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酸食民俗研究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民俗是民俗文化中最古老却最具活力,最持久却最为稳定,最个性却最具共性的民俗文化。贵州酸食民俗历史悠久,是贵州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本文基于黔东南州凯里和黔南州独山县的田野调查,运用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探寻历史演进中贵州酸食民俗的流变,认为贵州酸食民俗源于自然生态的馈赠,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适应。论文首尾置绪论和余论,本论置四章。绪论独立成章,论述研究的缘起和兴趣,择定论文选题缘由,梳理国内外学者饮食研究的脉络,了解每个阶段不同时期饮食研究进展程度,单独总结现阶段学者们对贵州酸食民俗的研究状况。第一章是贵州酸食民俗的历史。从贵州盐运和中央王朝对贵州地域的管理视角,阐释盐运历史与酸食文化的互动关系,认为以酸代盐是贵州酸食民俗的源流。第二章是贵州酸食民俗文化资源。辑录贵州酸食相关的神话、故事、歌谣及谚语,探寻口承文学和民间文化中贵州酸食所代表的情感以及寓意,发现贵州酸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酸食民俗圈文化圈。第三章是贵州酸食民俗文化内涵。深描日常饮食和祭祀中的酸食文化,挖掘酸食民俗内蕴的文化内涵。第四章是贵州酸食民俗文化功能。从药食同源、情感慰藉、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角度阐述贵州酸食所蕴含的价值及意义。
其他文献
<正>【背景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于2021年12月24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走向法治化。湿地,这一有着“地球之肾”称号的特殊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
期刊
近年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速迭代。一些大型集团企业开始探索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文简称FSSC)从西方国家在20世纪末提出并被广泛效仿和优化,通过跨国公司逐渐传入中国并受到高度关注。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和革新,FSSC承担起了财务智能化转型先锋的角色,以突破现有优化瓶颈,同时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下文简称RPA)一经问世,便给财务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本文以G集团为例,
<正>智能化养猪是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的一个具体应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规模养猪业也必然进入智能化时代。如果总是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传统”的养猪业,将会造成误判,而敢于突破的养猪企业将会占领发展的先机。笔者所研究和从事的养猪业,是一项以创造利润为主的经济活动。这不是养宠物,也不是曾经为了获得农家肥而养猪。从养猪的经济属性角度来理解行业的变化、
期刊
从地理标志保护主要国际条约的规定来看,地理标志经历了从“产地标记”到“原产地名称”再到“地理标志”等多个术语渐进式共存的演化历程。地理标志法律概念历经早先时期的模糊不定,现已逐步走向“尽管术语使用仍然不统一,但具体内涵已相对明晰”。能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地理标志,应指那些已在市场上用来识别具有可归因性质量特征的特色商品之地理来源并因此享有声誉的商业标记。在《巴黎公约》《里斯本协定》和《TRIPS协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湿地保护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人大、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研究机构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有关部门、基层立法联系点、湿地管理机构和专家学者对草案的意见
期刊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多次对湿地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把湿地保护和修复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湿地保护立法列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研究起草和提请审议。栗战书委员长,王晨、沈跃跃、丁仲礼副委员长多次就湿地保护立法作出批示指示,
期刊
<正>现如今人们对城市物流末端配送方式要求越来越多,促使着末端配送不断的升级改造。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末端配送的速度与客户满意度是本文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是在分析末端配送的基础上,对末端配送进行自提与配送混合模式下的选址路径分析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时间窗和车辆装载量考虑其中,通过在多种约束的情况下来进行最优化路径分析。并通过lingo软件进行小规模数据的验证来证实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期刊
目的:分析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2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3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候、中医体质、临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期为51~70岁。危险因素分布前3位为饮酒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另有31例原因不明。临床症状前3位分
<正>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累及脊髓和脑部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一组缓慢性进行性变性神经疾病。裘昌林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对于运动神经元病变治疗有着独到经验和心得。现将其辨治运动神经元病的验案举隅如下:1肝肾阴虚型患者男,50岁,因“发现运动神经元病5年,加重4月余”于2020年4月20日就诊。病史:2015年11月25日患者因“右侧鼻唇沟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