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RE-Zn(Ag)系列合金中γ〃相二维生长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作为典型的轻质结构金属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3C产品和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的力学性能较低,耐热性能差,塑性及耐蚀性差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镁合金的发展。沉淀强化是通过等温时效出第二相来提升合金的强度或抗蠕变性等性能的有效手段。目前,在铝合金领域使用沉淀强化已开发出多种高强铝合金。近年来,沉淀硬化镁合金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优异的时效强化效果而广受关注。其中Mg-RE-Zn(Ag)三元合金因其较Mg-RE二元合金较低的RE含量,同时兼具更高的强度和十分优异的抗蠕变性能而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究其原因在于Mg-RE-Zn(Ag)三元合金等温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基面盘状γ"相。有趣的是,该γ"相在等温时效过程中始终保持单胞高度,即二维生长,垂直于基面方向并无增厚现象。γ"相在保持纳米尺度的同时,还保持着极高的热稳定性,这在其他合金体系中未见报道。针对此现象,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 Mg-RE-Zn(Ag)系列合金中γ"相的精细晶体结构及其力学性能。在精细结构的基础上,又重点研究了γ"相,γ"/α-Mg异质界面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解释了γ"相呈单胞高度形核,团簇状生长以及二维生长的机理。本文首先对γ"相的精细晶体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γ"相为准五层原子结构,中间层原子呈部分有序堆垛的密排六方相,γ"相的结构并非仅有一种而是存在多种变体,随着合金中RE:Zn(Ag)比率的变化,这与我们通常对合金中强化相的认知有所不同。γ"相中间层原子堆垛的有序度与合金中的RE:Zn(Ag)值和RE/Zn(Ag)含量有关,当合金中RE:Zn(Ag)比率减小,γ"相中间层原子的堆垛有序度增加,反之亦然。γ"相在垂直基面方向上缺少周期性,本文使用双相材料的组合规则,首次研究了γ"相的力学性能。对γ"相的力学各项异性研究中发现,Ag和Zn溶入γ"相的中间层会产生几乎相反的力学各向异性,而且在同种结构下,Ag相比Zn对γ"相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在γ"相精细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γ"相,γ"/α-Mg异质界面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γ"相在Mg基体的沉淀析出引发其周围的Mg晶格产生压应变,并强烈地改变了α-Mg/γ"异质界面附近Mg晶格的电荷密度分布(电子结构)。这种改变造成α-Mg/γ"异质界面附近Mg原子的空位形成能和溶质原子的扩散能垒值相较体相Mg中的更低,为溶质原子在异质界面附近的快速扩散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学条件。这里认为γ"相在基体中的析出类似于“催化剂”,一旦γ"相在基体中沉淀析出,会改变其附近Mg晶格的几何和化学环境。溶质原子在其周围可快速扩散,促进其它γ"相在其周围的沉淀析出,如此连续反应,γ"相在基体中通常是成对或者成团簇状生长析出。通过表征键合能及体积应变,γ",相在Mg基体中为了降低形核能垒,采取高度对称的三明治结构形式沉淀析出,故而γ"相单层析出。根据通常的台阶-增厚机制模型,溶质原子在α-Mg/γ"异质界面附近的扩散热力学和动力学表明溶质原子在实际时效过程中(~200℃)并不倾向于向异质界面处迁移,能够扩散至相界面处的溶质原子极少。此外,较低的时效温度以及几乎完全共格的α-Mg/γ"异质界面导致缺乏锚定溶质原子的稳定形核位点,台阶在相界面处极难形核。故而,γ"相在等温时效过程中始终保持二维生长。
其他文献
背景:镁离子及白藜芦醇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成骨分化起促进作用,但两者协同对ADMSCs成骨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镁离子协同白藜芦醇对ADMSCS增殖、成骨分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阐述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ADMSCs培养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镁离子或白藜芦醇的完全培养基中,通过CCK-8筛选镁离子和白藜芦醇
重金属污染在食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杂粮因其特有的营养价值,越来越为大众所喜爱,研究杂粮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山西杂粮及其制品为研究对象,确定优化杂粮中铅、汞两种元素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对山西杂粮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确保山西乃至全国杂粮产品的质量安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几种食品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优势劣势,进行
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直销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企业采取传统零售和网络直销两个渠道并存的销售模式。网络直销渠道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传统零售商对网络直销采取抵制态度,造成渠道冲突以及双边效应现象。与此同时,通过双渠道运营的企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风险问题,这些风险对双渠道供应链的运作管理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针对双渠道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研究已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如何
烧绿石结构的锆酸镧(La2Zr2O7,LZO)是二元氧化物,具有高熔点(2300℃),良好的高温稳定性、高催化活性、优良的离子导电性、较低的烧结速率和热导率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涂层材料之一。但其热膨胀系数相比于氧化钇部分稳定二氧化锆(YSZ)较低,是限制其作为涂层材料应用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高锆酸镧的热膨胀系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烧绿石结构的锆酸镧基陶瓷粉末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共
大型旋回破碎机广泛应用于采矿工业的初级破碎阶段,是中粗碎矿石的典型机械设备。目前,高生产能力和高产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原本的旋回破碎机腔形难以达到这两个性能要求。因此,改进和优化大型旋回破碎机的腔形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北方重工PXF6089旋回破碎机为研究对象进行腔形优化设计。根据旋回破碎机工作原理,给出了动锥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并且分析了散体物料的运动特性。基于层压破碎理论,根据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如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主流方式,而且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日趋成熟,移动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手机购物凭借其灵活性和便携性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PC端购物。但现如今移动购物市场出现两极分化,购物软件想要获得用户的青睐,就要注重其本身的可用性水平,可用性水平的高低显著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因此手机购物APP可用性研究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目前
增/减材复合加工技术是结合同轴送粉激光熔覆(Coaxial Powder Feeding Laser Cladding)和五轴(或三轴)CNC立式加工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它是一种分层制造技术,其基于材料沉积和去除的连续步骤来成形三维实体模型。本文介绍了增/减材复合加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研究了当前增/减材复合加工零件过程中的成形机理和机械性能。结合增/减材复合加工成形系统的研究需要和
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镍基高温合金得到了较大关注及广泛应用,为了达到更优的高温抗氧化性和抗蠕变性能,更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实验,而目前激光熔覆作为一种新型的制造方法,由于其快速加热冷却、凝固中元素偏析较少的特点被应用于定向凝固工艺,加之可数控增材成形的特性,在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的修复和制造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目前激光熔覆镍基高温合金工艺尚处于发展阶段,打印样件常出现
随着汽车安全性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车身主体结构材料高强钢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传统的热成形钢22MnB5虽然应用广泛,但其逐渐难以满足韧性、吸能性的要求。中锰钢、马氏体不锈钢等钢种应用于热成形虽然拥有极佳的强韧性,但成本高昂。因此,本文设计新型低成本热成形汽车钢,其拥有比22MnB5更佳的强韧性。本文通过多种显微组织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热轧、冷轧态实验钢在不同热成形工艺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
随着无人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无人机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重要,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对无人机的陀螺仪传感器故障进行分类。目前采用超限学习机算法经过数据有监督学习后输入信号识别故障类型是较好的方法。但大多数情况下,时域数据并不能充分表征数据故障特征,导致分类器识别效果不佳。并且超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及隐藏层阈值均完全随机初始化,随机初始化的参数对分类器的精度影响较大。而且在工程应用中有需要实时学习的数据,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