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的临床观察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加减龙胆泻肝汤对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患者的影响,来探讨加减龙胆泻肝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门诊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选择厄贝沙坦片(安来)治疗,疗程均为4周,通过治疗前后血压变化、降压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来观察临床疗效,同时对试验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均要记录,本试验采集的数据资料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降压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降压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前12.37±2.21,治疗后4.37±2.71,对照组治疗前12.90±2.02,治疗后8.67±3.28,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单项证候均可改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改善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赤、目赤、口干、溲赤证候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口苦、便秘P值>0.05,差异无意义。5.安全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未见异常,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结论:1.加减龙胆泻肝汤对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和临床疗效。2.加减龙胆泻肝汤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患者的中医证候。3.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火上扰型)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1.首先,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评价健脾益气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2.其次,在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筛选出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最后,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明确补中益气汤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的保护和修复情况,评价补中益气汤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效果以及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1.循证医学研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
目的:网络药理学-药物共同作用成分靶点的分析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究清润颗粒的药理作用;分析探究中药颗粒剂清润颗粒的饮片最佳提取工艺、清润颗粒生粉最佳赋型工艺;对清润颗粒止咳、化痰、抗炎、免疫调节的药理作用作用进行药效学验证,为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实验数据库,探索清润颗粒主要药物成分药分子水平药效学作用机制。2.采用正交设计,基于君臣佐使的传统组方原则与现代药理
目的:采用文献研究法确定肺脾肾体质辨识分型及体质量表条目库,应用德尔菲法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为儿童肺脾肾体质辨识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应用文献学、信息学收集研究小儿肺脾肾体质学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确定体质辨识标准,对小儿肺脾肾体质相关特征词频整理确定体质量表的条目池。2.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设计三轮条目重要性评价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scale量表法赋值量表条目,通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急性期刺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伴耳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出针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伴耳后疼痛患者止痛效果更强、疗程更短、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针刺取穴、操作均相同。对照组:急性期(发病≤7天)浅刺,静止期(发病8-20日内)采用常规针刺;观察组:急性期内浅
目的:通过对肝经郁热型干眼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观察研究,探讨刮痧结合中药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今后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提供可行性依据,开拓中医治疗干眼的方法。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经过专科检查确诊为肝经郁热型干眼患者60例,对纳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刮痧结合中药汤剂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纯中药汤剂
目的:采用苍附导痰丸合香棱丸加减(以下简写为自拟祛瘀化痰方)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痰瘀互结证)术后患者,以减少息肉复发、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月经情况,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内膜息肉(痰瘀互结证)术后患者共74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因失访脱落1
目的:观察并比较推拿联合针刺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颈椎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探讨推拿联合针刺和单纯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差异的机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疗法,同时也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及骨一科门诊,并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过程中脱落1例)。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经颅多普勒超声三个临床量化指标观察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相对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从中医角度中通过肝肾论治探讨眩晕的病因病机以及眼针联合项部针刺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资料及方法:选择来自从2019年9月起至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中,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型眩晕患者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
目的:通过对中药方剂治疗热性哮喘的相关文献数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为后续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并通过观察定喘汤加减干预热性哮喘,分析症状评分及控制情况等,评价其对热哮的治疗作用,为其发作期治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材料与方法:(1)通过对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热哮的中医用药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起到2021年2月,将符合标准的方剂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
目的:本文基于对痰瘀互结证的现代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探究痰瘀互结证的本质,以期为现代痰瘀理论的创新及痰瘀互结证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收集中国知网中1986年-2020年所有与痰瘀互结证相关的文献,严格按照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建立痰瘀互结证数据库,对西医疾病、实验室指标、文献年代等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从而发现痰瘀互结证的本质并总结规律。同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