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星系统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分析及北斗短报文国际海事应用借鉴及思考

来源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IMO)第99次海上安全委员会批准美国铱星系统为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移动卫星服务提供商。为有效推动北斗"走出去",提升北斗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于2019年IMO第101次会议上提出北斗短报文服务系统加入GMDSS的立项申请并获批准。本文结合铱星系统的认可过程,针对IMO的GMDSS移动卫星业务的认可程序与标准、核心技术、国际协调、关键问题等进行研究,为北斗短报文业务加入GMDSS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催化臭氧氧化是处理含酚废水的有效手段,为研究α-Fe2O3催化氧化含酚废水的降解效能同时有效回收催化剂,采用微米级α-Fe2O3催化臭氧氧化苯酚模拟废水,并耦合陶瓷膜对分散在反应体系的催化剂进行截留、回收,实现工艺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在间歇运行条件下,催化氧化反应30 min时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7%以上,高COD去除率的主要原因是α-Fe2O3对臭氧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在催化氧化过程中产生了
通过高温热解+稀盐酸改性制备改性沼渣生物质炭(ZBC-800),研究了ZBC-800活化过硫酸盐(PS)的效能,考察了活化剂、PS投加量、初始pH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实际运用于含酚类焦化废水TOC去除效果。结果表明:ZBC-800活化PS对苯酚去除效果显著,120 min去除率达到91.58%,发现体系中主要通过产生1O2的非自由基途径;苯酚的去除效率随着ZBC-800投加量增加而提升,但高浓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更新观念,使用科学手段建设校企协作育人多元化管理体系,以此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健全、优化管理制度以及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考核指标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鉴于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上,本次研究以“广州商学院-广州市源晟会计师事务所”校外实践基地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岁末年初,民生尤大。为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过好"两节",党中央多次强调,统筹安排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面对2021年以来能源供需紧张的严峻形势,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央企"顶梁柱"作用,把能源保供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坚决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发电、保供暖。中国华电纪检监察组以扎实有力的监督举措保障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协调组织3个督导组,
期刊
目的:为了防止猴痘病毒传入我国,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猴痘病毒的方法。方法:合成猴痘病毒的特异性基因,转入质粒作为阳性样本,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在等温条件下特异性地快速检出猴痘病毒。结果:阳性质粒扩增产物电泳可见特异性阶梯状条带,离心后可见白色沉淀,对照组其他不同病毒均不能扩增出
采用扎根理论范式,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一线教师教学创新行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过程逻辑以及作用机制,构建了一线教师教学创新的动态行星齿轮结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教学创新态度、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创新氛围三个行星齿轮的转动与居于中心位置的太阳轮——教学创新行为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彼此间互相影响;一线教师的教学创新行动表征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学术实践和教学创新精进。基于应用
为提高煤热解废水的可生化性以保障生化装置的稳定运行,需要明确废水的毒性来源并评价预处理工艺的毒性消减性能。本文采用三辛胺萃取结合大孔树脂分级吸附的方式将污染物进行分类以克服峰面积重叠和差异大的分析难题,然后采用发光细菌法评价测得污染物的毒性并确定了废水中的关键污染物,最后评估了四种常规液液萃取体系对废水生物毒性、化学需氧量、总酚和关键污染物的消减情况,以为预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酚
针对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整体性思路不清;(2)对教学主体——学生的研究缺乏;(3)处于应用型本科转型期院校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不多。对环境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资源整合,构建了较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发展了项目提出-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工程设计-实践验证的系统化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建立科研创新训练和教学资源库,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教学改革效果
针对激光加工导光板散射网点周围存在环状熔融物(火山口)对导光板光学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网点加工实验和光学仿真研究。采用CO2激光在PMMA上进行打点实验,观察测量火山口的三维形貌尺寸,分析在不同能量参数下火山口的特征变化。为了提高激光导光板的光学性能,按照散射网点密度正比于其所在位置距光源距离的网点密度分布理论,在UG和TracePro软件中建立模型,仿真分析了火山口宽度和高度变化对导光板光学的影响
期刊