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云南、山东某两校为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生社团活动发展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了课堂内外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学生个性特长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办学目标,彰显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精彩之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特长,锻炼能力,还可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我国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状况不均衡,其中优质高中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但普通高中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几乎为零,存在此现象的原因,其一是学校领导对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同;其二是学生的社团活动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不同学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根源于学校的宗旨和理念差异性,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为此,本文通过调研山东、云南两所高级中学的学生社团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中可借鉴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高中学生社团发展进行思考并给出建议,希望对改善高中学生社团发展工作有所帮助。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学校领导对高中学生社团的认识及学生参与学校学生社团状况研究;第二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本文的相关政策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云南、山东两所高级中学的调研走访,对两所样本学校的概况和学生社团活动状况进行了描述,确定了调查研究设计,根据山东、云南两所高级中学的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调查总结,确定在学生社团发展的兴趣期、困惑期、稳定期、特色期存在不同的问题,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就其问题和原因分析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由此,笔者认为不同性质的高级中学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符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的社团活动,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素质教育对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其他文献
日语的感叹词,又被称为“感動詞”、“間投詞”,常见的有“(?)”“(?)”“(?)”等等,是没有活用变化的独立词。感叹词一般用于日常口语中,在整个谈话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日语感叹词主要分为“感动”“呼唤”“应答”三种。本论文以感叹词的下位分类中的一种,即用于“呼唤”的感叹词为中心进行考察。依据前人研究称之为“呼唤感叹词”。在迄今为止的众多研究中,对“呼唤感叹词”或者“呼唤词”的研究仅限于对其作为
能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阅读体验是理想翻译的追求,然而文化与背景差异会导致翻译损失。在阅读宗教和科学类的对话型文本过程当中,读者可能会很难理解一些包含宗教和科学元素的段落、句子或词语,甚至是一些表达方式。如果完全按照源语文化的习惯和习俗来翻译,就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译者在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的指导下用翻译补偿策略对 Belonging to the Univ
本文探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文简称《海洋法公约》)临时安排条款及其在东海海域的适用情况。文章首先从临时安排条款产生的背景出发,结合国际实践案例,探讨了临时安排条款的概念与性质。实际性、过渡性和独立性是临时安排条款具有的特征。因此,实际性也需要根据争议各国以及争议海域的具体情况来作出选择。过渡性即临时性,意味着临时安排协议不等于最终的海域划界协议,更无法替代最终的海域划界协议,临时安排不具有终
汉代长袖舞有着渊源的历史,从两周时期的“长袖善舞”到今天戏曲舞台上的水袖,以舞长袖为主的表演经过漫长历史的洗涤经久不衰。基于此,本论文以“汉代长袖舞特征”为题,围绕毕业作品《同归故里》论述汉代长袖舞的起源、舞台形象特征和汉代长袖舞的代表性舞姿以及如何在舞台上进行呈现。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历史研究法、录像分析法、文物形象分析法结合文献、专著、文物等资料对汉代长袖舞在舞蹈《同归故里》中的体现进行详
本报告基于《人、动物、机器——模糊的边界》第一章及部分第二章汉译为例讨论了哲学术语的翻译。翻译过程中碰到的主要困难是识别术语和理解术语。指导翻译术语的原则有:保持术语透明度及实现文内及学科内术语的连贯性。采取的方法有:作注、采用已被广泛接受的译法、一种译法后附上其他被广泛接受的译法或原英文术语等等。在案例分析中这些术语被分成了两类,一类具有规范化的汉译,一类不具规范化的汉译,这两类下又分成了两小类
视译频繁应用于需要即时从外语中获取信息的多个场合。然而,相较于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业界对视译的研究较少,未形成完整的视译研究体系。同时,停顿是衡量语言流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视译中产生的比有声停顿更多的无声停顿应该成为二语学习者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作者试图从三个层面(停顿时长、停顿位置和停顿原因)探究英汉视译实践中,学生译员和职业译员无声停顿的特征,并将两组译员的表现进行对比。作者从一场英汉视译
“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这个论文标题来源于法国“现象学”主义的一个重要论断。在艺术中,绘画之美是“看”出来的,然而“看”本身就已经超越了看(眼睛)自己,于是在画面中会显现出“可见”与“不可见”两个层面,如果不能“思”,那么第二个层面便是不可见的。本文主要围绕“看”的第二层“不可见”展开解释论证,文中分散式的以点带面简略的分析了绘画创作中几个重要的起制约创作深度和画面组成成分的突发点。画家是靠吸纳自然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越来越成为公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依赖非竞争模式的普遍实施,公共体育场馆软服务低效供给与供需矛盾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制约公共体育服务供需有效互动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瓶颈。基于此,本研究引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从依赖非竞争模式下公共体育场馆软服务消费的视角切入,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范式,运用扎根理论与路径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具体采用文献资料、问卷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双重影响,高温热浪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巨大的气象灾害。公众高温热浪感知是其适应行为的重要前提与社会基础。作为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重要内容,公众如何感知与适应高温热浪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作为高温热浪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方面研究却十分薄弱,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尝试以城市居民对高温热浪影响的感知与适应为切入点,以高温热浪发生最为典型的福州市
十九大以来,人民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提上了日程,除了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公共文化产品正是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逐步重视,我国的公共文化产品也丰富了起来。但是,在各地文化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仍然滞后,文化产品供给矛盾依然尖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壁垒仍然存在。县城作为一个体系完备的行政主体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