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中逻辑联系语教学的调查研究 ——基于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的视角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06126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首次明确提出将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之一。这里的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反映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以逻辑性思维为起点,逐步发展为批判性思维,最后成为创新性思维。因此,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思维品质的基础。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在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又重语言能力轻思维能力。逻辑性思维主要培养学生以语篇结构能力、逻辑修辞能力为主的表达能力。逻辑联系语是实现英语语篇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重要手段,并且英语写作中逻辑联系语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水平。教师在英语写作中逻辑联系语的教学是影响学生逻辑联系语使用情况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本研究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第一、高中生英语写作中逻辑联系语的使用情况如何?第二、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于逻辑联系语的教学情况如何?第三、如何改进逻辑联系语教与学以促进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收集学生英语作文建立语料库以对高中生逻辑联系语的使用情况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统计对逻辑联系语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检验;运用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了解高中英语教师对逻辑联系语教学和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认识及实际教学情况。研究有以下发现:首先,总体上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够较为多样地使用一些逻辑联系语,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逻辑联系语的使用在多样性和正确性上表现不均衡。学期初和学期末相比,学生英语写作中逻辑联系语的使用在频率、多样性和正确性方面表现相当。其次,高中英语教师对于逻辑联系语缺乏系统的认识,对于新课标中提出的逻辑性思维的培养要求不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逻辑联系语在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中的作用。最后,本研究从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两方面讨论了以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为目的的逻辑联系语教学及其改进。
其他文献
混凝土在房屋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够保障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会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关键点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基础浇筑、剪力墙浇筑、框架浇筑等,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关键点包括混凝土配制、浇筑、振捣、温度控制、养护等。所以需
在正畸固定矫治中,通过改变颌面部硬组织形态、结构和空间位置使软组织产生适应性变化是获得协调和美观面部形貌的主要方式。软、硬组织的改变密切相关,前牙的内收和外展使唇部的凸度、长度、紧张度及颏部的形态发生改变;后牙的近中、远中、伸长和压低移动使下颌骨旋转,从而改变包括鼻、唇部和颏部在内的面下1/3的软组织形态。但颌面软、硬组织的改变并非单一的对应关系,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软组织效应既受其本身长度、厚度
针对现有的纺织品中含氯苯酚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氢氧化钾(KOH)溶液对纺织品中的含氯苯酚进行超声萃取,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检测纺织品中19种含氯苯酚的方法。优化了KOH溶液超声萃取条件,在70℃下,用浓度为2.0 mol/L的KOH溶液超声萃取纺织品样品2.0 h,萃取溶液经乙酸酐乙酰化后,生成含氯苯酚乙酸酯,采用正己烷液液萃取目标物。试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1~40μg/L内
<正>通过课本剧开展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本质区别,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组织的课本剧演绎过程中学习,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知识的核心,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作者感情、思想内涵产生体系化的、完整的认知,并接受文化知识的洗礼、精神的熏陶,尽显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各项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以《荆轲刺秦王》为例,谈谈课本剧在高
期刊
本文以创编《孔雀东南飞》课本剧为例,论述在教育戏剧视域下结合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特点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在“读研悟行”教学模式下进行课本剧活动编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文艺结合形式创设综合学习情境,通过学科渗透提升学生人文审美的自觉性、生活性和创造性;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行深刻的情感渗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陕西省1971-2020年32个气象站实测气象资料,计算不同尺度玉米生育期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旋转正交经验函数法、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干旱时空特征。结合陕西省9地区1990-2020年玉米单产数据,借助HP滤波法分离出玉米气象产量,采用交叉小波分析和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干旱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干湿空间分布在玉米生育期可划分出关中、延安、
报纸
基于1970—2020年辽宁省1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计算月、季、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变化情况,分析了辽宁省1970—2020年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70—2020年辽宁省SPEI在月、季、年3种尺度上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干旱事件交替出现,总体向湿润化方向发展,其中1974年、1975年和2010年为突变年;空间上SPEI分布区域性明显,辽西
传统铁路客运枢纽分级分类基于单一的客流等级维度,难以适应“多网融合”背景下枢纽类别的丰富性,且无法反映城市功能、人口活动等多重因素对铁路客运枢纽的影响。以南通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为例,从城、人、站三个维度出发,选取了各个维度下确立枢纽级别的评价指标,形成了南通市“两类三级”的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体系。结果表明,新的分类分级方法能够体现铁路客运枢纽功能定位、服务范围及发展要求,融合了铁路枢纽规划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