学诠释法、对比法、佛法义理的阐释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智巴詿杰”的历史渊源、本土化实践的过程、义理特点、神祇、仪轨等方面作了全面分析与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疗法,给予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Eye-TEAS)治疗,研究Eye-TEAS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弱视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纳入6~13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入组。本研究共分为三组:Eye-TEAS组、视觉训练组、Eye-TEAS+视觉训练组。Eye-TEAS
自国家出现以来,意识形态问题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性问题。意识形态总是与话语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意识形态与话语之间并没有独立的实在性。基于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尤其要重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设。从政治传播的视角去研究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一方面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契合性,政治传播是意识形态话语的外化方式,意识形态话语是政治传播的本质内容。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新时代主
学位
学位
学位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跨界小反刍动物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中国曾经暴发过两次PPR疫情,第一次发生在2007年的中国西藏,第二次发生在2013-2014年的新疆,更为严重的是此次疫情迅速蔓延到20多个省份,给中国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目前中国的西部地区是PPRV主要的流行区和聚集地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比苍膝通痹胶囊与藤黄健骨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效果,以评价苍膝通痹胶囊对KOA的疗效作用;继而构建KOA大鼠模型,通过体内实验探究苍膝通痹胶囊对KOA大鼠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一、临床研究部分:根据《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等相关参考文献确定研究的纳排标准,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
2015年《<立法法>修正案》的颁布使设区的市取得了立法权。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具有维护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与其上位法之间统一性与向心力、防范地方立法保护主义的作用。2018年《<宪法>修正案》对设区的市立法权及其立法批准制度的确认,使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成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有机的组成部分。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在法律规定方面的不足和实际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抑制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设区的
在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系统地研究农田土壤-水稻系统中的重金属含量及赋存形态、定量解析重金属来源、准确全面评估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污染评价方法、铅同位素和受体模型等多种源解析方法、重金属生物可给性以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来源解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中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