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型风机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建模及其并网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持续快速发展,风机正逐步替代同步机成为局部地区电力系统中的主力电源,并改变着电力系统暂态行为。近年来,国内外电力系统不明机理的暂态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风电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电装备暂态特性不同是导致风电并网系统暂态稳定机理相较传统电力系统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迥异于由转子运动方程统一表征的同步机,风机暂态特性由其多样化控制结构决定。典型风机是由多尺度(交流电流控制/直流电压控制/转子转速控制等时间尺度)正常控制和多尺度暂态切换控制构成,导致风机在不同属性(包括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等)故障下具有多尺度、多样化的暂态特性。受风机暂态特性影响,风电并网系统暂态稳定问题呈现出新的多尺度、断续特征,致使基于同步机暂态特性而形成的传统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部分结论面临失效风险。因此,迫切需要重新认识与剖析不同属性故障驱动下风机各尺度暂态特性及其作用下的风电并网系统多尺度暂态稳定问题。
  关于此问题,现有研究以面向数值仿真的模块化、数学化建模为主,聚焦于风机对特定场景下同步机暂态稳定的影响,对风机自身多样化暂态特性的整体认识和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机理解释不足,更缺乏对以风机为主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的系统性研究。
  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面向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的风机一般化建模方法,并重点以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简称“双馈型风机”)转子转速控制尺度(约秒级,与同步机机电尺度对应)为例,构建了正常/暂态控制策略下统一暂态模型。其次,以控制切换与否为依据,从故障程度和故障阶段两个维度提出了风电并网系统暂态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思路,并在简单电力系统场景中,以内电势为视角,分析了双馈型风机自身及其与同步机之间的暂态行为及物理过程。具体内容包括:
  (1)阐述了双馈型风机多时间尺度暂态特性及其并网系统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稳定问题。诠释了双馈型风机物理结构的多尺度控制和多尺度切换特征。构建了双馈型风机多尺度暂态特性及其并网系统多尺度暂态稳定问题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根据不同故障程度(浅度/深度)和持续时间(短时/中时/长时)剖析双馈型风机多尺度暂态特性,从多时间尺度(交流电流控制/直流电压控制/转子转速控制尺度)划分风电并网系统暂态稳定问题。重点阐述了转子转速控制尺度下风机并网系统暂态稳定问题的内涵与挑战。
  (2)以统一刻画装备的暂态外特性为目标,构建了多样化控制下双馈型风机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模型。从系统暂态演化过程的基本因果关系(即“功率激励–内电势响应”)着手,提出了一般化的装备暂态建模方法,统一构建了正常控制和暂态控制下双馈型风机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模型,并阐明了多种暂态模型与不同故障程度和故障阶段下风电并网系统暂态行为的对应关系。该模型直观反映了双馈型风机暂态响应的物理过程,为解释装备暂态特性在系统暂态行为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帮助。
  (3)分析了正常控制下双馈型风机暂态特性及浅度故障下单双馈型风机–无穷大系统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稳定性。基于正常控制下暂态模型,归纳了不同有功支路控制策略下双馈型风机暂态特性的共性与差异性。基于此,从内电势相位运动的视角,分析了单双馈型风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机理,研究了浅度故障下,采用不同有功支路正常控制的双馈型风机内电势相位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稳定行为和单调发散失稳行为及不同控制策略和参数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由双馈型风机锁相同步支路非线性特征和极坐标变换耦合特征带来的系统暂态失稳新机理以及相位单调失稳新形态。
  (4)分析了暂态控制下双馈型风机暂态特性及其作用下的深度故障下单双馈型风机–无穷大系统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稳定性。归纳了暂态控制下双馈型风机的暂态特性。基于此,分析了深度故障期间和故障恢复初期系统暂态行为及关键影响因素。揭示了各关键因素对故障恢复后期系统初始状态变化及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从能量积累的角度给予物理解释。
  (5)分析了不同故障程度下双馈型风机–同步机两机系统的转子转速控制尺度暂态稳定性。阐释了双馈型风机转子转速尺度动态与相近的同步机机电尺度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及物理过程。分析了不同故障程度下两机系统转子转速尺度暂态稳定性,揭示了不同控制下双馈型风机暂态特性对两机系统转子转速尺度内电势相对相位暂态行为的影响机理。最后,归纳了各控制参数以及风电接入比例对两机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规律。
  本文所提的面向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的风机一般化建模方法和风电并网系统暂态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思路,为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安全稳定运行基本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初步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电网是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柔性直流电网在直流短路故障期间将呈现各种形式的暂态应力,对系统安全构成潜在危害。因此,直流故障保护是柔性直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而系统深入地分析直流故障行为是实现直流故障保护的根本途径。故障自清理MMC和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
摘 要:本文针对影响当代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制约因素,从高等学校教育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知识经济时代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养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观念;人才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人才不应只遵循旧的学术符号,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新趋势,积极发现新规律,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善于创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以校园田径文化作为切入点,深度解析了高职田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缘由进行了深度解剖,并以此为基础就优化高职田径课程提出了相关方案,以期在校园田径文化视角下推动高职田径课程的教学水平、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田径;教学;运动  一、校园田径文化的内涵  我国最早出现“文化”一词的是古籍《周礼》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更有西汉刘向的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适应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形式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开拓新思路,寻求新载体,增创新优势,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自觉性,才有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生育;应用探讨  前言: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
期刊
摘 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由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存在着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本文阐述了诚信的基本内涵和高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高校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揭示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考  一、诚信的基本内涵  诚信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
期刊
摘 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娄底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在对娄底市公民生态文明状态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角度探索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
期刊
摘 要:当代诗人林诚安先生的诗词具有自然质朴的特点,往往溶雕刻洗练于平易近人之中,出于自然而见锤炼之功。其写景诗词,则从一些人所不经意的景物间,发现某种自然美和生活情趣,往往富于理蕴。其竹枝词,以诚挚的感情和朴素的言词,真实地反映了民族风情与淳朴习俗。其所作散曲、诗钟,亦均声韵和谐,琅琅上口,曲味浓厚,不失当行本色。  关键词:林诚安;诗;词;竹枝词;散曲;诗钟  《林诚安诗词散曲选》中有一首《飞
期刊
配电网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分布广域,运行环境恶劣,随机故障频发,易引发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并直接导致用户停电。准确、可靠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是加快故障恢复、减少停电时间的关键。配电网主要为树状多分支、多分段结构,其故障定位通常包括故障选线、区段定位及故障点精确定位等不同层次概念,现代城市配电网的故障定位主要解决区段定位及故障点定位问题。现有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普遍利用
大型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期间将产生大量的高能逃逸电子,如果不加以缓解则会严重损害装置壁,威胁装置的安全运行。因此避免和缓解破裂期间逃逸电子的产生是未来装置的关键问题之一。外加共振磁扰动(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 RMP)作为抑制逃逸电子产生的方法,可通过增强磁扰动水平破坏磁面从而实现促进逃逸电子损失的目的。目前,不同装置中已开展了磁扰动对逃逸电流影响的相关研究,然而实验结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外加磁扰动对逃逸电流的影响较为复杂,需综合考虑各种参数的作用。且各个装置的参数
平顶脉冲磁场(Flat-top Pulsed Magnetic Field,FTPMF)综合了稳态磁场稳定度高和脉冲磁场强度高的优势,是脉冲磁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比热测量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科学实验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提出了磁场稳定度优于100 ppm、无纹波,同时平顶持续时间100 ms以上的磁场环境要求。目前,虽然各国采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