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对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压昼夜节律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正常人类和啮齿动物中,血压和心率通常表现出昼夜节律性,其特点是活动时血压心率较高,睡眠时较低。但在高血压个体中血压和心率的昼夜节律通常发生紊乱,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与中枢炎症有关。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近年来被发现的具有心血管系统功能保护作用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降低血压、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改善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等作用。本实验采用L-NAME诱导的高血压模型,观察其是否存在血压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的昼夜节律紊乱,并通过腹腔注射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 HS),观察其对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自主神经功能昼夜节律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1.实验分组:实验采用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0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Control)组、L-NAME(50mg/kg/d)组、Na HS(100μmol/kg/d)组、L-NAME(50mg/kg/d)+Na HS(100μmol/kg/d)组。2.体重增益(Body weight gain,BWG)测量:测量各组动物8周及12周的体重,将其差值定义为体重增益。3.大鼠收缩压测量:利用无创鼠尾动脉测压系统测量每组动物的鼠尾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从8周测量至12周,每周测量一次。4.摄食量、摄水量节律的测量:4周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测量其摄食量和摄水量节律。日间摄食量/摄水量定义在6:00~18:00,夜间摄食量/摄水量定义在18:00~6:00。5.清醒状态下心血管参数的测量:各组动物造模结束后,分别在8:0014:00 20:00 2:00以及第二天8:00测量其清醒状态下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并应用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HE)0.5mg/m L、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0.5mg/m L,诱导清醒状态下压力感受性发射,测量其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6.检测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8:00和20:00的IL-1β的表达。结果:1.硫化氢对各组大鼠体重增益的影响:慢性给药结束后,L-NAME组动物的体重增益发生明显的降低,给予Na HS对L-NAME组和对照组动物体重增益均无明显作用。2.硫化氢对各组大鼠收缩压的影响:L-NAME组大鼠在给药后第一周至第四周表现为持续性的血压升高,给予Na HS后,可以明显降低其血压,但不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给予硫化氢对于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压无明显影响。3.硫化氢对各组大鼠摄食量、摄水量昼夜节律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大鼠的摄食量表现出明显的昼低夜高的震荡,给予L-NAME之后,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日间和夜间摄食量,腹腔注射Na HS可以明显改善L-NAME导致的日间和夜间摄食量,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正常大鼠腹腔注射Na HS对大鼠日间及夜间摄食量无明显影响。正常对照组大鼠的摄水量同样表现出昼低夜高的节律性,给予L-NAME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夜间摄水量,对日间摄水量无明显影响,给予Na HS后,可以明显升高其夜间摄水量至对照组水平。正常大鼠腹腔注射Na HS对大鼠日间、夜间摄水量无明显影响。4.硫化氢对各组大鼠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对照组大鼠的SBP,DBP,MAP,HR均表现出昼低夜高的昼夜节律性,血压下降模式呈现正常的勺形模式(dipping pattern),慢性腹腔注射L-NAME可以导致日间及夜间血压的明显升高,且血压表现为异常的非勺形模式(non-dipping pattern),并发生相位移动,给予NAHS可以逆转L-NAME非勺形模式至正常的勺形模式,但对相位移动无明显作用。正常大鼠给予Na HS对血压昼夜节律性无明显影响。5.硫化氢对各组大鼠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对于PHE诱导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对照组大鼠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节律性,给予L-NAME之后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日间以及夜间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给予NaHS后,可以将明显改善其日间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但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改善其夜间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至对照组水平。对于SNP诱导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对照组大鼠表现为昼低夜高的节律性,给予L-NAME后可以明显降低其夜间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给予外源性硫化氢后可以明显改善其夜间压力感受性反射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各组日间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6.硫化氢对各组大鼠PVN区IL-1β表达的昼夜节律性的影响给予L-NAME,可以使得PVN区日间及夜间的IL-1β升高,给予外源性硫化氢可以明显降低其日间及夜间的炎症因子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压升高,血压和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昼夜节律紊乱,外源性硫化氢可以降低L-NAME诱导的血压升高,虽不改变血压的相位移动,但可以改善血压节律下降模式,恢复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昼夜节律,其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VN区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且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在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作用研究中证实,这类药物能明显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且更符合生理特征,又不引起严重低血糖,安全性更高,同时又具有心血管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利拉鲁肽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分别给符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在服用达格列净后血糖、体重、心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达格列净对老年HFr EF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于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符合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男性患者及经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前后T2DM雄性大鼠的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Nrf2对T2DM影响男性生殖功能的调控机制及盐酸法舒地尔对睾丸的作用。方法:1.临床部分:选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
目的:探讨服用二甲双胍患者应用碘对比剂的安全性。方法:以“metformin”、“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lactic acidosis”、“contrast media”、“乳酸酸中毒”、“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碘对比剂”、“二甲双胍”等为关键词,通过主题词+自由词的搜索方式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1.对比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 Like Peptide-1Receptor Agonists,GLP-1RA)治疗前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血液生化学和身体形态学等指标,评价GLP-1RA治疗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疗效。2.对比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下降≥5.0%组与BMI
目的:构建一种含有MYC标签的MYH9基因表达载体,对一个MYH9相关疾病家系进行体外实验,探讨凝溶胶蛋白调节细胞微丝骨架和抗凋亡作用在MYH9相关疾病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在MYH9基因的N-端启动子ATG之后插入MYC标签,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MYC-MYH9-pcDNA3.1(-)融合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2.应用MYC标签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验证融合表达载体在Hela细
目的:血清硫脑苷脂含量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相关,通过检测各个脏器的硫脑苷脂含量我们发现不同的脏器硫脑苷脂含量不同,构成也不尽相同。本实验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在先前实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多个脏器的硫脑苷脂合成酶和分解酶水平变化,找出血清中硫脑苷脂可能的主要来源,旨在明确血清中硫脑苷脂的合成和代谢情况,已达到可以调控血清中硫脑苷脂含量为目的,为动脉粥样硬化系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究脂肪因子CTRP3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CTRP3对高糖高脂诱导下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分化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冠状动脉钙化的早期发现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CTRP3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对象入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19名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及有无冠状动脉钙化将119名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SSc患者的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全面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0
目的:系统评价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药物对糖尿病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PICOS原则制定检索策略,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