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SiO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on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氟聚合物具有特异的表面性能、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电绝缘性、自润滑性、耐大气老化性等特性,业已成为高分子领域特殊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织物整理、皮革涂饰、光通讯以及医疗等方面。由于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单体反应活性高,并且丙烯酸酯系的成膜性能好,对基材的附着力强,现已成为含氟聚合物方面的研究热点。同时,含氟单体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将其作为共聚单体合成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后,以聚合物相与SiO2纳米粒子实现有机-无机复合,既能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得到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也可降低含氟单体的用量以降低成本。我们将无机前驱物四乙氧基硅烷的溶胶-凝胶过程与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乳液聚合相结合,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制得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具有环境友好性。目前,此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
其他文献
Hydrogen peroxide(H2O2),Methyl hydroperoxide(CH3OOH)and HONO wer e measured in Seoul during summer,2016.Along with these species,O3,NOX,SO2,CO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Atmospheric H
Measurement of PAN was made at TRF(Taehwa Research Forest)near Seoul metropolitan area(SMA)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biogenic emissions being mixed with urban plume on air quality.Experiment was co
Measurement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at a Taehwa Research Forest(TRF)near the Seoul metropolitan area during May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s of organic carbon(OC)and
我国冶炼烟气汞排放是我国大气汞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汞排放和控制已经成为有色冶炼烟气处理的重点工作。本文通过大量调研,分析了汞在烟尘、污酸、脱汞设备、硫酸、排空尾气中的分布走向,结果表明,汞主要分布在脱汞设备以及污酸中。为进一步强化汞的脱除,本文详细阐述对比了波利顿脱汞、碘络合-电解法、直接冷凝法等传统脱汞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色冶炼络合氧化/催化氧化脱汞新思路。另外,针对目前大量含
大气中有机胺和酰胺来源广泛,为大气中的重要含氮化合物。其中,有机胺对大气新粒子的生成及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酰胺组分对大气化学过程及人类健康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率、高选择性的有机胺和酰胺组分的同时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聚烯烃由于分子链上缺乏极性基团,表面能低,限制了在染色、印刷和粘接等领域的应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可使极性功能基团作为侧链引入聚烯烃大分子链,实现聚烯烃材料的高性能化。近来,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将极性基团引入聚烯烃主链, 制备功能化聚烯烃。但是这些方法,难以精确调控功能化官能团的接枝密度、接枝数量等,或者ATRP 引发剂的合成方法过于复杂, 反应条件苛
本文研究了从真菌产生的漆酶用于取代酚类化合物的催化聚合反应,合成聚苯醚类高分子化合物。2,6-二甲氧基苯酚在丙酮-醋酸盐缓冲液体系中,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了聚1,4 -苯醚,聚合物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得到证实。在漆酶催化聚合反应体系中,缓冲液的pH 值对酶催化的聚合反应有重要影响,在pH 4~5 的缓冲液中,聚合物产率较高。pH 大于6 ,则没有聚合物产生。聚合物可溶
不同活性聚合方法相结合进行嵌段共聚物和星形共聚物子设计的研究报道很多。Hizal用多官能团引发剂,将稳定自由基聚合(SFRP)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结合制备了一系列嵌段共聚物。本文以简单的路线合成了多官能引发剂4-(2-溴-2-甲基丙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和4-(2,2-二(2-溴-2-甲基丙酸甲酯基)-丙酰氧基)- 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先进行苯乙
催化乳液聚合兼有乳液聚合的优点和催化聚合的特点。自第一篇有关乳液聚合的专利问世以来,乳液聚合的研究已经有八、九十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更由于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需要,使得具有特定形态的聚合物乳液及乳液聚合方法的研究更显重要。聚苯乙烯乳液作为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模板和胶体晶体的研究已有报导,在日常化工用品和工业生产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目前,在高分子工业中,50 %以上的自由基聚合以水为介质,而乳液聚合作
自1969 年, Inoue S.等报道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PO)共聚制备高交替的聚丙撑碳酸酯(PPC )以来,以二氧化碳作为单体合成全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已成为各国化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此领域,研究最为广泛的是二氧化碳与PO共聚合成PPC 和二氧化碳与环氧环己烷(CHO)共聚合成聚环己撑碳酸酯(PCHC)。但由于PPC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35-40 ℃左右)和PCHC 较脆而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