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浊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困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困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小儿推拿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并制定切实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儿童肥胖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困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人,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患儿健康饮食及运动教育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健脾化浊小儿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每周治疗三次,隔日一次,共治疗八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皮脂厚度、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两个月后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是否形成正确的健康的行为方式。使用SPSS.2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体重、BMI腰围、腰臀比、皮脂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两个月后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的患儿有41.18%。结论:小儿推拿手法的方法对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困型)患儿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体重、BMI、腰围、皮脂厚度、中医证候。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很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抗逆力水平低下,他们大多心理孤僻、敏感、内向,伴随而来的是心理发展、社会发展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化与人生发展,因此,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从抗逆力的乐观感、效能感和归属感出发,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围绕
为筛选出对小麦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效高且安全性好的种衣剂,选用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等4种种衣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和22%噻虫·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这3种种衣剂对地下害虫、蚜虫及苗期纹枯病的防效都较为理想,推荐在生产中使用。
在进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将古典名著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提高。事实上,流传至今的古典名著都是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一定深远的含义。幼儿园老师要对语言教学进行大胆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古典名著感受到语言艺术魅力。
适当休耕是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我国最典型的地下水超采区定量综合分析土地休耕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可为合理有序推进耕地休养生息政策、促进区域水资源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从地下水生态修复、粮食作物产量与社会经济稳定3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因子,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445个乡镇为评价单元,首先对各指标进行了单因子评价,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获得指标权重,进而得到土地休耕适宜性综合
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各产区小麦病害的发生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小麦五大产区(华东麦区、华中麦区、华北麦区、西北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病害发生危害具有区域性特点,华东和华中麦区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发病面积较大,且造成产量损失占比远超其余三大产区;华北麦区以白粉病发生最重;西北和西南麦区锈病和白粉病发生最重。我国小麦
<正>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就是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
期刊
推进制度变迁,最终实现善治,对于地方政府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创新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而且是为了从地方创新带动整体创新,从而实现社会与政治的整体发展。这个目标最终是否可以实现,关键就要看地方政府的创新是不是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从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地方政府创新的相关经验,对于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探索丙硫菌唑在国内主要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生测试验(菌丝生长速率法、叶片法和盆栽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研究丙硫菌唑对6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大豆锈病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靶斑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6.075 3、0.152 2、0.728 6、5.929 7、0.443 9、1.246 2 mg/L。针对番茄灰
基于监测数据及统计资料,总结分析了近30年河南省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演变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病虫草害种类多,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严重。1991年以来,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等持续发生为害较重,赤霉病、叶锈病等上升为主要病害,条锈病近年呈回升态势,地下害虫、吸浆虫等发生为害呈下降趋势。此外,在黏虫、黑穗病等病虫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茎基腐病、孢囊线虫病等新病虫出现、发生范围扩大。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