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正规自雇者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企制度的改革衍生出大量的下岗工人,他们中的一部分转变为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成为了非正规自我雇佣者的最初构成形态。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形势产生重大改变,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居家办公SOHO(Small office and Home office)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选择自我雇佣,这时专职自由者成为了非正规自我雇佣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业”、“人人创新”的新态势。由此,新时期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非正规自雇人员进一步发展壮大,非正规自雇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就业形态。并且我们可以预计,在上述工作方式、双创政策及“互联网+”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多重效应下,未来非正规自雇佣者还会进一步拓展。非正规自雇佣者的出现一方面顺应了经济产业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更多的就业。然而,和正规就业者(或称“工资雇佣者”)相比,非正规自雇者工作没有全面的福利保障,享有的社会保护很有限,他们不得不对自己和企业负责,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而社会保险是一项应对风险、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制度,非正规自雇者对社会养老保险是否有迫切的需求,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非正规自雇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选取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为代表,分析影响其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具体因素,并根据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非正规自雇者获得更好的社会养老保险权益提供建设性意见。本文对被调查者的个人特征、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及其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非正规自雇者多为中年已婚男性,拥有1-2名子女,多为群众,党员面貌较少,身体和心理健康,受教育程度集中于初中及以下。从收入情况来看,被调查的非正规自雇者2014年个人收入平均值为46,589元,略低于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1,且存在贫富分化差异,自评家庭经济处于平均水平;从地区分布来看,被调查的非正规自雇者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从社会认同角度来看,被调查的非正规自雇者更认同“子女负责养老”,对社会公平的认同度较强,对社会的信任感较强,社会交往频率较高。本文进一步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雇者参保与婚姻、年龄、教育资本、健康水平、养老责任认知、社会公平感知、对社会的信任感、社会网络关系、个人经济资本等因素相关。从正相关角度讲,越是已婚中年自雇者,参保比例越高,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社会责任感较强,从而更愿意参保;教育资本越丰富者参保比例越高,显示出教育人力资本对该群体参保具有挤进效应;越是社会公平感知强的自雇者,参保比例越高;越是对社会的信任程度高的自雇者,参保比例越高,这两方面共同说明自雇者对社会的认同程度将有利于参保的。从负相关角度讲,越是认同“养老自己负责”的自雇者,参保比例越低;越是社会网络关系强的自雇者,参保比例越低;越是身体健康者参保比例越低;越是个人经济资本丰富的自雇者,参保比例越低,这三方面共同说明一部分非正规自雇者对自己的生存能力非常自信,故参保对其作用不是很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完善非正规自雇者养老保险政策:一是,强制非正规自雇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过渡型参保缴费基数;二是,实施非正规自雇者养老保险减免政策并建立养老保险项目衔接机制;三是,优化非正规自雇者社会网络关系和提升自雇者职业素养,进而营造利于非正规自雇者参保的良好环境。在十三五规划“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指导下,本文建议在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础上,遵循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原则,区别于非正规受雇者,对非正规自我雇佣人员进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建设,以推动非正规就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养老保险全民参保计划早日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建设完善和推广覆盖,在解决“人人有保”基础保障的同时,大病医疗体系及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于大病医疗保障这一专项领域的制度研究及执行探索显得迫切而亟需。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始于1982年,最早是由南非的商业保险公司提出的新制度,保单中有寿险组合,同时投保人采取自愿的措施。到1995年,国家开始大力普及大病医疗保
5G的正式商用推动了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导致通信环境更加复杂、信号调制制式更加多元化。通信系统终端接收信号并解调出信号携带信息,此过程中调制信号制式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调制信号的识别主要有两大类方法,基于决策理论的识别方法和基于特征工程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这两类方法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但需要充分的先验知识和繁杂的理论推导,在低信噪比下,由于受到信道环境的影响,对通信信号的识别性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加快,新兴产业和新一代信息蓬勃发展,科技力量不断进步,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人工智能、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迅速崛起,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政府和企业都对其重视起来,并做出了相应变革。在此趋势下,软件企业更应该大力发展新兴技术,将相关技术融入到现有产品中,同时拓展业务,调整战略使其进一步转型升级。软件企业也应该顺势而为,提高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软件价值链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和组织病理学的结合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病理图像的特殊性,使得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诊断时面临着两个挑战。其一是由于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和保存时间等因素出现染色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会使组织病理学医生或人工智能诊断疾病过程中产生分歧,这些分歧将对诊断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尽量消除这些差异性,对病理图像实施染色归一化方法是必要的一个步骤。其二是数据量过少,医学图像等数
氮化硅等陶瓷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密度小、热膨胀系数低和弹性模量适中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认为是制造陶瓷轴承最适合的材料。目前,采用氮化硅陶瓷球作为滚动体的全陶瓷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一种基于人造卫星的、可在全球或近地表面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随着GNSS的发展完善,旧有单模式、单频率接收机逐渐无法迎合高精度要求,研制多模多频GNSS接收机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如今我国GNSS接收机大多依赖国外OEM产品,普遍存在成本高、功耗高、体积大和通用性低等问题。本课题主要以GPS、GLONASS和BDS系统为主要研究应用对象,研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因制备方法简单、发光颜色可调控、半峰宽极窄等特点在显示发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用于QLEDs的Cs Pb Br3QDs的发光稳定性问题,通过降低材料的
随着智能定位系统诸如GPS,RFID,条形码,二维码之类的位置获取技术的日益普及,使得移动对象轨迹数据收集成为可能,轨迹数据挖掘也成为了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大分支。目前国内外轨迹挖掘研究大多集中在地理环境领域,对生产制造领域的研究较少。支持RFID的车间生产数据作为特殊的轨迹数据包含着大量丰富的信息,但是数据质量差,数据之间关联性复杂以及缺乏相应的手段处理导致这些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周期预测是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监督和激励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面对自然风险和日益复杂的商品经济,分散生产的小农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合作生产方式。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陆续出现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后合作经济组织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呈现出农户参与度不高、组织不够稳定、规模小等问题。根据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供给的正式制度安排,可以促进合
首先分析倾斜孔深度测具的活动量杆及其接触面间空间交点检测特点,再利用辅助滚棒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及检测、数据换算;解决了倾斜孔深度测具接触面与其活动量杆空间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