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有机单分子白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单分子白光材料由于在照明、显示、分子传感器和探针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一直是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系统地综述了单分子有机白光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单掺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s)领域中的应用。针对当前单分子有机电致白光材料存在分子体系少、分子设计困难和发光效率低等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基于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新型有机单分子白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非对称D-A-π-A’结构的有机单分子发光材料CNPL-PTZ、CNPL-PXZ和CNPL-tDPA。相关分子结构特性表现在邻苯二甲酰亚胺4-位引入不同取代基。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化合物CNPL-PTZ和CNPL-tDPA分别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和聚集诱导发光增强(AIEE)特性;通过溶液浓度、溶液极性以及掺杂膜浓度的调控,CNPL-PTZ获得了白光发射;另外发现化合物CNPL-PTZ具有明显的多刺激响应机械致变色发光(MCL)特性;基于CNPL-PTZ的掺杂蒸镀器件获得了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为0.41%的暖白光发射。(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非对称结构双给体单元的D-A-π-D’型单分子发光材料CzPL-PTZ、CzPL-PXZ、CzPL-tDPA和CzPL-tTPA。相关分子结构特性表现在邻苯二甲酰亚胺N-位引入咔唑取代基,4-位引入具有不同给电子能力的取代基。研究结果表明:CzPL-tDPA和CzPL-tTPA都具有显著的AIEE特性;通过溶液浓度、溶液极性以及掺杂膜浓度的调控,CzPL-PTZ有效实现了白光发射,相较于CNPL-PTZ,光谱均有所蓝移;CzPL-PTZ和CzPL-tDPA均具有明显的多刺激响应MCL性能;基于CzPL-PTZ、CzPL-tDPA和CzPL-tTPA的单分子掺杂蒸镀器件的EQEmax分别为0.77%、3.52%及8.14%,其中,基于CzPL-PTZ的掺杂器件获得暖白光发射,CIE色坐标为(0.36,0.42)。(3)设计合成了两类具有非对称的D-A-π-D’结构的单分子发光材料3-CzPL-PTZ和3-CzPL-tDPA,相关分子结构特性表现在邻苯二甲酰亚胺3-位引入不同取代基。这类材料均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然而由于D-A的扭曲过大,HOMO和LUMO的轨道重叠有限,相互作用受阻,导致3-CzPL-PTZ几乎不发光以及3-CzPL-tDPA弱的红移发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相比于传统开放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有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期间病死率低等优点[1],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方法。然而,远期随访数据显示,EVAR因其特有的覆膜支架相关并发症(内漏、支架移位等),
期刊
海洋平台是海上进行作业、石油钻探与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S355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已成为海洋平台应用的主要钢材之一。S355钢在海洋环境中因腐蚀与磨损而失效,其长效防腐与抗磨损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S355钢表面制备了FeSiB、FeSiBAl、FeSiBCr和FeSiBCrMo四种涂层,并研究了添加Al、Cr和Mo对FeSiB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相、元素组成、元素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且直径增大超过50%以上的动脉疾病。由于AAA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管理抉择都较为复杂,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ESVS)以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
期刊
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因其在生物成像、光通信、信息安全、显示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全球研究者的关注。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可通过热激活的反向系间窜跃,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内量子效率可达100%,是近年来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系统综述了TADF近红外发光材料和其他新型小分子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TADF近红外发光材料存在的发光效率低,发光效率随发光波长红移而下降、构效
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由于能利用三重态激子发光,理论内量子效率可达100%,近年已成为有机发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有机RTP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白光器件鲜见文献报道,有机RTP材料实现单分子白光发射的分子构筑规律尚不清晰。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咔唑-氮杂环类有机RTP材料,利用氮杂环单元提高分子的自旋轨道耦合常数,增加单三线态间的系间窜越速率,实现了室温磷光发射;同时利用RTP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换热器的优化改进能有效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因此开发高效紧凑的新型换热器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螺旋板式换热器自从问世以来,由于其设计结构紧凑、传热系数高、自清洁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普通的螺旋板式换热器是由两个扁平金属板制成的,传热面积相对较小。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热性能,本文提出了
镍基焊材具有优异的强度以及耐高温性,考虑到补焊强度或者异种接头碳迁移问题,设备重要位置以及焊接裂纹的修复工程上可采用镍基焊材,因此,研究使用镍基焊材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ENi Cr Mo-3为焊材的15Cr Mo R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与小冲孔试验(SPT)方法两方面结合微观分析,系统研究了镍基焊材焊接接头元素和显微组织分布、室温与高温下微区域拉伸
双相不锈钢因良好的耐蚀性,大量应用于海洋装备,但其在海洋苛刻复杂环境中的使用会遇到难以避免的腐蚀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应力腐蚀开裂(SCC)。充分研究双相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下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对保障海洋设备的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205双相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开发设计小冲孔应力腐蚀试验(SPT-SCC)装置,从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和小冲孔应力腐蚀试验两方面,系统研究了海洋腐蚀环境对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