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抗衡势力背景下零售商的价格和服务决策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产业链纵向市场关系的复杂化,传统的上游卖方主导逐渐转变为零售商买方势力主导的新型纵向结构。买方市场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高度关注。此外,随着生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革新,产业链上下游厂商不仅面临产品价格竞争,同时还存在服务水平的竞争。现实中,京东商城、天猫商城、聚美优品等电商巨头纷纷用服务竞争代替激烈的价格战,如搭配物流配送、退换货、金融贷款、维修保养和体验服务等去吸引消费者。因此,对于这类厂商的价格和服务决策过程,必须考虑服务投入和利润增长的最优策略,即均衡零售价格和最优服务水平决策是什么?零售商价格决策随买方抗衡势力如何变化?零售商的服务投资效率如何影响竞争对手和自身的决策?而对于供应商,批发价格的决策过程随买方抗衡势力和零售商服务投资效率如何变化?基于此,本研究考察买方抗衡势力背景下,零售商的价格和服务竞争过程,以期能够解释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为逻辑,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建设性的管理建议,同时为产业竞争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立足于买方抗衡势力的背景,分析下游零售商抗衡势力增强时,零售商均衡价格和服务水平、供应商最优的批发价格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考察零售商的服务投资效率对下游零售价格和服务决策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首先,构建上游一家供应商,向下游两家对称零售商提供差异化产品,下游两家零售商进行价格和服务的竞争。考察下游零售商都不提供服务、下游单一零售商提供服务以及下游两家零售商都提供服务这三种情形,并给出供应链中参与企业的均衡策略及利润。研究表明,下游任意一家零售商提供服务时,若产品差异化程度处于一定范围内,则零售商的服务投资效率越高,他的均衡零售价格和均衡服务水平越高,而对手零售商Rj的均衡零售价格随自身服务投资效率单调递减。而下游两家零售商都提供服务时,零售商Ri的服务投资效率越高,他的均衡零售价格和均衡服务水平越高,而随对手零售商的服务投资效率单调递减。研究还表明,更好的服务对应的是更高的零售价格,且本研究发现在下游都提供服务时,产业利润是最大的,即上下游的参与者都希望下游零售商去提供服务以期得到更高的利润。考虑抗衡势力背景下零售商的决策问题,考察下游都不提供服务,零售商进行伯川德竞争;只有连锁零售商提供服务,下游进行价格竞争;下游两家零售商都向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进行价格和服务的竞争。研究表明,零售商服务水平和均衡价格并非正相关,且在产业利润最优的情形下,上下游参与者的利润并非都达到最优,即连锁零售商只有在本地零售商不提供服务时,愿意付出成本去提供服务,而本地零售商则倾向于与连锁零售商同时提供差异化服务,供应商也愿意促使下游都提供服务。另外,随着抗衡势力的增加,批发价格在下游至少一家提供服务时的情形下都是呈倒“U”型变化,而上游供应商给予下游连锁零售商的批发价格都是递减的。
其他文献
买方抗衡势力是衡量纵向关系中下游买方相对上游卖方的一种购买优势,现实中,具有抗衡势力的下游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通常存在明显的采购优势。买方抗衡势力问题最早可追溯到Galbraith提出的“买方抗衡势力假说”,该假说认为“产业链可以通过一种垄断势力来中和另一种垄断势力,如大型零售商总能够获取比同业更加优惠的交易合约,并且将这种成本节约传递给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利用其销售渠道、品牌或技术专利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乳制品行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随着三聚氰胺为代表的乳制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开始对国产乳品产生信任危机。实行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实现从源头控制乳品安全和质量,自营牧场、饲养奶牛、加工制造,从而生产出可靠放心的产品。为了应对危机,国内乳制品企业纷纷通过并购或自营方式,进行全产业链模式的改造。但是全产业链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对公司的经营会产生重大影响,
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涉及到公众利益,需要让不同类型的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并给出针对方案或指标的评价信息的决策问题。在传统的技术环境下,通常是采取仅有少数公众参与的听证会或群决策的形式来解决这类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互联网平台让公众在线针对决策方案或指标给出评价信息。决策者如何利用大规模公众在线给出的评价信息进行决策是一个值得关注、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需要指
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JD作为中国的综合网络零售商,以全品类正品备货和当日或次日达的送货时效被消费者认可。由于JD为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全国七大区亚一物流园区也均为自建库房,因此随着业务体量的不断增加,供应链成本越发突显,其中库存成本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库存成本项的分析,发现JD二级仓补货策略急需优化,不精准的前置补货会造成库存成本增加,增加滞销风险,亦会损失相应的订单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凸显出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促使依靠第二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东部发达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以遏制环境问题继续恶化。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步伐不协调,在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中西部地区为加速推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吸引投资。污染产业区际间转移应运而生。当前我国区际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已成为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于产业转移的现有研究主要分两方面:(
沈阳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国家新一线城市,近年来人口构成不断发生变化,从整个幼儿教育市场来看,增长态势相对较好,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日臻完善,政府和民间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随着家长支付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和家长对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对特色园和高端园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幼儿教育市场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要看到,由于基础薄弱,负债高,学前教育在我国目前仍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短板。
混合寡头市场有着广泛的现实背景,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很多行业如零售业、银行、电信行业都是非常典型的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并存的混合寡头市场结构。混合寡头市场结构的存在形成市场上不同决策主体的不同决策目标,导致企业不同的决策结果,如空间选址差异。而对于我国来说,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结,国有企业还承担着市场监管、经济调控等多重任务,因此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近年来越来越
中国用30年时间就走完了欧美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历程。我国工业、经济、社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使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愈发尖锐,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发挥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环境质量。工业企业可以通过环境技术创新改变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技术创新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众多学者基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做出了关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已经被很多研究结论证实。我国资本市场与美国、欧洲等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股利分配不稳定不连续。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是符合我国市场发展需要的。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股利政策的理论知识,对国内外研究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从七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之后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这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开拓海外市场、规避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获取资源和技术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跨国企业绩效提升。但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进程中,跨国企业绩效的提升并非易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遭受一系列的负面事件、来源国形象等刻板印象,例如,“价格歧视”、“政府支持”、“中国制造”等,这些负面事件或消极评价的存在会使中国企业逐渐被污名化,最终导致组织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