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卤化物钙钛矿的低温液相合成及荧光特性应用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材料的荧光特性是众多功能器件的基础,这些器件包括背光型发光二极管、闪烁体基电离辐射探测器、激光器等。它们在众多重大的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光学成像、图像显示、光通讯、环境监控、生物传感等。随着商业成熟的半导体材料进入技术瓶颈期,开发储量丰富、制备简易、性能优异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并探索其荧光特性应用成为近些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自从Miyasaka等人在2006年和2009年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之来,这种新型半导体材料不仅在光伏和光电领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其荧光特性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光吸收系数高、荧光效率高、色纯度高、禁带宽度大范围可调等优点,且采用低成本的液相方法即可制备高质量产物。其中,二维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包括具有二维形貌的非层状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和具有二维晶体结构的层状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不仅具有高度可调的光学性能,而且具备更加优异的稳定性,因此已经成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大家庭中迈向实际应用的领头羊。本学位论文首先提出了两种室温液相合成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纳米片的方法,一种是过饱和析晶法,利用过饱和结晶析出的方法生成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另一种是水相合成方法,利用水充当反溶剂促进试剂共结晶析出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同时结合β射线闪烁体的基本原理,展示了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在β型高能射线探测中的独特优势和应用。随后介绍了一种具有红-绿双色荧光的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掺杂体系,并展示了其在背光型白光型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进一步地,介绍了一种合成二维非层状卤化物钙钛矿的模板法,并展示了二维非层状卤化物钙钛矿产物在高清显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两种制备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的低温液相方法。一种是过饱和析晶法,即利用离子平衡,营造有机阳离子过量的液相环境,以促使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过饱和析出。同时引入原位超声处理促进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的溶解-再结晶过程,以提高产物的结晶性;另一种方法是水相合成法。直接将水作为反溶剂,促进卤化铅盐和卤化有机盐的共结晶析出,生成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同时详细介绍了水相合成对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组分的要求,并展示了该方法在大批量合成方面的优势。(2)基于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的β射线闪烁体。介绍了β射线与闪烁体的相互作用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展示了其在β射线探测中的独特优势。相比于三维卤化物钙钛矿,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中引入了大尺寸有机阳离子,使其富含C、H、N轻元素,从而极大地抑制了由弹性散射造成的背散射损耗,提高了β粒子的俘获效率。相比于商业化的有机闪烁体,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闪烁体展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和辐射稳定性,分解温度达到300℃,在经历10 k Gy的辐射剂量之后没有出现闪烁回滞。同时拥有低的探测极限(0.1 m Ci),高的出光率和弱的余晖效应。(3)一种蓝光可激发的红-绿双发射锰掺杂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体系。其中绿光来自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母体,而红光来自Mn掺杂中心。通过改变Mn掺杂浓度,可以改变红-绿两种光的强度比,从而改变体系整体的色调。通过优化,该双发射荧光粉可以表现出理想的黄光,并与商业In Ga N蓝光芯片相结合时可以实现CIE色坐标在(0.33,0.33),且色温小于4000 K的暖白光二极管。同时,得益于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良好的稳定性,该发光二极管在长时间工作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光性能。(4)一种可控合成二维非层状卤化物钙钛矿的模板法。首先介绍了模板法的基本方案和原理:通过室温液相方法合成了结晶性良好、形貌规则的二维层状卤化物钙钛矿作为模板,随后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铯离子(Cs+)或者甲醚离子(FA+)与该模板中的有机阳离子交换,即可获得保留有二维形貌的非层状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片。然后,展示了该方法在背光显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通过该方法合成的二维FAPb Br3纳米片具有纯正的绿光(525 nm~535 nm),并且能实现荧光峰位的精细调控,使其逼近ITU Rec.2020标准规范的理想绿光。
其他文献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多彩,寻求新材料、调控新物性和设计复合多功能器件等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由于过渡金属原子外层d电子的独特性以及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多种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理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有效地对其物性进行调控一直是凝聚态物理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基于离子液体电场调控发展起来的离子调控方法逐渐被大家
学位
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s Communication,FSOC)技术是以激光为信息载体、以大气为传输信道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数据容量大、通信速率高、保密性好、网络架设灵活且无需频带许可等优点。传统FSOC多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探测(IM/DD)方式,目前光通信领域的发展方向则是探测灵敏度更高、调制方式灵活、信道选择性好的相干FSOC(Coherent Free Space
射频微系统是采用先进封装技术将射频、光电、数字、能源等功能进行高密度集成的系统,具有小型化和多功能,甚至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在雷达探测、通信、电子战、侦察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射频微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给复杂功能单元集成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级联射频单元之间失配互扰、芯片间热电耦合、芯片制备工艺波动等效应,导致系统设计存在设计周期长、成品率低等问题。为了能够满足复杂系统快速迭代设计
多旋翼无人机因为可悬停和灵活机动的性能,商用市场增长迅速,在物流配送、服务巡检和突发响应等应用领域将引领未来城市创新。在系统硬件性能提升有限的背景下,轨迹规划成为影响无人机任务执行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无人机轨迹规划问题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特征,未来复杂城市空间环境对轨迹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方法的求解效率已不能满足需求。本文提出基于控制网络的高效轨迹规划方法,克服传统方法在求解效率上的不足,同时
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是量子力学中重要的数学模型.非局部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出现在弹性力学、生物数学、随机过程及工程学等许多领域.本论文研究非局部微分算子的谱理论及逆问题,给出了几类非局部微分算子的谱特征、迹公式及逆结点问题结果.第一章介绍四类非局部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的物理背景,综述非局部微分算子的研究现状,
肝纤维化主要特征是慢性肝损伤后细胞外基质过度堆积。进展性纤维化的特征是分泌α-SMA的门静脉周围和窦周肌成纤维细胞聚集。持续的炎症通常导致大量的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伴随着肝血管的结构扭曲,并为肝脏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和死亡奠定基础。肝损伤后,肝脏中主要的胶原合成细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被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速度更快,显示出更强的
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1-x)Li2Mn O3·x Li MO2具有高容量(>250 m Ah g-1),被认为是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本征电导率低、晶格氧的不可逆逸失以及循环中层状相向尖晶石相的转变,导致其倍率性能差、首次库伦效率低、容量及电压衰减快,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13Co0.13Mn0.54O2为研究对象,采
洪涝灾害危险性大、破坏力强,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因此针对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RS(Remote Sensing)技术成为洪涝灾害监测与预报的主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全天时全天候、不受云雨影响的特点,成为洪涝监测的首选数据,光学影像由于波段信息丰富可以实现高精度地物目标识别。然而,当前基于Sentine
随着光学精密制造及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环形拼接非球面、自由曲面等系列复杂面型在空间遥感、红外侦查、头戴显示、超薄投影和手机摄像等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中的使用逐步成为现实。复杂面型因具有更多的设计自由度和较强的像差校正能力,使光学系统可以兼具紧凑化、大视场、小F数和高像质等优势。然而,与平面、球面以及二次曲面等常规面型相比,复杂面型的优化设计缺乏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主要体现在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求解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