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P3炎症小体在极低频电磁场治疗多发性硬化模型小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99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慢性疾病,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炎性脱髓鞘、轴索损伤、胶质增生和神经变性。M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可能与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有关。环己酮二腙(cuprizone,CPZ)作为一种铜离子螯合剂,通过特异性地损害少突胶质细胞,在C57BL/6小鼠大脑中诱导持续的脱髓鞘。CPZ诱导的脱髓鞘小鼠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M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ELF-EMFs)是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可用于多种临床条件下的辅助治疗,大量研究证实它具有良好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以增强细胞活性,促进神经再生,改善神经功能。目前研究发现ELF-EMFs可以有效改善MS病人症状,但其潜在作用机制及优化治疗参数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ELF-EMFs干预脱髓鞘小鼠模型,初步探究ELF-EMFs在MS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极低频电磁场对CPZ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小鼠焦虑、运动平衡等行为、炎性反应及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PZ组和磁疗组(CPZ+EMF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饲养6周,CPZ组及磁疗组用含0.3%CPZ混合饲料饲养6周。磁疗组于开始喂食CPZ进行连续磁疗干预6周,磁场强度为7~10mT,频率为50Hz。每隔7天观察小鼠体质量。于第6周末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转棒实验,采用卢卡斯快蓝(LFB)染色、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胼胝体区、海马区髓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胼胝体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 NLRP3、Caspase-1、IL-1β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磁疗组的体质量较CPZ组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CPZ组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内滞留时间百分比和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均显著减少(P<0.01),与CPZ组比较,磁疗组开臂内滞留时间百分比升高(P<0.01)、进入开臂次数和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均显著增多(P<0.05);与对照组相比,CPZ组小鼠在旋转棒上跌落的潜伏期显著降低(P<0.01),与CPZ组相比,磁疗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升高(P<0.05);LFB染色和MBP免疫组化显示,CPZ组胼胝体区、海马区髓鞘脱失明显,与CPZ组相比,磁疗组髓鞘脱失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CPZ组胼胝体区TNF-α、IL-1β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PZ组相比,磁疗组TNF-α、IL-1β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CPZ组海马区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CPZ组相比,磁疗组显著抑制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P<0.05)。结论:ELF-EMFs可以改善CPZ诱导的MS模型小鼠体重、焦虑症状和运动平衡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白质区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引起的炎性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预测直肠癌KRAS突变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KRAS突变型与野生型直肠癌的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PT-MRI)的定量参数,探讨APT-MRI无创预测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潜能。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未经新辅助治疗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研究背景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CGs)是一类苷类化合物,临床上主要利用其可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ase活性来治疗心力衰竭。早在上世纪,就已报导强心苷类药物能用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因此CGs很可能成为一类新型肿瘤治疗药物。乌本苷(ouabain)是一种甾类糖苷,属于强心苷类药物。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乌本苷通过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DNA-PK磷酸化,显著提高肿瘤细胞
X线胸片作为一项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工具,具有价格可负担、相较于其他成像工具辐射剂量更低、并且易于获得和操作的优势。在计算机辅助诊断中,胸片的肺野分割与骨抑制研究是关键性的步骤。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视图识别辅助的多任务全卷积网络,用于同时实现正、侧位两种视图胸片的肺野分割任务。DICOM格式存储的胸片数据中可能存在视图标签有误的情况。本文在FCN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正、侧位胸片视图识别的辅助支
信号放大技术是分析检测痕量生物分子的重要研究手段,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分子诊断学、分析化学和法医学研究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信号放大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酶促信号放大技术和非酶式信号放大技术。其中,参与酶促信号放大技术的酶主要包括聚合酶、连接酶、核酸酶等,酶的存在不仅能够特异地识别目标序列,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但是也存在条件要求严苛、操作过程复杂、价格昂贵等不足,因此发展反应条件温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同时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脑部并发症如脑卒中、脑血管异常、痴呆等,是导致高血压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高血压脑损伤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较少,主要通过既往病史、临床症状、磁共振成像技术、脑血管造影术等进行诊断,但这些检测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研究提示,在高血压病情进展中有神经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参与。高血压脑损伤时,受损的脑组织可释
背景临床研究中,某些生存数据可能包含滞后效应,例如,癌症免疫疗法所产生的抗肿瘤应答是通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之后出现的,由此导致观察到的处理效应出现滞后。针对存在滞后效应的生存数据,使用加权log-rank检验是目前的主流方法,但如何加权以及不同加权策略对统计性能有何影响,尚无统一认识。对于此类数据的期中分析,由于涉及到不同节点的加权和α函数损耗,更增加了策略选择的难度。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存在滞后效
生理状态下,人的凝血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是一个逐渐发育成熟的动态过程。在新生儿期间,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其体内器官及系统发育不完善,凝血因子的浓度相对较低,这一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功能障碍或异常,整个凝血系统将会失衡,尤其在孕母及新生儿出现某些影响凝血功能疾病时。这可能会导致早产儿脑室内出血,造成一系列临床远期影响如语言障碍、癫痫、智力低下、脑性瘫痪、视力及听力下降等神经系统方面后遗症。
背景:宿主泛素系统介导的宿主免疫在抵御病原体入侵时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不少病原体通过其效应因子来操控宿主泛素系统从而逃避免疫清除。研究发现病原体如沙门氏菌感染人上皮细胞后可引起宿主细胞泛素蛋白组的变化。但目前还不清楚弓形虫感染能否操控宿主细胞尤其是免疫细胞的泛素系统,以实现感染和寄生,以及引起宿主细胞哪些蛋白泛素化水平发生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弓形虫效应分子ROP18是其主要毒力因子,其在抵抗宿主免疫清
背景:尿毒症(Uremia)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晚期阶段,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不仅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尿毒症期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CKD患者CVD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除血管钙化外就是尿毒症心肌病。尿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
研究背景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多发生退行性改变,麻醉诱导导致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剧烈,因此,推荐采用个体化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判断容量反应性是GDFT的前提,目前常用微量液体冲击试验(mini-fluid challenge test,mini-FC)、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