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x2pix的建筑布局生成设计研究 ——以大学校园布局为例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经济进入逐优竞争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建设需求迫切。大学校园布局是大学校园方案初期的重要阶段,决定了校园空间组织方式与整体方案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深度学习技术使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模仿人类思考的潜力。随着pix2pix等神经网络模型的提出,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方面的能力引起了建筑学领域的注意,并逐渐出现人工智能与建筑设计结合的跨专业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大学校园布局为例,探索基于小样本实现建筑布局生成的策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中的pix2pix模型实现建筑布局自动生成设计。经过有效训练,pix2pix模型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根据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迅速生成符合要求的大学校园布局方案草图,提供候选方案,同时启发建筑师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样化设计思考。深度学习技术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算法框架与数据。根据技术原理,部分深度学习技术的数据需要进行标注。与老师给学生划出考试重点的过程类似,数据标注是为了帮助计算机高效、准确学习目标知识。然而,与人脸识别这一类任务中标注人脸的“简单标注”不同,建筑布局设计中的数据标注是需要专业知识背景的“复杂标注”。在pix2pix的跨界应用中,算法框架由计算机领域学者建立,而建筑学领域学者的主要工作是基于专业知识提供有效的标注数据。可以说,数据标注方法及内容几乎决定了pix2pix模型最终生成的建筑布局效果。本文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由于该领域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布局生成领域的研究及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既有实验工作,建立实验理论基础,提出实验难点及初步应对思路。本文的第二部分是以中心环线型布局为例,基于pix2pix的大学校园布局生成实验过程详述。该部分首先明确实验思路,收集大学校园优秀实际案例。其次,基于大学校园布局设计理论进行数据标注规则设计,对数量有限的大学校园实际案例进行人工改绘,建立“少而精”的小样本数据集,解决“有效案例数量少、模型数据需求大”的矛盾。与此同时,通过反复实验进行数据标注规则优化,试图将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布局方法与规律——更清晰地表达在图像数据中,提供给pix2pix模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布局生成设计效果。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回顾与探讨。首先对最终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的局限性与不足进行反思;其次对基于小样本实现建筑布局生成的策略进行总结;最后将pix2pix生成布局结果与人类建筑师完成方案进行对比探讨,思考人工智能浪潮下建筑师的挑战与机遇。
其他文献
基于概率分布模型分析结构健康监测数据是领域内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结构健康监测传感网络的发展,监测数据的维度越来越高。因此,基于多维概率分布对多维监测数据进行概率建模、概率预测、概率预警是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分析的核心任务。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对结构健康数据概率分析研究进行综述。全面综述了监测数据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监测数据概率分析方法、基于多维概率分布模型的监测数据概率分析研究现状。(2)提出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是在教育实践、理论和政策背景的支撑下,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入的产物。目前我国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状态,办学形式也日益多元,但十二年一贯制校园建设层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包含小初高三学部,且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在规划布局上如何组织三学部关系,校园空间环境上如何同时满足三学部学生的需求,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与其他类型中小
当前,我国大多数港口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靠港船舶辅机燃油发电是港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内河码头临近城镇居民生活区,其排放污染物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家大力推行岸电以治理大气污染,然而我国内河港口船舶岸电系统的发展并不理想,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问题,这将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亟须解决。因此,探讨政府如何合理地制定推动岸电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策略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此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斜拉桥的跨径也越来越大,混凝土斜拉桥已经难以满足大跨径桥梁的要求,叠合梁斜拉桥得到迅速的发展。施工工序、环境温度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桥施工产生影响,因此,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对桥梁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本文依托洛溪大桥拓宽工程,分析施工工序、合龙时温度效应以及成桥状态下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叠合梁斜拉桥的施工产生多大影响,并提出指导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
随着社会变迁,对人才的培养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这促使着中学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以及中学建筑的不断革新。阅览是一种通过各种方式,从各种媒介中获取信息的行为,阅览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校园阅读是近年来建设素质教育的趋势。中学校园的图书馆是中学校园重要的阅览场所,近年来,中学校园设计中开始出现传统图书馆以外的阅览空间,即泛阅览空间。阅览空间泛化是中学校园推广阅读举措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亦可以看
水库作为调节、蓄水和控制水资源的人造系统,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湖泊水库水资源总量大,为我国城乡供给50%以上的饮用水,水库水质优劣对于城镇饮用水和城市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近年来,一些南方地区的引调型水库因城市发展及水质污染,存在氮、磷营养盐超标现象,受到富营养化的威胁,先后暴发了蓝藻水华,给水库水生态系统功能、供水水质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湖泊水库水动力水质模型作为研究湖泊水库水动力和水
空间网格结构具有刚度大、质量轻、杆件布置灵活、造型新颖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大跨度空间建筑。但随着结构跨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造型的日趋复杂化,传统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兼顾结构形态合理与安全,而结构形态学已成为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本文聚焦前沿优化理论,首次将新型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引入结构形状优化领域,对空间网格结构的形状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以期突破传统结构设计方法的局
针对目前陶瓷砖压制机压制过程机理、压制工艺优化和压制过程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陶瓷砖压制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了陶瓷砖压制机的压制过程机理并进行了工艺优化。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压制过程及其受力分析、常见的三种砖坯缺陷和假设的分层形状。然后,为了研究粉末压制过程中的气体流动特性,根据实际情况从三种两相流仿真模型中选择了双流体模型。最后,按照压制初期、
工业硫磺产量巨大,易燃易氧化的特性使其不宜长期储存,因此单质硫的消耗利用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熔融扩散法和反硫化法往往在高温下才能将单质硫转化为溶解性差且结构不规整的含硫材料,从而造成其在合成和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高效温和、产物结构多样等优势的多组分聚合(MCPs)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转化单质硫的方法。在合成的众多含硫聚合物中,存在大量氢键、硫、氮原子的聚
不良的线形组合对公路安全存在严重威胁。传统平纵设计方法得到的公路线形在欧氏三维空间中存在曲率和挠率出现不同程度的突变的空间连续性衰退现象。这种空间连续性衰退致使公路线形的安全性降低,并与事故发生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立足公路线形是三维空间曲线的本质,对三维空间下公路安全性分析更为适用的连续性衰退表征指标与事故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依托广东省部分实际运营的高等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