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与伊藤仁斋的人性论之比较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7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人性论,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这也是其代表性思想之一。伊藤仁斋的人性论思想受孟子的影响很大,但也对此有新的解释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是对战国时代著名哲学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家伊藤仁斋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考察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文献调查法。通过对孟子的著作《孟子七篇》文章中围绕“性善”的发言和对伊藤仁斋的代表作《童子问》和《语孟字义》中有关“性”的论述进行分析,以得出两人关于“性”的思想的真实内涵。另一个是比较研究法。通过探讨伊藤仁斋对孟子的人性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来总结孟子和伊藤仁斋关于“性”的思想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从两者的比较中考察人性论。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部分来进行考察论述。序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并对有关孟子和伊藤仁斋的人性论思想的先行研究及其问题点进行论述。第一章将对孟子和伊藤仁斋进行相关介绍。进而通过分析两人在其著作中的相关发言,根据两人对人性的不同定义和解释,来阐明两人关于“性”的思想的内涵。在第二章中,通过分析二人各自著作中的内容,对两人关于达到性善的手段的思考进行论述,比较孟子和伊藤仁斋思想之不同并追溯其内涵。在第三章中,对孟子和伊藤仁斋关于“性”的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社会背景,探讨其中原因。结论部分,对孟子和伊藤仁斋关于人性论的比较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并对两位学者的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及其研究价值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的护理需求,评价辅助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情绪改善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满意度与饮食、用药、运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存量房即二手房的交易热潮也在持续上涨,但在存量房交易的背后,存在着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降低交易风险,促进房地产交易市场平稳运行,政府机构作为存量房交易资金的监管主体,应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本论文从存量房交易市场资金监管上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柳州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统领、教学内容为核心、教学方式为关键、教学实践拓展、教学考核为导向,从这五个维度统筹推进,实现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
期刊
“诚”从春秋时代表示“敬神”的宗教观念开始逐渐演变,发展成具有道德、哲学意义的重要儒家思想概念,并在中日两国扎根。在中日儒学者关于“诚”丰富的诠释中,南宋的朱熹和江户时代的伊藤仁斋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且两者关于“诚”的诠释上有许多异同点。朱熹认为“诚”是“理”之本性,将“诚”解释为“真实无妄”。而仁斋认为“诚”是纯粹之“情”,将“诚”解释为“真实无伪”。前者将“诚”与“理”相结合,使其上升到了形而上
工匠精神引领下,工匠精神应从教学前导、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以及特色课程这四个方向进行渗透,先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感受工匠精神对自我、对社会、对国家的积极作用,再在日常教学中大量引用涵盖工匠精神的案例,扩大工匠精神对学生思想的正向影响。创建工匠精神引领下的特色实践课程,令大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形成坚定的工匠精神。再于考核体系中加入工匠精神内容,夯实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
伊藤仁斋在对朱子学的学习中经历了接受、怀疑和批判的过程,衍生出与朱子学不同的"性""道""教"的理解,从而创立了江户时期重要的古义学思想。对于仁斋古义学形成的梳理可以更好理解其内容与朱子学的区别,还可以从中理解古义学在江户时期的重要性。
音乐剧《蝶》是我国音乐剧的代表剧目之一,是我国音乐剧发展的里程碑。其音乐形式丰富多姿,剧情设计富有深度,其中不少的唱段都成为经典,常出现在各种舞台上。在这些唱段中,梁山伯的唱段《诗人的旅途》以及《心脏》更是其中代表之作,这两个唱段目前已成为艺术院校考试和比赛的必唱曲目。由此,文章以《蝶》剧中梁山伯的主要唱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梁山伯的人物形象以及两首主要唱段的音乐结构与演唱技巧,希望能够为众多演员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成为大篆、小篆、隶书,最后发展成为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钟繇是魏晋时期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兼善诸体,博取众长,终成一家。不仅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崭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还对当代小楷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