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简诗歌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国家沦丧,宗社成丘,正处于中华文明所面临的天崩地坼之变。处于易代之际的士人们面临人生之路上的陡然转折,被迫重新选择属于自己的角色,身处明清易革之际的士人王崇简也面临着同样的历史处境。王崇简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经世济国是其一直以来的理想,然而就在刚刚考中科举之时遭逢甲申巨变,国家战火纷飞,戏剧性的命运将他推向历史的转角。北都之覆,挈家南游,金陵不守,栖迟吴越间。王崇简在进退维谷之中左右徘徊,最终在万般无可奈何之下选择了出仕清廷,自此仕途顺畅,十余年间洊升礼部尚书。王崇简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诗作集于《青箱堂诗集》,以其诗作在明末清初的京城诗坛占据一席之地。诗歌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然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诗人可以熟练地运用各种体裁来进行诗歌创作,表露自己复杂而又隐晦的情绪。王崇简的诗歌内容多与时代紧密相关,可以看出一个身处明清之际的士人对于时代的思考及态度。同时又具有文人的细腻与情思,诗歌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王崇简的诗歌在清初诗坛及自身特殊身份的共同影响之下形成了独有的中和雅正、温醇有范的风格特征,亦可从其诗歌中看出明清前后诗风的转变,从明朝末世的悲鸣之音逐渐转变为清朝盛世的庙堂之音。从国变流亡到改节仕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王崇简的心态也随之变化,通过分析王崇简入清后诗歌创作中的心态转变可以为我们认识清初贰臣群体的心态变化提供了一个范本。
其他文献
在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共同进步的背景下,近些年我国许多城市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城市问题开始出现,交通拥堵就是其中之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常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期,使上班族面临着严重的通勤问题。为了迎合越来越快的城市节奏,减少通勤时间,许多上班族选择灵活高效的私家车进行通勤,但由于私家车过低的城市道路利用率,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剧增,拥堵现象频现,反
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Adorno)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所提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在其众多理论中最具特色。在阿多诺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文化工业发生异化,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阿多诺从“否定辩证法”出发,尝试构建一种“非同一性”思想来重构文化工业。毋庸置疑,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极具时代相关性,若将理论囿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一味地以
法官对于案件事实的查明是进行后续诉讼活动的基石,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个案件就会向着错案方向发展。人们一般认为法官能够以完全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但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了直觉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思维认知方式,直觉同样存在于司法领域。直觉主观臆断性的存在使得法官决策有出错的可能性。笔者发现不同种类的直觉产生的作用不同,因此本文在对其分类的基础上,对于法官直觉偏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防范措施。现实主义法学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制度,涉及刑事、民事两种诉讼制度,整体体现出复杂性。再加上,关于此种诉讼模式的规定极为笼统,使其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研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通过组成此种诉讼模式的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入手,分析得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将其与相似的三个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使刑事附
近代以来,作为西方主流的政治社会思潮,个人主义一直引领着西方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同时也是诸多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迈克尔·奥克肖特也不例外,个人主义思想构成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奥克肖特个人主义思想还未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梳理与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与发展国内学术界关于奥克肖特的研究,亦可在比较视野下重新审视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传统忠孝文化一直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孝”与“忠”作为古代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古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规范着社会人伦秩序,调节着政治关系,其起源与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代表,探究传统忠孝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是响应当代社会的
由于文化语境的转变,武安傩戏面临认知度低、文化传播局限等问题。以视觉设计语言角度切入,通过对武安傩戏视觉元素挖掘、提取与转化,进行武安傩戏视觉衍生设计方法与路径的探索,助力武安傩戏文化传播。通过田野调查与问卷调研剖析武安傩戏传播困境根源,确定武安傩戏传播需求,以非遗视觉衍生设计内涵与要素分析论证武安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视觉衍生设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武安傩戏视觉衍生设计基础流程。通过对武安傩
曹乃谦是当今文坛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其小说以乡土为题材,为读者书写一个独具特色的雁北世界。本文在叙事学、文学修辞学以及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诗性叙事的角度对曹乃谦小说的诗性特征进行系统梳理,以求挖掘其小说更深层次的内涵,为其作品的解读开辟一条新路径。本文在对“诗性”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现代小说的诗性传统,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曹乃谦小说的诗性特质。在对小说文本的解读上,主要从在叙事结构、叙事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二十世纪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因其对经济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的贡献而闻名。他作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大卫·休谟和弗格森等学者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自发秩序是他自由理论的核心思想,他对自发秩序作出了自己重要而又独特的贡献。自发秩序并不是一成不变和永远存在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自发秩序与人为设计的秩序双重作用的结果,自发秩序对当今的有限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仍是颇有助益的。在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
视觉文化时代下,图形化、数字化、叙事化的插画设计逐渐成为推广旅游文化的主要方式。叙事理论的优势可以对旅游主题插画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叙事学理论的模式与策略,结合视觉插画设计的语言要素来反映其叙事功能,从而探索插画设计与叙事理论思维融合的可能性。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视角,综合基础理论分析、学科交叉研究和逻辑论证深入探究旅游主题插画设计的叙事性建构及表达。首先,界定研究对象、范围以及相关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