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_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干部教育的政策,建立了完整的干部教育体系,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使得干部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空前的飞跃,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干部教育经验。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本章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辨析。分析了干部教育的定义,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干部教育的鲜明特点。第二节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主要目标和精神实质。就主要目标而言,概言之,旨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就精神实质而言,概言之,旨在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本领。第三节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意义。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就基本功能而言,有助于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助于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之大众化,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人才以及在实践中形成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就价值意义而言,加强了思想建设的自觉,进一步严密了组织体系,营造了纪律文化氛围。第四节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教育的相关思想,如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干部教育的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才教育的思想,如政德、用贤、爱国情怀等理念。第二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史进程。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探讨了 1935—1941年的干部教育迈入正轨阶段。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对干部的策略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提出了大数量培养干部的任务。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和教育。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一切有能力的共产党员,都应研究马恩列斯的理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党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第二节主要探讨了 1941年—1945年干部教育的规范化推进阶段。以1941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到1945年6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第一个历史决议,再到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这一时期,经过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七大,干部教育理论和实践已经成熟。第三节探讨了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到1948年3月党中央迁往西柏坡之前,这一时期干部教育的深入推进阶段。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加强了对干部的形势教育,面对敌军的攻势,毛泽东指出了决定战争成败的不是武器,而是人民。1947年开展的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的运动,以及1947年冬开始的新式整军运动,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加大了对干部培训的需求。随着县城、城市的不断解放,城市管理教育和经济工作教育提上了干部教育的日程。第三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主要举措。本章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探讨了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机构,从1938年党中央决定成立干部教育部开始,干部教育管理机构不断健全。延安整风开始后,党中央设立了高级学习组和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创新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监督方式。第二节探讨了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军事教育、业务教育和文化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策略教育(含时事教育)和党史教育。军事教育涵盖军事理论和军事教育。业务教育主要是“干什么,学什么”,涉及财经、法律、艺术、自然科学、医药等诸多门类。文化教育既包括扫盲工作,也包括常识教育。第三节探讨了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制度。从管理、指导、保障、轮训、考评五个角度来分析。从管理制度上看,干部教育的各级领导机构逐步建立,配齐了领导和人才队伍,组织机构和部门也不断完善。从指导制度上看,理论学习制度涵盖了指导员制度、学习顾问制度和巡回教育站制度。从保障制度上看,每日学习两小时制度既保证了学习的经常性和持久性,又适应了在职干部教育的发展。从轮训制度上看,既分批次、有计划,又分层次、分类型,还先试点,后推广,把需要接受教育的干部进行抽调,经过培训后再回到原岗位。从考评制度上看,有以日常考察、测验为主的考核制度和以评比学习模范为主的奖励制度。第四节探讨了创新干部教育方法。涵盖了以下内容:不定期召开时事政治报告会;成立集体学习小组和讨论会;学习理论著作、教材、党报党刊;学与用的统一;讲授与自学的统一。第四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本章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探讨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是干部教育以实践为导向;二是干部教育以调查研究为路径;三是干部教育以中国问题为研究中心。第二节探讨了干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一是劳动教育克服了传统轻视劳动的弊病;二是劳动教育密切了干群之间的关系;三是劳动教育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第三节探讨了统一领导和分级分类相结合。一是中央干部教育部门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学习运动的领导,把全党办成一个大学校,加强对整风运动的领导。二是各地干部教育机构的具体实践。三是干部教育机构内部的分级分类,按照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专长等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干部。第四节探讨了集中培训与在职干部教育相结合。一是形成了完善的干部教育学校系统,有集中培训系统、在职干部教育系统、和各个抗日根据地、各个解放区的分校。二是确立了在职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把在职干部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中心工作。三是边工作边战斗边学习成为常态,主要发生在距离敌军较近,经常与敌人作战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第五章,汲取历史经验开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新局面。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探讨了当前干部教育面临新形势。一是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二是部分党员干部面临“本领恐慌”。三是干部教育培训事关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节主要探讨了加强干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从个人层面上来说,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招。从党建层面上来说,干部教育培训是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干部教育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组织保障。第三节主要探讨了汲取经验,提升新时代干部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目标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党员干部队伍高素质、专业化。二是路径选择:开展学习,集中教育,促进党内集中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强基固本: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提高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四是平台建设:始终坚持党校姓党,逐步完善干部学校系统。五是提质增效:注重各方面技能培训,促进干部队伍全面发展。六是丰富发展:创新干部培训方法,提升干部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七是实践锻造:强化实践磨炼,把火热实践作为最好培训课堂。
其他文献
英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赞不绝口的存在主体,一个伟大且经久不衰的民族依靠着千千万万个英雄引领人民群众书写传奇。现今,在总体稳定、局部矛盾冲突不断的国际局势下,中华民族想要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促进国家发展与进步,就要充分学习运用中华民族英雄精神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肆意泛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到破坏的情境,习近平在众多场合讲话时真切向广大人民群众深刻指出英雄及英雄精神对社会发展进步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法治作为重要的保障性手段,为新时代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近年来,南疆地区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其中有经验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今图像以直观性和形象性取而代之文字的地位,逐步形成了全新的“读图时代”,读图时代也影响着初中生的学习方式和手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引导学生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养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顺应新课程的改革增添很多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插图,丰富的图文并茂的插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生动活泼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继承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以及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英雄的情怀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英雄文化观。习近平英雄文化观还有深厚的现实背景,不仅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雄思潮的攻击,而且是加强全社会英雄榜样教育和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同时和他的个人成长紧密相关。习近平英雄文化观的主要内容比较丰富,具体包括“记录英雄,崇尚英雄,捍
<正>大明王朝第一不靠谱皇帝叫朱厚照。而他的老爹朱祐樘一直被誉为大明王朝最靠谱的皇帝。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靠谱儿不歪就是逗你玩。读完朱厚照并不光辉灿烂也不漫长艰辛的历史后掩卷深思,如果朱厚照生在21世纪,很可能是个古灵精怪的奇才,但遗憾的是他早生了500多年。
期刊
目的 观察赤水产金钗石斛破壁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金钗石斛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提供基础药理学依据。方法 将雄性自发性SHR大鼠随机分为5组:SHR对照组、金钗石斛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5、1.0、2.0 g/kg)、厄贝沙坦组(0.03 g/kg);另设血压正常Wistar-Kyoto大鼠作WKY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组每天灌胃1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双蒸水,
学位
数字经济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物理经济的新型经济运行系统。它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家的公共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特别是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征税并对其进行再分配。在全球经济向标准化、一体化趋势发展的过程中,税收对
笔者针对养殖污水日产量大,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悬浮物多等特征,总结了各类絮凝剂在养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比不同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分析了各类絮凝剂的特征,并对絮凝剂在养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