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中诉讼离婚标准的冲突及化解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自由权利意识的提升等,我国的离婚率已经变得相当高且仍有逐年攀高的趋势。离婚问题逐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我国,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协议离婚的限制条件较少,只要夫妻双方之间达成离婚协议,便无其他障碍。所以,协议离婚的方式也成为了当下最主要的离婚方式,选择协议离婚的人数远远超过选择诉讼离婚方式的人数。然而在诉讼离婚方式中却呈现出另一种景象,不仅离婚远不如协议离婚那样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比较难。有的离婚案件要历时几年,历经两次、三次甚至是四次起诉,才有可能最终离婚成功,这与协议离婚之简便形成了鲜明对照。我国现行的婚姻法采用例示主义的模式规定了“感情破裂”这一诉讼离婚标准,也即只有夫妻间符合“感情确已破裂”的条件后才能够获得法院的支持。“感情破裂标准”在我国古代是不存在的,乃是近现代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由中国共产党所发掘,并历经多次演变,才最终确立下来的。这一标准既是实践的产物,也是符合时代发展与我国国情的产物。它以其独特的双重作用规制着诉讼离婚,既有效的保证了离婚的自由,又对自由离婚做出了规制,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发挥着其弹性属性。然而通过对众多诉讼离婚案例的分析,发现在我国的诉讼离婚中,感情破裂标准适用比较僵化、保守,使其在限制随意离婚的作用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却削弱了其在保证离婚自由上的功能发挥。这样,感情破裂标准在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中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逻辑,二者相冲突。这一冲突其实质就是法律文本与法律适用之间的冲突,这也是法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本文就是以诉讼离婚标准作为切入点,来透析其在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中的两种不同体现及运作逻辑,从而指出冲突之所在,进而分析其原因与结果,并试图为解决这一冲突探讨可行的方案。全文共4万多字,包括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点出法律适用与法律文本冲突这一话题,并以当下较突出的诉讼离婚现象为切入点,综述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正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法律文本中设计的感情破裂标准。首先对诉讼离婚标准的起源、演变及确立进行脉络梳理,意在寻求其之所以最终被确立的原因;然后分析其在现行法律文本中的具体表达,在了解法律文本对其规定的基础上弄清文本设计此制度的逻辑。第二部分,司法实践中认定的感情破裂标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搜集了520个相关案例,然后依据当事人请求离婚的理由进行分类,再对各类案件进行具体分析,总结诉讼离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特点及逻辑。第三部分,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中诉讼离婚标准的冲突。首先,指出法律文本中设计的感情破裂标准与司法实践中认定的感情破裂标准冲突的内涵乃是关于感情破裂标准的两种不同逻辑表达:法律文本中的设计意在平衡离婚自由与自由离婚,而司法实践中为了追求稳定秩序与效率等而对这一标准保守适用。其次,分析冲突形成的原因。法律的设计乃是建立在对先前标准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了当下社会现实与婚姻的现实属性;而司法实践运作逻辑之所以如此,则是受传统思想、内部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后,指出这一冲突造成的后果:不仅难以实现其秩序的追求,反而容易造成新的不和谐,违背了法律文本中设计该制度的初衷。第四部分,冲突化解的方案探析。一方面,立足于司法实践,从思想与具体制度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基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之间的互动理论,对法律文本的表达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发挥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回应本文立论。总述感情破裂标准在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中两套逻辑与功能的实际发挥,点明其意义,并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后,来自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的冷却水从底部注入堆芯,使得燃料元件表面在短时间内从高过热状态骤冷至饱和温度,从而保障了燃料元件完整性,并降低了事故严重性,这一过程称为再淹没冷却。最小膜态沸腾点作为骤冷发生的起始点,可以衡量堆芯燃料元件是否已经充分冷却,因此最小膜态沸腾点对反应堆安全分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针对最小膜态沸腾点的研究,目前主要关注再淹没过程中最小膜态沸腾点处所对应的壁温以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之穴位液氮冷冻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气虚证患者的哮喘控制(ACT)水平、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初步讨探其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液氮冷冻治疗,每年夏季2次,2次为1个疗程,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CT、生活质量(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质量问题越发突出,已成为国家的重点研究主题。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服务层次比较低端,需迅速提升其服务质量以解决知识产权服务业遇到的问题。本文以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H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来解决H公司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本次研究从H公司的基本情况出发,介绍H公司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顾客感知服务模型的相关理论,对H公司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分为22
肺癌是目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威胁最大的癌症之一。为了在减轻医生负担的同时提高肺癌的诊治效率,深度学习被引进临床进行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深度学习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拟合以学习数据的内在表征特性,数据的规模越大、模型的性能就越好。由于医学领域的特殊性,通常很难获取到大规模的标记数据集。自监督学习不需要数据拥有标签,依靠数据自身特性对模型进行训练,有助于模型性能的提高。针对CT图像中肺结节良恶性进行分类的
色彩作为营造画面意境的重要表现形式,历来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张书旂花鸟画的色彩为研究对象,在对张书旂生平与艺术经历梳理的前提下,探析其作品用色的渊源;然后通过对他主要绘画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阐述张书旂花鸟画的设色手法及色彩特征,揭示其色彩观念虽受西方艺术的影响,然而精神根源来自于对传统绘画色彩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更好的展示他在绘画艺术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期望能够获得一些更有价值的科学
遮挡情况下的行人检测与跟踪一直都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公开的难题。在高速公路外场环境中,由于光照变化、摄像头高度不一、遮挡众多等影响,导致行人具有多尺度、变尺度、形态多样的特点,增加了行人的检测与跟踪难度。因此,研究基于高速外场环境下局部遮挡的行人检测和跟踪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深入研究YOLO算法遮挡检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高速外场下的行人检测算法框架FFSA-YOLO。针对Deep
正常运行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产品使用寿命长达数十万小时,传统的测试方法测试时间长,成本高昂。在LED退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极端条件,如高温、低温,振动和热冲击等情况,这种极端环境会加剧LED性能退化。如果能对LED寿命进行有效预测,可以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节省工程实践的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遗传蚁群混合算法优化的LED寿命预测模型,并能够克服单纯采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源泉,员工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其创新行为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力量。我国是一个重人情、讲关系的国家,领导区别对待的现象在中国企业广泛存在,会对员工和组织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关于领导区别对待现象的研究较为薄弱,概念和操作杂乱,其作用后果和内在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本文在中国文化情境下,以“差序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算法快速发展,算法性能不断突破。但是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多尺度人脸检测仍然值得探究。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改进Center Net的小尺寸人脸检测模型Center Face。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梳理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经典的基于预设锚框算法和基于无预设锚框算法的创新与不足,着重探究了各类算法用于多尺度目标检测的方案与进展。
晶体材料的形貌会极大的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能,比如光学性能、导电性、热学性能与磁学性能等,使用添加剂对晶体形貌进行精准调控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但由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添加剂甚至比例不同都会对晶体形貌有巨大影响,因此使用添加剂对晶体形貌进行精准调控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及相关经验,费时费力。发展一种能够快速进行大规模结晶条件筛选的方法非常必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微流控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