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GL与J2ME的动态导航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作为当今交通运输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融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解决交通领域的现实问题。在ITS涉及的众多领域中,路径导航系统通过向用户提供导航服务方便民众出行,成为ITS研究的重点。在原有路径导航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实时动态的交通信息而产生的动态导航系统,在方便个体用户出行的同时,合理疏导交通流,不改变道路基础建设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交通状况、保证交通安全、提高交通网络使用效率,因此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交通状况和科技发展趋势,对动态导航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设计。在系统结构选择方面,为简化移动终端的复杂度,便于实现后台的集中管理,本系统选择中心式、导体航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GIS地图系统,移动导航系统和导航数据库系统。在服务提供方式方面,本系统采用C/S模式,用户从手机等移动端登陆,访问后台的GIS地图服务器获取最优路径。根据中心式导航系统的功能设计,本论文予以具体实现。本系统目的在于对动态导航系统的科学研究,根据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主要采用开源的开发平台,使用通用语言从底层独立开发小型的科研型导航系统。其中GIS地图系统,主要实现可视化电子地图的显示、操作,以及导航算法。为建立美观、易用、稳定的地图系统,本论文采用开放式OpenGL框架下C++开发方式实现。移动导航系统,主要实现移动客户端和后台GIS系统之间的查询响应和通信过程。为建立安全可移植的移动导航系统,本论文采用J2ME移动开发方式实现。导航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实现路网数据的存储和操作,满足小型导航系统需要。在建立中心式导航系统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路径寻优算法。路径寻优是GIS最基本的功能,也是路径导航系统的核心功能。动态路径导航中车辆行驶路线方案在导航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时交通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在分析传统路径寻优算法的基础上,针对Dijkstra算法和A~*算法作出改进,并采用并行方式组合使用两种改进型的算法,新的组合算法结合了A~*算法高效性和Dijkstra算法的可用性,从而提高了算法整体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加入了实时交通信息,利用这些实时交通信息预测路网交通状态,使所求最优路径更加贴近实时的交通状态,切实达到诱导目的,从而提高整体路网的运行效率。在路径导航的过程中,实时交通信息数据的应用使路径导航系统具有实时性与动态性,而这一特性将使路径导航更符合路网的实际状态,也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实用性。最终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中心式动态导航系统应用方法可行,系统平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现在多种多样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接入环境,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取信息的需求,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把现存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无缝整合,构建一
多媒体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要求视频编码不仅要具有好的容错性,还能根据网络带宽、接收设备和用户需求自适应的进行调整和传输。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作为一种高级的编码方法
期刊
TD-HSUPA是上行链路方向针对分组业务的优化和演进,它是继TD-SCDMA HSDPA后,TD-SCDMA标准的又一次重要的演进。为了支持HSUPA特性,TD-SCDMA系统上行新增加了增强型上行链路专
延迟容忍网络是一种新型的面向信息的覆盖层网络体系结构,其网络特点以及所采用的保管传输协议很容易造成节点缓存资源的耗尽而引起网络拥塞,而网络拥塞是响应网络服务质量的
现有的医院监控系统大多是第二代半模拟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应用中存在许多缺陷。第二代视频监控系统适合小范围的区域监控,系统的可扩展,可更新能力、系统监控点间的协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能提供音频节目的传统调幅广播不再满足需求,且在频谱愈加宝贵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利用所占用的频带资源,迫切需要数字化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接入技术(OFDMA)由于具有高容量、高频谱利用率等优点,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在MIMO-OFDMA系统中的调度技术
长期以来,电信运营商都是以专业网络为核心建设响应的网管子系统。由于专业网管采用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协议的不同,建设综合网管时需要考虑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网络协议互不兼容、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过程中有噪声的存在,语音信号在到达接收端时质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通信无法进行。为了提高语音质量,人们采用了多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